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色彩迷惑了声音?
还是声音触动了视觉?
沉浸体验视与听的通感联觉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特展“清醒梦境 :声音的旅程”正在展出中。展览云集近15件/组蓬皮杜中心重磅新媒体馆藏,以及来自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声音实践,为观众开启一场沉浸感官的声学之旅。本期艺术史课堂将围绕展览将聚焦展览第三章节“声音与视觉”,藉由「艺术家眼中的声音」呈现三位艺术家通过各自方式在协调视觉和听觉的创作实践领域的成果,展现出电影和视频技术发展所实现的图像与声音的完美同步。
·
特展“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
王长存
Wang Changcun
《瀑布》,2013年,影音装置,6个CRT电视显示器、电视静态噪音、瀑布声时长:6分05秒,“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
作为“中国声音小组”成员,王长存在听觉调查和实地录音的基础之上创作实验性作品。《瀑布》装置的灵感来自于一次意外记录的神秘片段。他在清理实地录音时发现这段难以辨认的声音,这令他感到困惑。王长存对噪音和声音之间的阈值充满兴趣,在这件作品中,他为无心收集到的这个声音素材开发了一种视觉伴奏。七台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持续播放某种静态噪音。然而,“雪花”屏上却不时出现突如其来的条纹干扰。视与听如两河汇流对任何可被频率场检测到的事物都尤为敏感。
《瀑布》,2013年
加里·希尔
Gary Hill
20世纪70年代,第二代视频艺术先驱加里·希尔利用声音信号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上生成图像,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的实时“翻译”令当时的艺术家们着迷。《满圆》呈现了一场兼具声音、雕塑和影像的表演。特写镜头聚焦艺术家的双手,他将一根铜棒逐渐弯曲成圆形,同时发出字母“0”的声音并努力保持稳定。在发声的同时,产生一种与塑形铜圈相应的肢体对抗。一台正弦波振荡器将这些声频进行可视化转换,即生成针对声音的稳定性和规律性的测试图像。该装置日常用于检测高保真设备产生的音频信号的失真。艺术家在此引入了一个将身体和技术紧密连接的反馈回路:形体的物理创造、发声、导体材料(铜)以及声音的抽象可视化。
《满圆》,1978年
奥利弗·比尔
Oliver Beer
该作品是对沃尔特·迪斯尼第一部动画片《白雪公主》(1937年)中一个片段的集体创作。作曲家兼艺术家奥利弗·比尔选取了白雪公主准备馅饼的经典片段。比尔将该片段中的每一帧画面都截取出来,去除了色彩。之后将画面印刷品交给一所小学的孩子们,让他们自由着色,成品透出一种欢乐的混乱,完全不见自然主义的丁点痕迹,充分展现出每个孩子的个性。另外,比尔使用了十几种语言对原曲进行改编。该作品的解构实践展现出观众的多重个性,也释放出所有童话故事所固有的令人不安的陌生感。
《重生1(白雪公主)》,2014年
《重生1(白雪公主)》,2014年,16mm 胶片,数字化时长:2分57秒,特展“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
🎧
特别版语音导览
展至2024年9月17日
西岸美术馆 展厅3
夏令时特别票种(含公路商店指定酒饮一杯)现已上线,
扫描上方二维码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