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眼中的声音|究竟是谁在发出声音?寻觅声音背后的主导者

文摘   文化   2024-08-21 10:31   上海  



声音承载着人类情感的表达


当发声源打破常规日益多元

我们将听到怎样的弦外之音


·

特展“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




“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
邀请你循“声”而至,用心聆听

开启一场前所未闻的声音之旅




 声音的转变与代理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特展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正在展出中。展览云集近15件/组蓬皮杜中心重磅新媒体馆藏,以及来自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声音实践,为观众开启一场沉浸感官的声学之旅。本期艺术史课堂将围绕展览将聚焦展览第四章节“转变乐器”和第五章节”代理声音“,藉由艺术家眼中的声音」呈现多位艺术家通过改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乐器或发声器,打破常规印象里的主导发声者,带领我们探索闻所未闻的声学想象,探究别样声音背后的多样表达。

·
特展“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

·

 艺术家眼中的“声音” 


毛利悠子

Yuko Mohri

我喜欢让声音本来的面貌,任凭其自由演绎。

《游行》,2011年一2017年,综合媒体装置,尺寸可变“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

毛利悠子的作品通过意料之外的、甚至有时功能失调的组合营造出一种系于一线的平衡。作品《游行》展示了一个由日常物品不协调的乐器组合而成的戏剧作品,这些物品和乐器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出乎意料的交响乐团。电动装置令这些物件遵循精确的乐谱运行,生成一系列的运动并伴随着放大的声音。音调、音色和音质似乎在一个个物体之间展开对话,提醒我们在不和谐的声音中捕捉到和谐是一项永不停歇的工作。


《游行》,2011年一2017年

·
·
《游行》,2011年一2017年,综合媒体装置,尺寸可变“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


·
·特展“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
·



纳玛 · 察巴尔

Naama Tsabar 

我们不断尝试去阻隔声音,却近乎徒劳。


《陌生人》,2017年,数字录像,16:9、彩色、有声时长:11分34秒“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

《陌生人》缘起于纳玛·察巴尔开发的一种乐器,由两把背对背相连的电吉他组成。不同于摇滚音乐会中常见的吉他手独自演奏的场景,这里的两位表演者摆脱了吉他手固有的权威地位,被迫进入了由乐器自身构造所导致的某种亲密状态中,因此她们需要不断地协商与角力。这段视频一开始展示了艺术家独自演奏乐器的场景,接着镜头对准她与音乐家兼音响工程师克里斯汀·穆勒的四手联弹,后者最终独自完成演奏。乐器拉丝金属的镜面效果与表演者的身体位置相映成趣:面对面、交织、推搡、互相排斥,甚至有时仿佛合二为一,却始终背对着观众。


《陌生人》,2017年

··特展“清醒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
·
·

《陌生人》,2017年,数字录像,16:9、彩色、有声时长:11分34秒“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

·




杨嘉辉

Young Samson

技术把声音从其来源中解放出来,

录音技术的发明功不可没。

这为声音赋予了物理属性和可塑性。”


《消音状况 #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2018年,影音装置,12 声道装置、12 个粉末涂层扬声器、数字录像,“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


艺术家、作曲家兼表演者杨嘉辉热衷于探索可听见与不可听见之间的微妙关系。他的作品“消音状况”系列始于 2014年,表演者需遵守一个特殊规定,即在消音状况下表演一段音乐或舞蹈。在这件作品中,杨嘉辉让一个所有乐器都经过消音处理的交响乐团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随着音乐的消失,演出呈现出另一种声音景观:琴键的咔嗒声、乐谱翻动的沙沙声、琴弓在琴弦上摩擦声而非共鸣声。这部作品呼应了“沉默即音乐”的概念传统,通过这种无声的诠释,杨嘉辉消除了交响乐创作中的主导声音,通过引起人们对此前微小的、不被注意的声音的关注,平等地呈现每位音乐家的表演活动。



《消音状况 #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2018年

·

《消音状况 #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2018年,影音装置,12 声道装置、12 个粉末涂层扬声器、数字录像,“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




安妮··特罗

Anne Le Troter 

空间中的一切都是为了

让观者被声音牢牢占据。

《远处说话或保持沉默》,2019年,声音装置,褪色的粉色地毯、3张长凳、音视频线、6个扬声器、电子控制系统声卡、电脑、6个数字音频文件、中文版时长:20 分钟“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


安妮·勒·特罗特的声音作品借助诗歌、表演和装置对语言机制进行探索。在《远处说话或保持沉默》中,勒·特罗特取材于一家精子库对其捐赠者进行的 400 次采访。艺术家展示了词语、句式和语调的选择是如何将捐精者转变为刻板且可被商品化的角色。她将从这些素材中诞生的声音作品描述为一首“前青春期童谣,天真而使人迷醉”,它制造出一种混乱:这些声音听起来仿佛出自同一个人,而实际上却来自数百个不同的个体。


··特展“清醒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
·《重生1(白雪公主)》,2014年,16mm 胶片,数字化时长:2分57秒,特

《远处说话或保持沉默》,2019年

·

《远处说话或保持沉默》,2019年,声音装置,褪色的粉色地毯、3张长凳、音视频线、6个扬声器、电子控制系统声卡、电脑、6个数字音频文件、中文版时长:20 分钟“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


·




🎧

 特别版语音导览 


·

◉“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语音导览小程序页面

乡音」导览特别企划延伸展览主题,以声音为媒介,将乡音化作共鸣点,联结天南地北,一起在声音的旅程中寻觅家乡的印迹。我们特别邀请了9位发声人用带有各自成长烙印的声音为“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中的15件/组作品录制特别版语音导览。



 🎫 
 购票通道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 
“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

展至2024年9月17日

西岸美术馆 展厅3



夏令时特别票种(含公路商店指定酒饮一杯)现已上线

扫描上方二维码购票。



 当前展览 


www.wbmshanghai.com




西岸美术馆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600号西岸美术馆 X 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Centre Pompidou x West Bund Museum Project 2019-202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