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刘禹锡_陋室铭原文及译文注解_朗读+赏析,陋室铭翻译一句一译

教育   2024-12-13 21:20   山东  


唐诗宋词


解读古典文学之精华,

陶冶现代人类之性情!

 陋室铭摘要: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翻译+注释+赏析+朗读)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是心灵的诗意栖居之所。在岁月的长河中,诗词如同一束束绚烂的光,照亮了古人的情感世界,也温暖着今人的灵魂。那优美的韵律、凝练的语言,承载着诗人的喜怒哀乐、壮志豪情与细腻情思。


《陋室铭》全文及赏析!



《陋室铭》 刘禹锡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míng)。水不在深,有龙则灵(líng)。斯是陋室(lòu shì),惟吾德馨(xīn)。苔痕上阶绿(tái hén shàng jiē lǜ),草色入帘青(cǎo sè rù lián qīng)。谈笑有鸿儒(hóng rú),往来无白丁(bái dīng)。可以调素琴(tiáo sù qín),阅金经(yuè jīn jīng)。无丝竹之乱耳(wú sī zhú zhī luàn ěr),无案牍之劳形(wú àn dú zhī láo xíng)。南阳诸葛庐(nán yáng zhū gě lú),西蜀子云亭(xī shǔ zǐ yún tíng)。孔子云:何陋之有(hé lòu zhī yǒu)?



注释


  1. 陋室:简陋的屋子。

  2.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3. 名:出名,著名。

  4. 灵:灵验。

  5.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斯,指示代词,此,这。惟,只。吾,我,这里是指住屋的人自己。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入,映入。

  7. 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大。

  8.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 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0. 金经: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11. 无丝竹之乱耳: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 扰乱。

  12. 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 劳累。形,形体、身体。

  13. 南阳诸葛庐: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

  14. 西蜀子云亭: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扬子云,即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

  15. 何陋之有:即 “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没有学问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赏析


一、艺术特色


  1. 托物言志:作者借陋室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品德。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开篇,引出陋室,暗示陋室虽陋,但因为主人的品德高尚而不显得简陋。通过对陋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品质。


  2. 语言优美

  • 句式整齐:全文多为骈句,如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等,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美。

  • 用词精炼:语言简洁明了,用词精准。如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仅八个字就点明了主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 “乱耳”“劳形” 生动地表现了世俗的纷扰和官场的劳累。

  • 意境清幽:作者通过对陋室周围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这种意境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淡泊宁静的心境。



  • 二、主题思想


    1. 安贫乐道:作者虽身居陋室,却能自得其乐,不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他以陋室为乐,享受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体现了一种安贫乐道的精神。

    2. 高洁傲岸:文中通过与 “鸿儒” 交往,远离 “白丁”,以及对 “丝竹”“案牍” 的摒弃,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的不屑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他坚守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具有高洁傲岸的品质。




    三、创作背景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刺史。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作者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每日一图:

    儿童睡前故事文字版



    温馨提示:




    转载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部编语文学习
    多版本语文课文、作文、阅读、课件、试卷、辅导与训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