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穗金黄,稻香四溢。岔河镇东陈村水稻田里一派丰收景象,一台台收割机正在来回穿梭,村民的脸上绽放着丰收的喜悦。
12月3日,国网淮安市洪泽区供电公司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对涉农线路和电力设备进行全面“体检”。
岔河镇位于洪泽区东部,东临白马湖,西依洪泽湖,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岔河大米”是岔河镇的传统优势产业,更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米粒饱满、晶莹剔透、口感柔和、细腻醇香”等特点闻名。全镇现有优质耕地15万亩,省绿色优质稻米种植基地13.27万亩,有机稻种植0.3万亩。
“师傅,在操作机器收割时,一定要注意车辆与电杆、拉线等电力设备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高,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和触电事故。”青年志愿者赵骞对农机操作手嘱咐。
“每年粮食收割的时候,你们总是过来检查电线电器,帮我们排查安全隐患,还讲安全用电的事儿。现在用电都不愁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农户高景国笑着说道。
在晚稻收割的关键时节,农户们在田间地头抢抓农时,附近的粮食加工厂也是一片繁忙景象。多台大型粮食烘干机隆隆作响,刚从田间收获的稻谷经过过滤、剥谷等流程,从卸粮口倾泻而出。在岔东绿色食品厂房内,几名工人在包装机边包装10公斤一包的岔东大米,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今年稻谷丰收,加工量大,有了优质的电力保障,心里踏实。”说起供电公司对企业的支持,岔河镇岔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洪兵有道不尽的感激。
岔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集稻米生产、加工、营销全产业链发展的粮食企业,现有绿色稻米种植基地20000亩,有机稻米基地2000亩,其加工厂占地3820余平,年加工大米产量达到700万公斤。
岔河镇东陈村土壤肥沃,有苏北“黑土地”之称,有机质含量高达3%-3.6%,高于普通种植土地300%以上。看准了商机的陈洪兵决定扩大岔河大米产业链。
全村拆迁、改造良田、流转农户土地由大户承包、组建村劳务公司,陈洪兵的提议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的支持。2016年春节后,东陈村拆迁、万亩良田改造如火如荼。
如今,岔河大米在现代化设备支持下,收稻、脱壳、烘干等都呈现高度自动化,对电力的依赖极强,为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大米生产有序进行,国网淮安市洪泽区供电公司组织青年志愿者定期对大米加工厂的自动化设备、专用变压器等进行安全检查,并安排专人对接用电需求。
“我们开通了办电绿色通道,对电烘干、电脱粒、粮储等农时用电报装增容业务精简办电环节、压减办电时长,通过‘村网共建’供电服务便民点,快速受理农业用电业务,确保种植户和加工企业用电诉求快速响应。”岔河供电所所长周超介绍道。
“一粒米”长出产业振兴新希望,为乡村振兴铺上新“稻”路。稻米产业让岔河镇的村民腰包鼓了起来,村集体经济更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跃升。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供电志愿服务的“电力色彩”正越来越鲜明,为这片“鱼米之乡”描绘出更美好的未来。
审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团委
供稿:国网淮安市洪泽区供电公司团委
制作:国网淮安市洪泽区供电公司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