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镇江经开区法院的普法志愿者,你们有什么法律问题都可以来咨询。”日前,已经退休的老法官袁泉与青年法官、法官助理、人民调解员一道,在平昌新城新茂苑广场支起了普法小摊,为现场的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进行普法宣传。
虽然已经脱下法袍、离开了审判席,袁泉这位在政法战线奋战了33个年头的“老政法”依旧退岗不褪色、余热再生辉。他扎根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心声,倾力服务群众,目前义务担任人民调解员,在经开区矛盾调处中心帮助化解疑难复杂纠纷,同时在镇江仲裁委担任仲裁员参与审理各类案件。
守初心,扎实走好群众路线
袁泉常说:“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司法才有公信力。”
他积极推进“夕阳红”工作站建设,建立百名老年人调解网络,发挥他们资历、阅历优势,借助群众的力量,以群众最能接受的方式解决矛盾,配合开展息诉息访工作。2016年至2019年间,袁泉共参与调解相邻、赡养、婚姻等矛盾纠纷800余件,增进了司法的社会认同度和亲和力。老年调解志愿者也在当时成为推进经开区法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创设了以院领导无需预约、随时接待为基础的“三个10分钟”信访工作法,即10分钟倾听诉求,10分钟了解情况,10分钟提出初步方案,在化解初信初访、控制信访总量、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一次群体性案件处理中,当事人纷纷说:“房子几年没拿到,我们不能相信你们。”“不相信我,相信谁!”袁泉掷地有声脱口而出,与他同去的庭长捏了一把汗。可是喧嚣的现场突然出奇的安静,没有人起哄鼓噪。随即当事人冷静下来,认真听取袁泉的建议。
“其实老百姓是相信党委政府的,只是需要有担当的干部站出来。”袁泉深有感触。
勇担当,“破立有方”解困局
2017年
袁泉撰写的“建立工资工程款分账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司法建议,向建设部门提出以常态管理代替年终突击,成效明显。到2019年,到清欠点讨薪的农民工为十年来最少。
“僵烂闲”处置费时费力,矛盾错综复杂。
2018年
袁泉推动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力求企业破产“零震荡”。他带领三个人的团队,在2007年至2019年间,办理各类破产案件69件、清偿安置职工近4000人、处理债务62亿元、盘活资产近15亿元,有力推进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维护了社会稳定。
尽职责,普法“走心”更“入心”
袁泉致力落实“阳光法院”建设。2011年7月,经开区法院首次采用网络直播、微博互动评论、媒体跟踪报道的“网媒结合”模式,开庭审理案件。此后经开区法院直播数量连续多年居全省法院第一、全国法院前列。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并被最高院评为2017年度“优秀直播法院”。
袁泉还是一位优秀的新闻发言人
对此,他由衷感慨:“我在基层直面群众,能够切实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不断增长,我们也要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基层普法
在职期间,袁泉深耕法治沃土,细作基层普法,为地方经济社会安定有序、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先后荣获全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全省关工委百佳法治报告团成员和法治副校长,并荣立三等功。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需要我们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真正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袁泉表示。
编辑:张 宁│校对:谭 琳
来源:镇江经开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