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规定不近人情?栽了 2 次跟头后:骂早了!

职场   2025-01-10 17:31   浙江  

从规培到一线,除了能力的提升,心态的转变也极其重要。

从我的个人经验来说,提早知道以下三个道理,能让你的临床工作少走弯路。

图源:soogif



放下助人情节
尊重他人命运

刚从规培的学生身份转变成一线医师时,大部分人(至少我是)对工作是饱含热情的,想给病人提供最有效的治疗、最中肯的建议,但有时「好心」也未必会有「好报」

刚参加值班时,收治过一个青光眼大发作的患者,用药控制眼压效果差,紧急行前房穿刺术并建议患者尽早手术治疗。原本在眼痛加头痛的双重折磨下,患者及家属都同意尽快手术,手术同意书都签好了,也联系了主任手术。

结果前房穿刺后眼压暂时性下降,眼睛和头部疼痛缓解,甚至角膜水肿也有所消退,患者自觉视力变好,冷不丁地告诉我:「医师,我不做手术了」,还死活要出院。

图源:soogif


作为管床医师,我比患者还急!不尽早控制眼压,多次发作后视力会越来越差,还会增加手术难度。为了尽可能保留患者视力,我一有空就去做思想工作,不愿意给他办出院。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更深的误解

「都治好了还不给我出院!」「做一台手术你有多少提成啊?这么积极推销,不是想赚黑心钱吗?」「少忽悠我,我看网上有人说了,做完手术更差,后面还要经常复查,你们就想骗我做手术」……(偏激要不得)

我算是体验了「跳进黄河都洗不清」的感觉,只得放弃劝说。这场闹剧最终以患者出院结束了。之前还不理解医院为何要求我们签这么多告知书,现在才明白,每一张告知书都是一位医生「有苦说不出」的教训。


规章制度太繁琐?
其实是「保护伞」

医院的有些规章制度执行起来颇为麻烦,但关键时刻才知道:这些证据是「护身符」。

图源:视觉中国

一次夜班,急诊收治了一名双眼角膜化学烧伤的患者。经患者叙述得知,他是一名外地工人,在卸货过程中化学试剂罐掉落摔碎,试剂溅到了眼睛里。

但因双眼羊膜移植术这类生物耗材需要自费,且医嘱的收费目录没有相应的收费条款,患者必须自行将耗材费用转入医院公用账户。

他是工伤,住院费用应让工厂负责,但联系老板后的结果是:羊膜材料如果不走住院费用不给报

为了让他们能顺利报销,我各种打听医院是否有政策可以将羊膜材料费用计入住院费用,得到的答复都是不行,所幸能走医院的绿色通道申请减免。

于是在各种打申请、写报告后,我得到了羊膜材料的免费使用权,顺利完成移植手术。甚至还为了暂时没处可去的患者跟护士打感情牌,让他们免费在病房住了几天。本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还沾沾自喜,没想到「恶报」来得那么快。(错的不是做好事,而是不懂感恩的人)

患者和他的工友赖在医院不走,非要我开羊膜材料费的发票给他们!我解释说这是免费的,没有收费医院开不出发票。

紧接着,我收到了人生第一个投诉医师乱收费不开发票。

图源:视觉中国

此时此刻的我万分庆幸是按医院正规流程走的,每一步都有迹可循,最后以无效投诉收场。后来跟医务科聊起,原来他们是想拿材料费发票跟工厂多报销钱,看我好说话就「撒泼打滚」

也许只有「碰上事」了才明白,规章制度再繁琐,也是为了有需要时,医师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多请示上级
跳出思维定势

现在医院专科分类很细,长时间深入研究本专业的医学生,在初入临床时很容易陷入思维陷阱

之前收过一个双眼视力下降查因的病人,既往除了癌症化疗病史,没有任何慢性病或传染病病史。从眼前段查到眼后段,只发现不明原因的双眼玻璃体混浊(不是全身疾病所致,感染指标到风湿免疫指标也全为阴性)

图源:视觉中国

拿着各种版本的眼科学从头翻到尾也没找到答案,只好拿着病人所有检查结果去找主任,主任轻描淡写地说:「你查查他既往用了什么药,会不会是药物引起的?」

默默打开患者的历史病例,将他在肿瘤科用的药挨个查了一遍,终于抓到罪魁祸首——阿德贝利单抗,一种生物制剂,药物副作用容易致葡萄膜炎引起玻璃体混浊!

有时候找病因就像侦探破案一样,抽丝剥茧一层层寻找真相,需要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势去寻找一切的可能性。遇事多请示上级医师,他们的经验往往能给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图源:soogif


结语

从规培到一线的路很短,也很长,每个人都会遇到截然不同的人和事。

以上提到的病例都只是个例,提出来不是为了制造焦虑或挑起矛盾,而是为了让刚步入一线的你们预先建立好心理壁垒,在经历类似的事情时能够冷静应对、妥善处理



本文作者:刘三好

策划:加一

题图来源:自制



丁香医学生
「丁香医学生」是丁香园旗下提供高校医学生交流学习、求职招聘服务的官方公众号,为医学生提供医疗资讯、医学人文、学术知识、生活趣事、医院招聘信息、优质岗位等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