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泥鳅秋仔3成亏本!如今行情稳步上涨,今年秋仔怎么养?

教育   2024-09-28 17:55   广东  

文 | 图 成都海大 彭志江


临近10月,四川泥鳅春仔基本清塘完成,秋仔投放也逐步进入尾声,下一步养殖规划怎么做?一起复盘近年市场变化,查探先机!


“疯狂”过后,今年行情进入“冷静期”


去年上半年泥鳅价格暴涨后,市场养殖面扩大,川外鱼大量涌入,但市场需求有限,导致7月后价格“大跳水”至5.8元,一度跌破养殖成本价,许多养户选择屯塘等价。但因管理滞后,严控投喂,越冬掉膘明显,病害问题多,且养殖时间超300天损耗高,造成有价不能出,存塘量进一步积压。进入六月后陷入困境“非出不可”,集中出鱼再度冲击鱼价。调研发现,去年投放泥鳅秋仔的客户有3成以上亏本。



因去年的“疯狂”,今年泥鳅行情较往年波动幅度相对小,基本维持小鳅7-10元、成鳅6-9元的水平。尽管同期价格不如往年,但依旧有不少养户获利颇丰。


四川泥鳅近三年价格走势


泥鳅养殖模式出现变化


受此情况影响,今年泥鳅养殖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


01

密度提升

由于泥鳅水花价格长期在4-6元/万尾间,早期投放密度明显增加。调研发现,2022年平均投放密度约190万尾左右,到2024年已经增长至230万尾。



但在实际养殖中,密度越大的塘口,爆发虫害和鳃霉的比例也越高,尤其是今年3-4月温度较往年同期偏低,泥鳅长势偏慢。部分塘口出现存活率低、甚至全军覆没的情况。在笔者收集的众多泥鳅清塘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投放密度越大,并不意味着存活情况越好,产量越高。



02

小鳅1241模式

由于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有养户规划开展“育养分离”或出部分小鳅后再养成鳅,小鳅养殖也从原本的小区域慢慢扩散开。与成鳅相比,小鳅出鱼规格在70-200尾,周期更短,出鱼频率更快,养殖操作也更灵活。


但苗期对养殖管理要求更加严格。从今年小鳅清塘数据可以看到,成活率和亩产量、亩效益关联性更强,提升苗期存活率才能拉高亩效益。小鳅池塘管理较好的情况下,一年至少可以出3批,单批小鳅饲料用量仅占成鳅的1/3,对苗期用料、水质调控要求也相应提升,市场逐渐衍生出小鳅养殖模式,我们总结为小鳅1241模式即“密度200万尾,产量4000斤,亩效益10000元”。



03

成鳅1212模式


从上述成鳅养殖清塘数据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2024年泥鳅春仔放苗密度有明显提升,但整体存活率却在下降。


在价格保持一定区间情况下,亩产越高,斤鱼成本降低,亩效益越高。


养殖周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因此我们也可以得出一种合理的成鳅养殖1212模式,放苗密度控制在200万尾/亩,亩产1万斤,亩效益2万元,出鱼规格25尾/斤,存活率在12.5%,每提升1%存活率,产量增加800斤,效益提升1600元,依次类推成活率越高产量越高效益越好。



泥鳅养殖核心三要素


虽然今年泥鳅需求结构有所变化,小鳅比重提升,有养户因此调整了模式,但市场整体仍是以成鳅养殖为主,出小鳅还是成鳅主要取决于市场行情和养殖中的实际情况。相同存活率下,规格越大,亩产量越高,效益越高。所以养殖泥鳅的朋友们,不管什么模式,仅需谨记核心三要素——前期保存活,中期稳投喂,后期看行情为此针对泥鳅养殖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做好养殖规划

重视放苗前中后期细节问题。

2

选好料,用好料

水花下塘口5-7天,需要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加快食性转化,对使用的饵料在诱食和营养均有较高要求。鱼多乐经过3年在市场的不断验证和实践,在泥鳅苗期长势、规整度和存活率等方面取得较好反馈,且0-0.5粒径全面覆盖,保障各个转料换料期顺畅切换。

3

稳定水质以保障投喂

泥鳅由于独特的生长特性,在温度稳定情况下,几乎24小时都能吃料,因而池塘氮源非常丰富,氨氮、亚盐问题高发,缺氧、细菌性疾病时有发生,因此需要做好相应底改、补菌和水体调换操作。

4

既要“养得好”,也要“卖得好”

泥鳅行情整体波动不大,但“特殊区间”变化较大,因而需根据塘口本身情况,结合养殖成本及时出鱼,养殖时间越长,存塘压力越大,风险相对也就越高。


四季度行情依然看好


泥鳅养殖在当下众多养殖品种中,算是盈利水平相对较高的,且随着用料结构优化、养殖管理水平提升和风险把控意识提高,单位养殖产量和效益水平还在不断刷新,价格维稳在7元以上,养殖利润依旧可观,就当前市场养殖面和存塘量,下季度价格基本能保持。




END


本文系海大农牧(微信号:haid002311)原创,未经授权,一律禁止转载!文章投稿、转载授权,欢迎发邮件到:haidnm@haid.com.cn

👇 咨询产品可点击"阅读原文"留言

海大农牧
科技兴农,改变中国农村现状!海大一直在努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