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寻找老政法精神︱徐腊娥:何以创设丹阳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

政务   2024-10-22 17:28   江苏  

徐腊娥,1966年生,中共党员,1990年4月开始扎根陵口司法所,1997年担任陵口司法所所长,2021年退休。
现年58岁的徐腊娥作为丹阳司法行政系统的一名退休老兵,在基层司法所摸爬滚打30载,创立丹阳市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徐腊娥调解工作室”,成功化解各类纠纷1900余件。多年来,她始终冲在维护社会稳定第一线,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岗位上干得热火朝天。


预调结合 总结调解方法

作为一名基层调委会主任,她深知调委会担负着全镇“促稳定、保平安”的重要职责。在调解工作中,她始终坚持预防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原则,重视对纠纷的防范工作。

她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抓好普法工作,深入农村向广大群众宣传法律知识,运用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法律知识投身农村工作。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开展专题业务培训,邀请律师和法官专门授课,让调解员能第一时间掌握理论知识、法律法规。还请专家、学者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如调解时如何安抚当事人情绪,说话的艺术以及如何做好工作等。

徐腊娥说:“调解工作不是只凭一颗炽热的心就能做好,要讲科学、懂理论、会方法,才能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她认为,做调解工作不光要有热情,更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方法好、路子对,调解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她还将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四要法则”并毫无保留的交给其他人。

她说,一要控制局面。不管什么样的纠纷,不管多少人,激烈与否,首先要采取一切手段,稳定当事人的情绪;二要不偏不倚。每次调解,她都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既不主观臆断,也不偏听偏信,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化解矛盾;三要心中有谱。任何矛盾纠纷一经徐腊娥介入,谁是谁非,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她心中基本有一个谱,以一颗公心,一杆公秤,预设调解方案,从而掌握调解主动权;四要苦口婆心。做好调解工作就要腿勤、嘴勤。用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来调和矛盾纠纷。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吃得了苦,耐得住烦,甚至忍得了骂。

2010年,“徐腊娥工作室”正式成立,成为丹阳市司法行政系统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



全心为民 但求问心无愧

徐腊娥常说:“将心比心,老百姓遇到困难来找到你,就是相信你。我们做这一行,自己的心热了,老百姓的心就不会冷了。”

郦老板是陵口本地人,一直经营着一家机械厂,后来年纪大了,就将厂房整体出租给一外地老板。孰料几年下来经营不善,外地老板跑了路,工人一年工资分文未付。年关将至,一大批贵州籍工人等着要钱,郦老板就带着他们找到了徐腊娥。走劳动仲裁程序工人等不及,徐腊娥为此事操碎了心。她一次次拨打外地老板的号码,但一直无法接通。
时间一天天过去,工人们急躁了,有的对徐腊娥破口大骂,有的对她说:“你们不要管了,我们自己把机器卖了,要不然,把机器敲掉了出出气也好!”徐腊娥坚决制止了他们,说:“办法我们会帮你们想,但你们要做违法的事情我们也一定会管!”最后,她又辗转找到该老板的另一个联系方式,通过发短信给该老板,指出这样逃避不是办法,如果他不回来,最好的方案就是授权给他人,将厂里的机械设备处理,得到的款项用于支付工人的工资。一次次苦口婆心地劝说下,终于得到了该老板的回复,同意处理他留下的资产。
在她的协调下,郦老板买下这些机械设备,支付了工人工资。当拿到自己的血汗钱时,曾经骂过她的工人也不好意思的说:“徐所长气量大,要我是你,这个事情早就不管了!”她则笑笑说:“知道都是气话,你们拿不到工资,我也替你们急呀!


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30年,听过多少难听话,处理过多少烦心事,她都只是一笑置之。

“在从事调解工作中,不免牺牲一些个人的时间。有时候回家都要到深夜十二点多钟了,家里人看到我带着一身疲惫回家,也埋怨过。遇到突发情况,也是一个电话就要直奔事发地点,家里人也不理解过。但是慢慢的,他们也了解了我做的是一份化解矛盾、增进和谐的工作,知道我踏踏实实做事业的心情,最终完全支持并理解了。出门叮嘱加件衣服,回家准备点热汤热水,有了家人的理解,我的工作更有干劲了。”徐腊娥如是说。



倾情帮扶 关心特殊人群

作为一名司法所长,徐腊娥十分重视社区矫正工作。她经常与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谈心交流,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去敬老院参加公益活动。在工作中,她坚持管理与帮助相结合,既按规定管理,防止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又倾注温情,鼓励他们好好生活。

2015年6月2日,20岁的郑某因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当他来到陵口司法所报到时,徐腊娥发现他精神状态萎靡不振,而且和朋友住在一起,用钱也大手大脚,需要对其密切监管。

7月份,他因为与父亲产生矛盾,在思想汇报上写下这样的句子:“真的很想一刀砍死我那畜牲一样的爸爸。”徐腊娥立即与其父亲、本人进行谈心交流。他父亲却脾气暴躁,在谈心当场对郑某拳打脚踢,徐腊娥果断制止,更加意识到到事态的严重性。

她不止一次上门做其父亲的工作,利用休息时间到其父亲所在的厂里了解郑某的情况,她的努力终于感动了郑某的父亲。郑父承诺以后不再随意指责、打骂孩子,给郑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她还多次与郑某谈心,积极帮助郑某学技能、找工作。

最终郑某和父亲握手言和,也在一家小厂里找到了工作,还谈了女朋友,人也变得精神焕发。做司法所长多年,她不计得失,多次为社区矫正对象、帮教对象找过工作、伸出援手,成功地挽救了一个又一个迷途灵魂。




普法宣传 撒下希望火种

徐腊娥常说:“我不仅仅要做一个执法者,更要做一个普法者,很多事情都是因为老百姓缺乏法律常识,才会产生这些那些的问题。”为此她努力搭建阵地,精心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同时依托村级调委会、司法惠民服务站开展普法宣传,打造服务群众的“法律超市”。她抓住学校、村居等传统普法阵地,还依托微信、微博等普法新媒体,开展普法工作。


徐腊娥还很乐意跟同事、下属分享她的工作心得,每次有人向徐腊娥“取经”,她都会说:“作为一名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常常要跟群众打交道,经验很重要,分享也很重要。在工作中,总结了几个方法:一是要敬业爱岗。作为一名老司法所长,只有自己带头干,才能带动整个团队一起大步向前;二是要熟悉业务。无论是调处矛盾也好、还是特殊人群管理或是普法宣传,都要懂法,懂调解技巧,掌握为群众服务的本领,才能把工作做好;三是要勤接地气。调解工作就是要会和群众打交道,会和群众说话,不能在办公室里高高在上,而是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四是要以心换心。我们做调解工作、普法工作是服务,做特殊人群管理也是寓管理于服务。只有真诚待人,以心换心,才能把司法行政工作的质量提上去,才能为法治丹阳出一份力量。”在她的影响下,陵口司法所上下一心,多次获得党委政府好评。 




毕生精彩 不如群众点赞

干练、一股子辣劲、公道……这些都是陵口镇的老百姓对她的评价。担当、可靠、有事找她能行……这是陵口镇广大干部群众对她的印象。

她也屡获殊荣:2004年,司法部授予其“人民满意的司法助理员”称号;2005年,她荣获司法部“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称号;2007年,被镇江市委、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被评为镇江市“十佳调解员”。2011年,获得“镇江市人民调解能手”称号;2013年,获得江苏省“群众心中优秀司法所长”称号;2016年,获江苏省“最美司法所所长”称号;2016年,获镇江市“忠诚卫士”称号。厚厚的荣誉证书背后,是她30年来不懈的努力。


“老百姓满意了,我们就踏实了!”徐腊娥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在平凡的司法行政岗位上,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尽心尽责,无私奉献,为维护一方社会安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充分展示了当代司法行政人的“巾帼风采”。


辑:张   宁校对:谭   琳

来源:丹阳政法

镇江政法
为平安护航、为法治筑基、为忠诚代言、为人民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