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骑公路车的小伙伴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为什么公路车不像普通自行车一样配备脚撑呢?
一,空气动力学:速度至上的追求
公路车,作为自行车家族中的速度担当,其设计理念紧紧围绕着追求极致速度。而在众多影响速度的因素中,空气动力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想象一下,当你以每小时 30 公里甚至更高的速度骑行时,空气就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对你和自行车施加着阻力。为了尽可能减小这股阻力,公路车的设计可谓是煞费苦心。从纤细流畅的车架线条,到窄而高的轮组,再到隐藏式的刹车和变速线管,每一个细节都是为了让空气能够更顺畅地流过车身,降低风阻。
这时候,脚撑的存在就显得格格不入了。一旦安装脚撑,它就会像一个突兀的 “小尾巴”,增加自行车的横截面积。当空气流经脚撑时,会产生额外的紊流,使得风阻大幅增加。据专业的风洞测试数据显示,在同等条件下,一辆安装了脚撑的公路车,风阻系数可能会提高 5% - 10%。别小看这看似不起眼的几个百分点,在高水平的自行车赛事中,这足以让选手们在冲刺阶段相差数米甚至更远的距离,从而与冠军失之交臂。
回顾那些激动人心的环法自行车赛,选手们为了争夺那毫厘之间的优势,可谓是争分夺秒。他们所使用的公路车,在空气动力学设计上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如果在这样的赛车上安装脚撑,无疑是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沉重的 “包袱”,让追求速度变得更加艰难。
二,重量与舒适度:轻装上阵的选择
除了空气动力学,重量也是公路车设计中极为关键的因素。公路车爱好者们都深知,轻量化对于提升骑行体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辆轻巧的公路车,在加速、爬坡时都能更加轻松,让骑行者能够更充分地享受骑行的乐趣。
而脚撑,虽然单个看起来重量并不起眼,通常在几百克左右,但对于追求极致轻量化的公路车来说,这几百克的额外负担却不容小觑。以一辆高端碳架公路车为例,其整车重量可能仅为 8 - 10 公斤,此时一个 300 克的脚撑,就占到了整车重量的 3% - 4%。别小看这几个百分点,在激烈的比赛中,或者在长途骑行的过程中,每增加一点重量,都意味着骑行者需要消耗更多的体力来驱动自行车。
想象一下,在一场艰苦的爬坡赛段,车手们已经拼尽全力,每一丝力气都显得无比珍贵。此时,脚撑带来的额外重量就如同绑在腿上的沙袋,让爬坡变得更加艰难。而且,在长时间的骑行过程中,不断累积的疲劳感会因为这额外的重量而更加明显,影响骑行的舒适度。
为了实现轻量化,公路车在各个部件的选材和设计上都下足了功夫。从使用高强度、低密度的碳纤维材料制作车架,到选用超轻的轮组、配件,每一个细节都是为了让公路车尽可能地轻盈。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下,脚撑自然难以在公路车上找到立足之地。
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在骑行过程中,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脚撑的存在,看似不起眼,却可能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公路车的骑行速度通常较快,在经过颠簸路面时,车辆会产生强烈的震动。这种震动可能会导致脚撑意外打开 。想象一下,当你以较快的速度骑行在一段不平整的道路上,突然脚撑掉落,接触到地面。这时候,脚撑就像一个 “刹车装置”,会瞬间对自行车产生巨大的阻力,使车辆失去平衡,导致骑行者摔倒。这种情况在实际骑行中并不少见,一旦发生,极有可能造成骑行者受伤,后果不堪设想。
在团队骑行或者自行车比赛中,安全隐患则更加突出。公路车的车距通常较小,选手们为了争取更好的位置和速度,会紧紧跟随前车。如果前车安装了脚撑,而后车在不经意间插入前车脚撑,那将引发严重的连锁反应。可能会导致后车瞬间失控,摔倒在地,同时还可能波及周围的其他选手,引发大规模的撞车事故。在环法等高水平的自行车赛事中,选手们的速度极快,任何一点小小的意外都可能被无限放大,这样的安全隐患是赛事组织者和选手们绝对不能容忍的。
四,为了保护车架
公路车的车架,尤其是采用碳纤维材质的车架,虽然有着高强度、轻量化的优点,但同时也相对脆弱。脚撑的安装和使用,可能会对车架造成意想不到的损伤。
在安装脚撑时,如果安装方式不当,比如螺丝拧紧的力度不均匀,或者没有使用合适的垫片,就可能会对车架表面的漆层造成磨损 。时间一长,漆层被磨掉的地方就会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出现生锈、腐蚀等问题,不仅影响车架的美观,还会降低车架的使用寿命。
而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脚撑与车架之间的频繁摩擦和碰撞,也会对车架造成损伤。当自行车停放时,脚撑会承受车身的重量,这个力量会集中在与车架连接的部位。如果脚撑的质量不佳,或者车架本身的设计并不适合安装脚撑,那么在长期的受力过程中,车架可能会出现细微的裂纹,甚至发生断裂。尤其是对于碳纤维车架来说,这种损伤的风险更大。因为碳纤维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它在承受侧向压力时相对脆弱,脚撑带来的压力和冲击力,很容易破坏碳纤维的结构,导致车架损坏。
曾经有一位公路车爱好者,为了方便停车,自行安装了脚撑。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车架与脚撑连接的部位出现了一些细小的裂纹。经过专业人士的检查,确定这些裂纹是由于脚撑的安装和使用不当造成的。由于车架已经受损,无法再进行高强度的骑行,只能进行更换,这不仅花费了一笔不菲的费用,也让这位爱好者十分心疼。
美观与专业性:形象的考量
在公路车的世界里,美观与专业性也是设计师们重点关注的方面。一辆设计精良的公路车,其外观线条流畅、简洁大方,就像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而脚撑的加入,无疑会破坏这种整体的美感。
高端公路车通常采用了先进的工艺和材料,追求极致的轻量化和空气动力学性能。它们的车架造型独特,管材纤细,颜色搭配协调,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高端品质和专业精神。在这样的设计风格下,脚撑就显得格外突兀,仿佛在一幅精美的画卷上随意添了一笔,破坏了原本的和谐与美感。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脚撑也被认为是一种不太 “专业” 的配置。公路车爱好者们追求的是纯粹的骑行体验和速度感,他们更注重自行车的性能和操控性。在他们眼中,脚撑的存在可能会给人一种不够专业、不够专注于骑行本身的感觉。就像一辆顶级的跑车,没有人会在上面安装一个看起来格格不入的行李架一样。公路车的设计理念是为了满足骑行者在竞技、长途骑行等场景下的需求,而不是为了方便停车。因此,为了保持公路车的专业性和形象,脚撑往往被排除在外。
公路车停车替代方法
虽然公路车没有脚撑,但这并不意味着停车就成了难题。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轻松解决停车问题。
车把靠墙:将公路车的车把轻轻靠在墙壁上,确保车把与墙面保持一定的角度,让车身自然倾斜。这样既能保证自行车稳定,又不会对车把造成刮伤。为了更好地说明,想象一下你正站在街边,旁边有一堵墙,你把公路车推到墙边,将车把往墙上一靠,车身就稳稳地斜立在那里了。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很多骑行者在路边临时停车的首选。
勾住栏杆:当你身处公园、广场等有栏杆的地方时,可以利用自行车的前轮或后轮勾住栏杆。选择合适高度的栏杆,将车轮卡在栏杆的缝隙中,让自行车悬挂在栏杆上。这样不仅能让自行车停得稳稳当当,还能避免车辆倒地造成的损伤。就像把一个挂钩挂在栏杆上一样,自行车也能轻松 “挂” 在栏杆上 。
两车相靠:如果身边有其他骑行伙伴,两车相靠是个不错的选择。将两辆公路车的车架相互贴近,让它们依靠在一起。确保两车之间有足够的支撑力,不会轻易倒下。这种停车方式不仅方便,还能增加骑行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骑行活动的休息点,经常能看到一排排相靠的公路车,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上下颠倒、后轮靠墙、前后一起支撑、坐垫靠墙撑、倒地(将有后变速器的那一面朝上)、利用马路牙子把脚踏支在上面等多种停车方式。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要注意避免让后变速器直接接触支撑面,以减少变速器受损和影响变速精度。
公路车没有脚撑,绝非偶然,而是在空气动力学、重量、安全、车架保护以及美观与专业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下的结果。虽然这可能给停车带来一些不便,但通过掌握合适的停车技巧,完全可以轻松应对。
公路车的设计,就像是一场追求极致的艺术创作。每一个细节的取舍,都是为了让骑行者在速度与激情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