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考研:很多人只看结果,只有你知道来时路

职场   2025-01-18 17:30   浙江  


在这个「全员考研」的时代,你可能见过一战成硕的、二战雪耻的,或干脆及时回头就业的,但你知道:「四战」是什么体验吗?


对于这个话题,我应该算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本人经过四次考研,上岸东北某医科大学的护理研究生。每当有人问我「四战上岸会觉得丢人、被人瞧不起吗?」我总能骄傲地回答:不会。


以下,就让我分享一下我「不回头」的考研之路,希望能给同行的你们一点力量


图源:视觉中国



初次考研:

2018 年(应届生)


初次决定考研是在大四。


按理来说,应届考研时间最充裕,复习的环境也最好,是很多人上岸的最佳时机。


但是毫无经验的我,刚出发就踩了一个大雷——只谈纸上功夫,却忽略了实践


那时候自媒体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有效信息无法及时获取。我天真地以为考研和期末考试大差不差,只要背重点就能过关,因此在准备护理综合时只看了书,真题和模拟题一点没碰!


结果显而易见,坐在实战考场上的我只有傻眼的份。


不过,这次失败并没有让我死心,已经手握一份 offer 的我决定先投入到工作中去,慢慢思考考研的可能。


图源:视觉中国



第二、三次考研:

2020 年 & 2021 年(在职考研)


参加一段时间工作以后,我开始尝试在职考研,报考的是北大和协和。


原因很简单:护理临床工作实在是枯燥又辛苦,让我无比思念我的「学生身份」,将考研当作了我从「社畜生活」中解脱的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2021 年年底考研冲刺阶段是厦门疫情的严重期,我所在的医院刚好成为了定点机构,需要住在隔离酒店。


隔离期间别人都是带了一堆零食,而我则背了快一米高的考研复习资料,每天两点一线,争分夺秒地看书。


图源:视觉中国


甚至,值夜班不忙的时候我就穿着「防护服」在病区里面学习,伴着监护仪和呼吸机时不时的报警声,刷着没有尽头的考题。


在这样的努力之下,三战时我的笔试成绩排到了前几名,我激动得要命!


不过有了前面几次的失败经验,我去参加了某家医院的事业编招聘,想着就算没上岸也有个保底,结果命运又跟我开了个大玩笑——我的面试日期和考研日期刚好在同一天!


犹豫再三,我还是放不下考研,主动弃权了面试机会(毫不夸张那次事业编上岸的几率非常高),最终却也没有考上,现在一想肠子都要悔青了……



第四次考研:

2022 年(上岸)


现在想来,这一年之所以能上岸,除了积攒的经验和努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己的执念:我比任何人都想证明自己真的可以考上研究生。


在职备考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很多次我都想扔下书一了百了,但身边关系好的朋友一直鼓励我:你都坚持了这么久了,真的要留下遗憾吗?


很感谢的是,我的同事们也很支持我考研,在夜班看到我学习就会刻意放轻步子,或是默默走到我身边小声说一句「加油」。


而且,尽管我从未要求,护士长在最后那段冲刺期会尽量少给我排班,有外派采核酸等任务时也很少考虑我。甚至在上考场前一周,她就主动为我申请好了假期!



写在最后的话


还记得在临近考试前几天,有个同学在图书馆递给我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让我站在馆门外的路灯下湿了眼眶。


图源:作者提供


无论是多次考研,还是现在辞职读研,对我来说都不是一件易事,所以我从不避讳「四战」。很多人只能看到结果,而只有你才知道自己走过的每一步。


所以,如果你也在竭力前行的路上,我真心祝愿:你能坚持到最后一刻,见证自己真的值得。



本文作者:钢镚儿
策划:加一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丁香医学生
「丁香医学生」是丁香园旗下提供高校医学生交流学习、求职招聘服务的官方公众号,为医学生提供医疗资讯、医学人文、学术知识、生活趣事、医院招聘信息、优质岗位等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