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在普涨行情下,不少投资者更容易通过股票、基金赚到钱,甚至不需要分析公司和财报,就能轻松尝到甜头。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自然地高估自己的赚钱能力,因为买什么都赚钱,跟开了金手指一样,也会过度相信自己收集到的“小道消息”,忽略公司基本面或行业发展趋势相关的公开信息,当然啦还会低估市场的风险。
然而,我们说过,这种凭运气赚的钱,最终还会亏回去。
正如巴菲特所说:“只有当潮水退去时,你才会发现谁在裸泳。”当股市处于震荡市、板块轮动或熊市时,很多人引以为傲的“赚钱能力”将原形毕露。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过度自信理论”。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过度自信”一词源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大量的认知心理学的文献认为,人是过度自信的,尤其对其自身知识的准确性过度自信。人们系统性地低估某类信息并高估其他信息。
1998年,特伦斯·奥迪恩(Terrance Odean)的研究认为,投资收益的提高会让投资者变得过度自信,高估自身的预测能力、运气与所得到的信息,促使投资者进行交易活动,从而影响市场交易量。因此,股票市场的当前交易量和股票市场过去的收益可能是高度相关的。
过度自信对投资者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过度自信使得投资者低估风险,从而追求高风险的投资组合;2.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倾向于频繁交易,从而使得市场的交易量增大,换手率上升;3.由于投资者的低估风险和过度交易,使得市场的股票价格偏离价值。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指出,过度自信的倾向在投资者中表现得尤为强烈。与其他大多数人相比,投资者往往更能夸大自己的技能技巧,更会否认机会、运气的作用。他们会高估自己的知识水平,低估有关风险,夸大自己控制事态的能力。
怎么克服“过度自信”带来的影响呢?小淼认为,大家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不要高估自己的投资水平,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操作,一定要重视风险。
同时,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迭代自己的认知,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深层次的投资研究。
对这个理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思考,快与慢》和《乐观的偏见》等大师著作,相信会受益良多。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大家可以留言分享下:自己是否有过度自信的倾向,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如果读完有收获,欢迎点赞、分享支持小淼,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您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了不错过重要消息,大家记得开启新消息提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