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后“酸爽”?这些妙招来解救

体娱   2025-01-30 19:19   河南  

想必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畅快骑行一番后,第二天却感觉腿疼、屁股疼。
腿疼的原因与应对:

1. 乳酸堆积:骑行过程中,身体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当乳酸在腿部肌肉大量堆积,就会让我们感到酸痛。这通常在运动后的一两天内出现,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应对方法:


• 拉伸:骑行结束后,不要立刻休息,进行充分的腿部拉伸。比如,站立位体前屈,双手尽量触摸脚尖,感受大腿后侧肌肉的拉伸,保持30 - 60秒;还可以弓步压腿,前腿屈膝90度,后腿伸直,下压身体,感受大腿前侧和后侧肌肉的伸展,每侧保持30秒左右。拉伸能帮助放松肌肉,加速乳酸代谢。

• 按摩:用泡沫轴或网球在酸痛的腿部肌肉上滚动按摩。将泡沫轴放在大腿下方,缓慢滚动,寻找痛点并停留按压片刻,每个部位重复3 - 5次。这种方式能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 热敷: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乳酸排出。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腿部疼痛部位,每次15 - 20分钟,每天2 - 3次。但要注意温度不要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2. 肌肉拉伤:骑行姿势不正确、突然增加运动强度等,都可能导致肌肉拉伤。拉伤部位会有明显疼痛,严重时可能出现肿胀、淤血。
应对方法:

• 立即冷敷:在拉伤后的24 - 48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 - 20分钟,每隔2 - 3小时一次。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


• 固定与休息:尽量减少受伤部位的活动,必要时使用绷带或护具固定,让受伤肌肉得到充分休息,促进恢复。

• 就医:若疼痛剧烈或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听从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屁股疼的解决办法

1. 骑行姿势不当:骑行时身体重心分布不均,过度压迫臀部,就容易引起疼痛。比如,座椅高度不合适,过高会使腿部在蹬踏过程中过度伸展,增加臀部压力;过低则会让腿部发力受限,更多地依靠臀部来维持平衡。
应对方法:

• 调整座椅高度:正确的座椅高度应该是当脚踩到踏板最低点时,膝盖仍能保持微曲状态。可以通过调整座椅下方的螺丝来达到合适高度。


• 保持正确坐姿:骑行时,要将臀部均匀地坐在座椅上,不要过度前倾或后仰。同时,眼睛平视前方,背部挺直,让身体重量合理分布在座椅、脚踏和车把上。

• 使用坐垫套:在现有座椅上添加一个柔软的坐垫套,增加舒适度。硅胶坐垫套能有效缓冲骑行时的震动,减轻臀部压力。

预防才是关键

1. 循序渐进:骑行时不要突然大幅增加骑行距离、强度或时长,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可以每周适当增加骑行里程或强度10% - 15% 。

2. 定期训练:保持规律的骑行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耐力和肌肉力量,减少因运动带来的不适。

3. 做好热身与放松:骑行前进行5 - 10分钟的热身活动,如快走、转动脚踝和膝关节等,能让身体提前进入运动状态,减少受伤风险。骑行后充分拉伸放松,让紧张的肌肉得到舒缓。


捷安特河南
发布捷安特最新的自行车及相关产品信息,普及自行车知识 解答客户问题。组织绿色环保的骑行活动 引领公众享受健康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