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国税务》杂志发布的“创刊40年:我与《中国税务》同行”主题征文启事,勾起了我无尽的思绪,不由地产生动笔写一写文章的念头。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对于我这个从事会计与税务教育的教师而言,《中国税务》就像一位沉默而智慧的老友,陪伴我走过了三十七载春秋,共同见证了我国税收事业的蓬勃发展,也记录下了我个人职业生涯中的点点滴滴。
1986年9月,当我怀揣着对会计学的热爱与憧憬,踏入福州大学的校门时,税收领域对我来说还是一片未知的海洋。1987年,在学校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我偶然间翻阅到了《中国税务》,立即被其中权威的政策解读、丰富的案例分析所吸引。在那个信息尚不发达的时代,《中国税务》是我了解行业动态、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窗口。
1990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经济管理干部院校担任财会专业教师,开始系统讲授会计学、财政与税收、中国税制等课程。我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中国税务》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她将复杂的税收政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帮助我更好地将税收知识融入教学之中。在课堂上,我时常引用杂志中的一些鲜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税收制度背后的经济逻辑和社会影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从利改税、分税制改革再到营改增、个税改革,每一次税收制度的重大变革,都能在《中国税务》中找到详尽的解读和深入的分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同时也是税收改革的见证者,亲眼目睹了我国税收制度不断完善、税收征管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这些年,我结合杂志中的文章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财会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会计和税务人才。我时常将杂志中的文章推荐给学生和同行,鼓励他们关注税收法治建设进程,增强税收法治观念,共同为构建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税收环境而努力。
《中国税务》是我学术生涯中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从《谈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及其对纳税所得的影响》和《最适课税理论及其对我国深化税制改革的借鉴》等文章的发表,到《税务会计》教材的出版,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杂志为我提供的丰富素材与写作灵感。我在主编教材时,不仅注重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梳理,还尝试将杂志中的一些新观点、新方法融入教材中,使教材更加贴近时代需求和税务实践,更具启发性和创新性,《中国税务》的丰富内容和多元视角,对提升教材的质量和实用性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中国税务》,不仅是一本期刊,更是一种传承。回望与《中国税务》相伴的日子,我深感荣幸和自豪。她陪伴我从一个青涩的青年教师成长为经验较为丰富的教育工作者,寄托了我对会计事业和税收事业的热爱与情怀。临近退休,我更加感觉与《中国税务》同行的旅程,是我人生中最可贵的记忆之一。
阅读、订阅《中国税务》请点击下方二维码
来源:《中国税务》2024年第11期
原文作者:蒋国发
排版设计:段晓倩
审核:刘威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税务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