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大庆石化青年登上《中国共青团》杂志——

企业   2025-01-12 08:00   黑龙江  


近日,

《中国共青团》杂志

【中国石油专刊】

刊发了大庆石化公司团委

署名文章

《朱泓宇:“青”力谱写新篇章》。


《中国共青团》杂志“中国石油专刊”封面。


文章聚焦了公司先进青年代表

朱泓宇的成长历程,

讲述他是如何脚踏实地,

一步步从职场新人成长为

聚烯烃部生产创新创效的

青年先锋。

朱泓宇的成长轨迹

深刻反映了公司团委对于

青年人才培养的

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

近年来,

公司团委为青年员工精心设计和

搭建了广阔的成长平台,

助力青年不断突破自我,

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双赢”。


文章版面截图。


接下来,

我们一同阅读全文——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青年是企业创新的主力军。生逢其时,肩负重担,越来越多的石油青年扎根热土,争当创新创效先锋。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庆人,来自大庆石化公司的朱泓宇,将满腔赤诚与热情奉献给家乡,用智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朱泓宇是大庆石化公司聚烯烃部低压聚乙烯装置区三级工程师,由于业务能力出色,行业内有很多厂家向他抛出了橄榄枝。2024年,有家上海企业出5倍的年薪“挖”他,却被他一口回绝:“大庆石化是我的家,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让家变得更好,怎么会舍得离开。”


以“心”为本 

弘扬优良传统 



朱泓宇入职大庆石化的那一天,他的外公,一位搞科研的老会战,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笔记都传给了朱泓宇,并嘱咐他:“我一生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奉献在大庆,你以后也要为家乡、为企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入厂培训结束后,朱泓宇被分配到了聚烯烃部低压聚乙烯装置区。低压聚乙烯装置流程长、设备多、生产线多、工作量大,工艺最复杂、最艰苦,但此套装置又具备能够大量“吃配”乙烯的能力,因此,这里被朱泓宇当成了完成外公嘱托的“最佳试练场”。


朱泓宇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当时,朱泓宇是装置区的聚合外操,这个岗位是装置区最辛苦繁杂的。但很快,同事们就发现,这个新来的朱泓宇“有两下子”。聚合岗位流程长,光流程图就有300多页,一般员工要大半年才能掌握,朱泓宇只用了两个月,就在现场游刃有余,像个老师傅。提到学习方法,朱泓宇有些得意:“我把大流程分解成小单元,先找到关联点,再记住物料流向,这样学起来特别快。”创新学习方法,让朱泓宇尝到了甜头,也让装置区看到了新的培训途径。如今,这种方法已成为装置区培训的标准流程。

“脑子灵、干活卖力、学东西快”是师傅对朱泓宇的评价。“干活卖力气,老师傅有活儿就愿意带着我,干得多,学得自然就多。”朱鸿宇笑着说,“当然,想学得快还得爱琢磨,就拿《应知应会》来说,背题的时候得琢磨故障起因、解决方法,除了标准答案,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实在想不明白,得赶紧拉着技术员问。”几个月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顶岗考试。


用“辛”攻坚 

破解生产难题 



2018年,朱泓宇刚转岗成为技术员,装置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老线乙烯压水器水线只有手指粗细,气温低时,极易冻凝,装置区想了许多办法,效果都不太理想。大年三十那天,朱泓宇值班,管线又冻了,朱泓宇带着班组员工冒着严寒处理了一夜,打着哆嗦的朱泓宇咬着牙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再也不让兄弟们遭这个罪了!”

经过几天琢磨,凭借对装置流程的熟悉,朱泓宇在一条凝结线上找到了一个甩头,接根线就可以提高暖气温度,可甩头废弃了多年,已完全堵住,朱泓宇拿了根“八号线”捅了3个小时硬是疏通开了。从那以后,这些设备再也没冻过。

“辛苦肯定是辛苦,但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那种成就感让人上瘾。”很快,朱泓宇又找到了创新创效的方向。


朱泓宇检查控制阀行程。


装置区的主力产品由于其特性,每次切换牌号都需要迅速、大幅上调工艺参数,停车切换工艺包。“切换一次,装置15个小时不能生产,设备还全开着,耗能不说,对乙烯吃配也不利。”朱泓宇有些心疼,而这样的切换一年至少要30次。

切换产品牌号,其实就是迅速改变产品的熔融指数,怎么才能更迅速一点呢?下班路上,一个急刹车给了朱泓宇灵感——假如想以80迈的速度前进,正常是从0慢慢踩到80迈,但从120迈踩刹车、收油,一瞬就能达到80迈,可以省出不少时间。“道理是一样的,我把指数先冲起来,再踩刹车,让它降到我需要的指数。”经过反复摸索,朱泓宇最终实现在线切换产品牌号,以往需要停车15小时的操作,现在不到5小时就可以完成调节,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这一方法的成功应用,当年便为大庆石化增效4300万元。

大平稳出大效益。朱泓宇每天“泡”在现场,用辛勤的付出坚守“能源报国”的初心。2020年,他负责的装置C线开出了506天的全国纪录,A线、B线也刷新了装置运行长周期纪录,为企业创效打下基础。


向“新”而行 

研发高端产品 



如今,精细化工是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向“炼化生精材”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研发高端新产品势在必行。

作为负责研发试验生产环节的主要成员,摆在朱泓宇眼前的“考卷”并不容易:新产品生产难度极大,没有企业能提供工艺参考,想让产品达标,只能靠自己摸索。一个指数分析要8小时,至少需要两次数据,才能判断产品的熔融指数趋势,更难的是,每次得到的“最新数据”其实已经“过期”8小时,想成功生产,必须先成功预判。“这就相当于要在黑暗中,击中8小时之后经过的靶子。”朱泓宇介绍道,“我们是生产装置,开一天就是100多吨产品,没有失误的空间。”

研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时,装置反应控制难度极大,聚合温度变化要控制在0.1摄氏度之内,生产条件十分苛刻。在试生产阶段,朱泓宇在装置旁守了3天,精心监控、细致调整,最终产品粘均分子量达到60万,成功实现试产。2022年,大庆石化聚乙烯树脂产品正式开启“超高分子量”时代,公司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挑战极限。不久后,粘均分子量100万、150万的产品相继面世,朱泓宇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朱泓宇检查产品质量。


近几年,聚乙烯产品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朱泓宇把注意力放到了更多新产品开发上,他参与研发的B型氯化聚乙烯专用树脂一举实现了进口替代,填补了中石油产品空白;两种新型环保材料可用于加工制作橡胶产品,且具有比橡胶更优良的耐寒、耐老化、耐油、阻燃等性能,受到下游厂商的欢迎。

在大庆石化公司2024年提质增效工作会上,聚烯烃部因增产高效氯化聚乙烯产品受到公司表彰。朱泓宇笑着说:“希望未来能通过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为国家贡献更多力量。”

素材来源:公司团委
图片:刘彦峰
实习编辑:金 潇
校对:魏琳琳
责编:孙艾平
审核:何剑镔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获取全文)


大庆石化新媒体矩阵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

微博

我们传达企业声音,

我们传播主流价值,

我们传承经典文化,

我们传递能量温暖。


向朱泓宇学习!

大庆石化
发布企业新闻,传播文化知识,为员工提供交流、互动、学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