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开“新”局!聚烯烃部激活潜力,迈向未来!

企业   2025-02-07 16:44   黑龙江  



在年初的职代会主题报告上,

公司作出

锚定“自立自强”目标,

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

的工作部署,

以科技支撑当前、引领未来。

过去一年,

作为公司重要

科技创新“基地”之一的

聚烯烃部深入贯彻落实

集团公司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紧紧围绕公司

科技创新战略部署,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聚焦新赛道、

培育新动能、

锻造新优势,

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以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打造推动公司

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过去一年,

聚烯烃部累计生产

聚乙烯树脂128.23万吨

其中新材料5.57万吨

新(高效)产品65.72万吨

均超过计划产量

他们首次开发牧草膜专用树脂、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等

7项新产品共1797吨

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进入崭新一年,

【行进2024】系列策划

即将接近尾声,

今天,

让我们将目光对准聚烯烃部,

回首他们是如何

加快布局产业链发展,

一起从中吸取经验、开启新程——






“新”抢市场——产品研发提档加速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企业的生命和灵魂。2024年,公司向“炼化生精材”产业链中高端转型,加快研发新产品,融入新的市场格局。聚烯烃部锚定“专精特新”,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研发生产,作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持续加大新材料的规划布局、科研攻关和产能建设力度,聚力打造功能性合成树脂领域“产品巨人”。


新产品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精细调控参数。


“新产品的生产存在不确定性,对装置整体生产运行有一定的影响”,新产品开发组工艺二级工程师徐浩洋说,“因此我们在生产新产品前,提前对装置流程进行技术改造,为新产品的成功生产创造条件。”在生产长链支化茂金属聚乙烯时,聚烯烃部技术人员充分研究微交联剂的性质,通过多次试验,找到了合适的加剂比例,同时依靠多项技术攻关与稳定生产举措,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新产品研发与新材料生产任务。


前期准备充分,生产组织得当,技术水平过硬,让新产品开发取得丰硕成果:长链支化茂金属聚乙烯填补国内空白;三元共聚茂金属聚乙烯树脂的首次工业化生产,让大庆石化成为中国石油首家采用辛烯参与气相流化床工艺生产聚乙烯的企业。


员工检查聚乙烯产品质量。


好产品能闯入市场,好质量能站稳市场。聚烯烃部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注重加深与目标客户的合作交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快新产品的加工试用和质量提升。今年推出的“新品”长链支化茂金属聚乙烯试生产后,技术人员迅速沟通、抓紧调整,最终产品质量得到客户认可,实现当年开发、当年扩产。





“快”提效能——向下扎根深拓项目



新年伊始,聚烯烃部装置现场处处呈现紧张有序的忙碌景象,尤其是正在开展的锂电池隔膜聚乙烯生产设施优化改造项目,将再次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品的提档升级打好“硬件”基础。


去年以来,聚烯烃部秉承“支撑当前、引领未来”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争分夺秒推动项目快建设、快投产,早建成、早创效,全面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


员工在新增1-辛烯进料系统改造项目中,开展分子筛装填操作。


聚烯烃部以超前布局科研项目孕育高效产品,充分利用聚烯烃生产装置特色,依托集团公司高碳α烯烃、POE等专有技术,创建“基础+高端”聚烯烃特色生产基地,稳步推进“3万吨/年POE生产技术工艺包工程转化与工业试验”项目,巩固和加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他们积极开展“锂电池隔膜聚乙烯生产设施优化改造”“全密度二装置除尘提质改造”“合成树脂产品包装改进升级”等项目论证,提高产品在生产和包装过程的精细化管控,助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系列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和放大,以设备更新和产线改造,助力产品质量提升。


此外,聚烯烃部积极推进安全环保隐患治理项目,完成“高压一装置反应器安全隐患治理”等项目的论证和批复,推进“新建RTO废气处理设施”项目,为加速推进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打造绿色环保企业标杆积蓄力量。




“智”提质效——技术革新自立自强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聚烯烃部紧紧扭住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牛鼻子”,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新进展。


这个部把技术进步作为稳定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紧盯发展需求和技术短板,积极探索原料替代。推进“三剂”国产化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聚烯烃部不断加快国产催化剂试用进程,通过实践提升关键技术本领,2024年完成了导热油、异十二烷、三正己基铝、氟弹性体等“三剂”的国产化替代,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还摆脱了国外技术的束缚与封锁。尤其是与大庆化工研究中心强强联合,应用中石油自产茂金属催化剂取得成功,生产出的产品性能优良,标志着聚烯烃部在此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技术人员针对装置瓶颈问题开展头脑风暴。


不仅如此,在生产涂覆专用树脂19G的工艺中,高压一装置使用1-丁烯代替丙烯作为调整剂,优化产品性能的同时,每年节约成本93.32万元。全密度二装置通过优化聚合反应控制参数和造粒系统下料方式等措施,攻克了造粒系统频繁停车等诸多问题,实现DNDA8320产品大负荷平稳生产。


聚烯烃部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持续实施“揭榜挂帅”“金点子”征集等多元化、可持续的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科技创新,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全年立项攻关20项问题,9个项目完成奋斗目标,线性装置茂金属生产周期创造184天的崭新纪录。


新的一年,

聚烯烃部将继续发力,

锚定“自立自强”目标,

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

努力用“明天的技术”

锻造“后天的产业”,

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决胜“十四五”收官之战努力奋斗。

接下来,

让我们听听公司部门领导

对聚烯烃部的评价,

以及技术骨干和一线员工的

奋斗心声——



辛治溢




  规划和科技信息部副经理

2024年是公司新产品开发硕果累累的一年,聚烯烃部作为新产品开发的重要单位,凭借深度科研攻关与精准市场导向,积极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新产品研发、技术革新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面对各地炼化企业开工投产、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的严峻挑战,聚烯烃部全力推进新产品开发工作纵深发展。他们聚焦市场前沿,收集整合行业发展信息,明确新产品开发方向,通过与客户建立深度合作,了解客户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需求。他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不同应用领域产品精准开发,“产销研”紧密协同,环环相扣,并且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大力推进高端产业布局,配合完成POE生产成套技术开发和乙烯/1-辛烯共聚聚乙烯生产技术工业试验,有力推动了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应用转化。

一年来,聚烯烃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发展路径清晰而坚定,希望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聚烯烃部继续落实科技创新举措,实现技术进步与产品升级,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徐浩洋




聚烯烃部新产品开发组二级工程师

2024年,聚烯烃部本着“通用产品王牌化、特色产品高端化”的理念,大力推进产品研发和质量提升。这一年,管理技术团队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客户”,聚焦前沿新材料,深度开展市场调研,积极寻找目标客户和目标产品,形成新产品专属化、定制化开发,让新产品更贴合市场需求,开辟了“新赛道”,增加了“创效点”。我们强化“产、销、研、用”一体化协同,新产品试生产后,第一时间联系下游客户开展应用试验,收集客户反馈意见,加快产品优化改进,抓住客户需求的关键“窗口期”,提高客户黏性。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我们落实“算赢再干”要求,针对每个项目科学制定计划,设定负责人和进度节点,定期统筹推进会,全过程监督管理,各环节步步确认,保证重点项目高质量完成。我们还建立和完善了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对在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设中表现突出、积极作为的员工进行嘉奖,激发员工创新“源动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王洪波




聚烯烃部全密度聚乙烯联合装置区班长

过去的一年,我所在的线性聚乙烯装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首次开发生产新产品5个,试用的中石油自有茂金属催化剂取得成功,而且茂金属生产创造长周期运行新纪录。成绩来之不易,就拿我们一线班组来说,不仅要保证日常生产,也要积极参与新产品研发,还投身新建辛烯精制系统项目,虽然很辛苦,但能增强本领、创造业绩,就感到很欣慰。

2024年生产的几项新产品,工艺跟从前区别较大,班组秉持“精耕细作”理念,提前开展专项培训,生产过程中选派经验丰富的员工,精细调整参数,严格开展巡检,确保试生产过程稳定。

公司发展稳定向好,线性装置也在不断更新升级,新的知识、方法、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对我们操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班组通过“找茬纠错学流程”等培训活动强化员工技能,也激励大家踊跃投身创新创效,在生产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文:史艳红

编辑:孙艾平

校对:金 潇

责编:魏琳琳

审核:何剑镔

部分信息来自:公司规划和科技信息部


原创声明:版权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获取全文)


大庆石化新媒体矩阵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

微博

我们传达企业声音,

我们传播主流价值,

我们传承经典文化,

我们传递能量温暖。


锚定“自立自强”目标,

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

大庆石化
发布企业新闻,传播文化知识,为员工提供交流、互动、学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