“
人物自述
人民给了法官荣誉,
法官就必须扛起更多的责任与担当
1991年,我从扬中县委党校调至扬中法院,当初只是想换个工作环境,没想到一路走来,从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到庭长,再到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岗位的不断调整,时间的不断流逝,我在扬中法院审判舞台上不断成长成熟。担任审判员以来,我共办理各类案件3800余件,没有一件申诉再审,没有一件发回改判,没有一件上访缠诉。我个人也先后五十余次受到各级表彰,2005年被评为“全国人民法庭优秀法官”,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女法官”,被省高院荣记个人一等功,2007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法官”,2011年被中央政法委表彰为“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
选择法官这个职业,
我不后悔
案件多,人手少,压力大,待遇低,社会期望值过高,这多、少、高、低,几组词的对比,其实是当时法官生存现状的真实写照。很多优秀的干警离开了法官队伍。我坚守了大半辈子,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农村基层法庭,与基层老百姓打了二十多年交道,固守了物质的清贫,经历了体魄的劳累,但现在回头看,站在我这个年龄当口回头看,我不后悔。如果岁月流转,时光倒流,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法官这个职业。做了半辈子法官,审视自己二十多年的得失,我想说的是,人这一辈子总要有一些精神追求的,这么多年,我的内心是富足的,我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
有活干是一种幸运,
干好活是一种幸福
对很多人来讲,工作是一种谋生手段,是养家糊口的生活必需。但更有人说,有活干是一种幸运,干好活是一种幸福。同样是工作,我宁愿选择后一种解读方式。我在基层法庭工作的时间最长。大家都知道,法庭案件涉及的面广量大,新坝又是扬中经济最发达的乡镇,商事案件更是占了半边天。要想又快又好地办案,加班加点、起早贪黑是工作常态,但有些工作单靠辛苦是无法出色完成的。为此,我和干警们想思路、谋出路。
退而不休,
老法官的新角色
2010年4月,按照组织的安排,我从专职审委会委员的岗位上退居二线。没有具体的岗位,我在立案庭、执行局、基层法庭调配。退下了原有的职务,我受聘为扬中法院首批“青年导师”,成为扬中法院朱沪生工作室的成员之一。退居二线后我的工作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走访服务企业、指导青年法官、接待信访案件,成为我的新任务。当时,受诸多因素影响,光伏企业正面临行业发展的寒冬,为了扶持小微企业特别是光伏企业发展,我借助诉讼服务中心的平台,尽可能运用诉前调解手段方便、快捷、低成本地帮助新能源企业解决纠纷,提供司法服务。此外,我会同法庭庭长、执行局长走访辖区企业、与人大代表结对联络、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通过参与合同评审、提供法律咨询,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梳理法律难题,为法院保发展开拓新思路。
打造金牌调解工作室,
为多元解纷注入新活力
正式退休后,我被聘为扬中市人民调解员,坚守在调解一线,延续我所热爱的司法事业。
寄语青年法官
唯有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饱含对人民的满腔热情,才能在繁重的审判任务面前勇往直前,不懈奋斗;唯有用专业的技能、耐心的倾听、贴心的话语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才能拉近群众距离,才能让群众对法官产生信任感,进而让其相信法律的公正性。希望青年法官们珍惜头顶上的国徽、珍惜制服上的法徽,珍惜法律赋予你们手中的权力,当好人民的法官。
E
N
D
编辑:张 宁│校对:谭 琳
来源:扬中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