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春专栏(第70期)|赚钱vs支持实体经济,银行怎么选?

学术   2024-09-27 17:50   广东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家都需要用钱的时候,但银行自己的日子更难过。中小银行的困境尤为突出,频频传出被合并或重组的消息。商业银行的核心盈利指标——息差也在持续收窄,当下更是跌至二十年来的最低点。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甚至连自身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别说支持实体经济了。

来源:原文刊载于《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24年8月刊,本文较原文略有增删

作者:刘晓春 肖蕾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银行=钱袋子。当经济体、企业或者个人需要资金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银行如同经济这架大机器的汽油,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转都依赖于它。银行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感一直很强,尤其在二战后的和平时期和全球经济发展的近百年里,它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银行曾意气风发地站在高光时刻,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有人或许还记得那句著名的“银行赚钱都赚得不好意思”——这是国内一位股份制银行前行长在2011年说的。原话是:“整个银行业这些年的数字非常亮丽,尤其是今年,企业的资金需求很大,经营压力也很大,但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利润很高,不良率很低。大家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因为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却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这段话在当时引起不少争议。在2010年前后的十年,确实是中国银行业的最高光时刻,世界大部分国家的银行业也是如此。即便是在那个高光时刻,这句话也迅速招致批评,不仅是因为它听起来 有点“炫富”,更重要的是,在大家的认知里,银行的角色是支持实体经济,而不是赚取高额利润。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银行自身也是一家企业。它要对股东负责,要养活员工,要寻求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赚钱”二字。甚至可以说,只有银行健康盈利,整个经济体系才能稳固运行。


可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家都需要用钱的时候,却发现银行自己的日子更难过。中小银行的困境尤为突出,频频传出被合并或重组的消息。商业银行的核心盈利指标——息差也在持续收窄,当下更是跌至二十年来的最低点。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甚至连自身的生存都成了问题,更别说支持实体经济了。好像战场上的后勤部队,本应照应前方冲锋陷阵,低头一看自己腹部居然也中弹,流血不止。但依然要掩护大部队,完成炸碉堡的重任,甚至没有“牺牲”这个选项。


赚VS支持实体经济
哪个更重要?

银行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赚钱的使命,这是作为商业机构的天性。然而,银行的盈利能力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取决于其经营策略、客户定位、产品服务质量以及成本控制能力。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铁律依然适用于银行业,它们也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夺资源。


但银行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它不仅要保护客户的存款安全,还与整个经济的运转息息相关,因此需要接受严格的监管。全球范围内,银行都被视为一个需要特殊对待的行业。而中国的银行业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不仅需要遵循市场规律,还需要支持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在支持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发展方面承担重要责任。即使在这种“特殊期待”加持下,它仍然需要赚钱。就如民航的安全提示,当飞机在航行中突遇意外,大人必须先戴好氧气面罩,再帮助身边的孩子和其他人。


银行主要靠什么赚钱?

从历史到现在,尤其在我国,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依靠贷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形成的息差。中国的银行,收入80%以上靠息差——息差是衡量银行经营的关键指标,关系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银行能否健康地支持实体经济,与此指标有关。


近年来,银行业的净息差持续收窄,2023年降至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从曾经的4%以上降到1.69%。这个水平已经处于“合格审慎评估”的警戒线之下。更严重的是,许多银行的息差已经低于其不良率,尤其是非上市股份行和城商行。中小银行的处境更为艰难


但是,息差并非盈亏平衡点,里面还包括银行人员的工资、银行投入的设备、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等投入,还需要核销不良资产。另外,在经营过程中收到贷款利息时需要支付6% 的增值税——还有很多运营成本需要扣除,余下的才是银行可能赚到的利润。从这个角度看,1.69%的水平已经相当严峻。


发展这么多年了,怎么还要靠利差?因为与全球银行业相比,中国的银行业在收入来源方面显得单一。国际银行已经逐步减少对利差的依赖,通过发展中间业务、收取服务费等方式拓展收入来源。而在中国市场,银行不能随意收费。许多传统服务本就免费,新兴业务的收费又容易被视为乱收费。结果是,银行既面临息差收窄的压力,又无法通过其他渠道弥补收入缺口。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国家要求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降低贷款利息以刺激经济恢复。但是需要融资的不只是企业,银行也需要。银行融资主要靠吸收存款、央行再贷款或者发行债券。如果存款利息不降低,银行吸收资金来源的成本也无法降低。


一方面,为了支持实体经济,贷款利率需要降低;另一方面,为了吸引存款,存款利率又不能降得太低。这种两难处境导致银行的利差不断收窄。目前,存款呈现定期化和长期化趋势,这虽然在短期内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但也增加了银行的负债成本。


最后还要应对不良资产的增加。几年来的经济形势,让许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个人收入也下降,而个人消费性贷款对资产质量的压力非常大,今年的不良率已经开始增长——对银行而言,压力会更大。


尴尬又困难的中小银行
为了生存不断“下沉”

2023年银行财报陆续发布,一些上市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数据令人吃惊。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当前经济形势变化,使得中小银行的运营变得更加困难。传统上,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和高端客户,小银行则服务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经济运行方式也在改变。中小企业现在可能处于国际化的产业链中,单靠一家小银行难以满足其需求。此外,个人流动性增大,即便有互联网服务,也难以弥补小银行的不足。


同时,在全球数字化的大潮下,小银行也必须跟上数字化转型。大银行不差钱,每年动辄数十上百亿的数字化建设投入是必须的,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有绝对优势;而小银行则越来越捉襟见肘,一方面没有能力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另一方面同样的投入却难以获得规模效益,因此难以提供与大银行同等水平的服务。尽管如此,小银行仍需承担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责任。


为了促进经济恢复增长,监管政策要求所有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设立考核指标。这使得大银行也开始涉足该领域,进一步挤压了小银行的市场空间。六大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贷款占比增加,使得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受到冲击。结果便是:为了寻求出路,一些城商行开始向农村“下沉”。这是因为城商行在城市中的客户基础薄弱,房地产领域风险大,转向 小微企业后又面临大行竞争。城商行在城市中反而失去了优势,因此不得不开辟新的农村市场。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中小银行为了“找钱”,不得不另辟蹊径,开始大量买入长期国债。由于缺乏优质的贷款项目(“资产慌”),中小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国债市场,导致国债收益率被压低。买长债最为活跃的便是农商银行。


这种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值得高度关注,硅谷银行事件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过度依赖债券投资,一旦市场利率出现波动,中小银行将面临巨大的资产损失风险。6月19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再次强调,当前特别需要关注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维持市场对投资的正向激励作用。


然而“买债”也确实是中小银行的无奈之选。如果不能摆脱困境,“大行偏好投放贷款,中小行更偏好买债投资”的趋势也很有可能无解。


银行的出路:
在开源与节流之间寻找平衡

在可预见的未来,息差的持续收窄将成为银行业需要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那么,银行该如何应对这一困境?政策层面的行动暂且不论,银行自身又有哪些措施可以采取?


和其他企业一样,银行的选择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开源和节流。



如何开源

可以参考东南亚银行业。尽管经历了1997年金融危机,但该地区的银行在大多数国家仍然占据垄断地位,市场对银行非常友好。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泰国的银行业平均利差达3%左右,多年来始终保持稳定。存款成本也相对较低,活期存款利率几乎为零,定期存款利率也不超过 3%。


这些银行似乎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只要不再发生类似1997年的大规模金融危机,就能“躺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多年来,它们通过各种创新方法来增加收益,特别是中间业务收入。原因何在?大部分银行表示 1997 年的金融危机让大家深感恐慌,晴天备伞,寻求更多收入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以备不时之需。


相比之下,中国的银行,经营环境要复杂得多,压力也更大,开源并非易事。正如文章开头所述:“收费”(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这件事,在国内存在一定的敏感性;如果想开源,银行们需要更大的耐心和细心来钻研市场机会。金融创新在当前环境下也面临诸多挑战,不再追求大而快,而是注重细致入微的市场研究——这是一项折磨人、需要动脑筋、又要求坚持和耐心的技术活。有多少银行能做到“痛并快乐着”?


“出海”是开源的一条出路吗?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出海确实是个亮点,银行支持企业出海,也算是支持实体经济。银行是否能抓住这一趋势,快速稳妥地在这场棋局中找到曲径通幽之途?“企业出海”与“银行出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企业出海需要金融支持,银行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提供融资和支付结算等服务。对于银行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发展机会,但前提是银行需要具备足够的资本、业务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还需要人才和技术储备。


银行出海并不像其他工商企业那样简单。除了产品和服务,还需要赢得当地居民的信任,这比单纯卖产品要复杂得多。国际性银行在其他国家开展本地业务,通常面临严格的监管和信任问题。


仔细观察国内的外资银行便可知一二。中国有150多家外资银行,但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也不信任,所以它们的规模很小。由此及彼,我们的银行出海国外市场,也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只有少数银行能做到。即便如此,这些银行在海外的业务比重也不会太高,对其整体盈利影响有限。


银行出海是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可以说不是绝大部分中小银行的可选项。即使是个别有出海能力和客户基础的中小银行,也需要对自己的定位、未来形势的判断以及如何度过当前困难进行深思熟虑之后,才考虑是否出海。“出海”这件事, 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都需要三思而后行。



节流的必要与代价

不得不说,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银行业开源难度很大。市场环境复杂、监管要求严格,开辟新收入来源障碍重重。在无法开源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节流解决问题,银行也不得不压缩成本。


而为了有效控制成本,银行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控制负债成本和削减各项开支。但“节流”会带来外部效应。比如,银行可能会减少数字化转型等的科技投入和人员招聘,影响银行服务能力、竞争能力的提升。同时,银行还可能削减网点成本,但这会影响服务质量。新产品研发、培训等短期难见效的投入也会减少。尽管资产增长乏力,银行仍需支持实体经济并增加贷款,这无疑会提高不良资产的风险。


所以银行需要努力在支持实体经济和控制不良资产之间找到平衡点。但节流对未来的影响,以及在低息差条件下能坚持多久,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面对“开源”与“节流”两难困境,中小银行可以利用这个转型期,暂时放弃规模扩张冲动,认真寻找经济转型中新的客户群体,制定未来的业务策略,在提升微观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的同时,学会管理宏观风险,强化资产负债经营管理,并围绕这些确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如何从看似无解的难题中寻找出路?


首先,关于银行的角色和功能,需要社会各界有一个准确的认知。银行是一个商业机构,而非无限制的资金来源;保护存款者利益永远是银行第一要务。它不是“钱袋子”——不要把银行看作是大钱库,认为一旦经济有困难,只要在银行这边“割一块肉”即可。


现代经济的运行离不开银行服务的支撑。所有经济活动都依赖于银行账户体系,一旦银行出现问题,整个经济运行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银行的安全运营。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银行的风险会波及整个经济体系。


正因此,我们也需要正确看待最近的“中小银行兼并潮”。从普通存款者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小银行的减少,大型银行的存款可能会增加,而中小银行的存款则会进一步减少。但这并不仅仅是存款流动的问题,而是整个银行业格局的重塑。中小银行会在一两年内迅速减少,市场将逐渐趋于平衡。兼并重组之后,许多原有的村镇银行可能会成为大型银行的支行,这会导致大行的存款和贷款数据显著增加。


虽然中小银行减少,但银行机构的服务能力却可能因此大幅提升。大型银行通过兼并吸收了更多的资源和人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科技投入和金融市场业务的集中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对原有不良资产的妥善处理至关重要。我们需要确保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不是被掩盖,积累成新的风险点。


银行的困境,是时代之变局下的必然挑战。寻找出路,既需要银行自身积极求变,主动适应市场和监管环境的变化,在开源节流之间寻求平衡;也需要社会各界对银行的角色和功能形成更为理性的认知,给予银行更多理解和支持。唯有如此,才能构建起一个更加稳健、高效的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简介

刘晓春

刘晓春先生,曾任浙商银行行长,现为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长,同时兼任上海金融数字化研究中心主任。笔耕不辍,立足自身实践与体会,结合时下热点,围绕宏观管理、金融科技、经营管理和经营理念等话题发表了多篇文章。作品常见于《中国金融》《清华金融评论》等期刊,以及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财新、第一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等主流媒体上。






联系我们

转载事宜及商务合作:Mongoose_Report(添加好友请备注机构及姓名)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点个“在看”不失联

蒙格斯报告
蒙格斯是“獴”的英文音译。獴生性警惕,日常活动中会留下一只充当哨兵,一旦有危险情况,哨兵便发出特殊叫声来提醒同伴。蒙格斯智库的理念与愿景:为学人留存经典;为学问建立路碑;为读者构筑曲径;以拐点观察经济;为大众提供数据;为投资寻找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