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迷宫——-以西藏的考古材料为中心看迷宫的起源与传播

文化   2025-01-10 10:18   浙江  


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由四川大学与西藏自治区文管会联合对西藏阿里地区的皮央·东嘎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与发掘,其中发掘的一处列石遗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皮央·东嘎遗址区的东部,坐落着一处称作格林塘的墓群,其地理坐标为东经31”41’,北纬79”48’,海拔4050米。该墓群清理出墓葬10座、殉马坑一座,还有一处列石遗迹,即我们要讨论的迷宫遗迹:

 

列石遗迹。位于墓地的北部。用砾石在地面摆成,平面略呈方形,每一条砾石带由两排小石块并排组成,宽0.12-0.2米。整个遗迹全长6.7米、宽4.3米,形似“迷宫”,起于中部,向外廻旋折绕而成。周围没有发现其他遗迹现象,推测可能系与墓地祭祀有关。此类列石遗迹在西藏尚属首例,其含义尚待进一步考证”。

该墓葬发掘者之一霍巍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也将该遗迹称作“迷宫”。不过我们可以看出,皮央·东嘎报告和霍巍文章将其称为“迷宫”,只是一种修辞或形容词之类的泛称;我们认为这种遗迹也是迷宫,但我们是特指,即英文中的labyrinth(迷宫)。

 

 西藏阿里皮央·东嘎遗址格林塘墓地出土的迷宫遗迹 

一  分类   



英文“labyrinth”译成汉语为“迷宫”。该词来自希腊语“labyrinthos”,用于描述任何类似迷宫的复杂建筑结构或图案。英语“迷宫”作为专有名词,有三个义项或所指:1)文学中出现的迷宫一词,往往与建筑相关,特别是与结构复杂的建筑有关;2)作为一种游戏、舞步、军事阵型等运动类型;3)作为平面图案。

 

根据古希腊神话,迷宫由代达洛斯(Daedalus )为克诺索斯(Knossos)的国王米诺斯设计出来用于囚禁人身牛首怪物弥诺陶(Minotaur)的建筑。作为建筑群的迷宫,早在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逻辑讨论中就谈及迷宫;希罗多德(公元前5世纪)在其著作《历史》第二卷中写到在鳄鱼之城(City of Crocodiles) 附近的埃及建筑群时,也谈到迷宫。


1900年,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伊文思在希腊克里特岛的一处宫殿遗址进行了发掘,他认为这个宫殿遗址就是由代达洛斯为克诺索斯的国王米诺斯设计出来用于囚禁人身牛首怪物弥诺陶的迷宫建筑,故将该考古学文化用传说中的国王米诺斯的名字命名,称作"米诺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或称为"克里特文明"(Cretan civilization)。克里特文明出现于公元前1900年,后来被迈锡尼文明所代替。伊文思关于克诺索斯迷宫的推论为后来在该遗址出土的公元前1400年的泥板文书,亦即线性文字B的记载所证实,泥板文书写道:“一罐蜂蜜献给诸神,一罐蜂蜜献给‘迷宫女主人’(the Mistress of the Labyrinth)”。学者们认为这个“迷宫女主人”,就是指米诺斯国王的女儿阿里阿德涅(Ariadne)。

 

 伊文思发掘的克诺索斯迷宫遗址平面图


迷宫的第二种释义是为跳舞者在平面上设计出来的舞步运动指示,亦可称舞台或舞面。根据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也就是代达洛斯为阿里阿德涅精心设计的舞面(dance surface),即在路面上嵌以大理石作为标志,从而使排成队的舞者可以沿着迷宫线路循序行进,这个舞面亦即迷宫。《伊利亚德》第十八卷“阿喀琉斯之盾”(Achilles’ shield)中使用“labyrinth dance”一词:

 

还有一个舞场,由匠神精心铸制。

就像代达洛斯在广阔的克诺索斯城,

为发辫秀美的阿里阿德涅建造的那个舞场一样。

舞场上,飞旋着年轻的英俊小伙儿

和美丽的姑娘们,他们手拉着手,愉快地跳着。

姑娘们穿着亚麻得纱裙,小伙子们穿着

精心织成的短衫,闪动着橄榄油的微光。

姑娘们头上戴着美丽的花环,小伙子们佩着

金制的利剑,悬在银制的带子上。

年轻人们有的迈着轻盈的脚步,跳着

轻松的圆圈舞,如同一位熟练的陶工,

用手轻推转轮,看是否正常运作。

有的穿插跑跳,站成不同的队列。

围观的人们注视着场内,开怀大笑。

跳舞的人群中夹有两位技艺高超的

杂技演员,他们接着音乐的节拍,

不停地翻跳、腾跃。


在中世纪以后,农村乡间一些带有庆典性质的集体舞往往就在绘制以迷宫图案的空间举行,最著名的就是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中提到的集体舞。第二种作为运动类型的迷宫除了游戏、舞步之外,还被认为是一种用于阵型、训练或策略等一类的军事布阵法,也就是中国兵法中所谓的迷魂阵之类的,后面我们在谈及印度史诗神话《摩诃婆罗多》时,对此再做详细讨论。


 叙利亚台尔·里法特史前城堡遗址出土的罗马时期的绘有克里特类型迷宫图的陶片


第三类是我们要在这里重点讨论的平面迷宫图案。从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的来看,仅发现于欧洲、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地区以及美国的西北部。我们很难确定平面迷宫图案何时传入欧洲以及其东的高加索地区,但印度那些迷宫图无疑是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公元前327-325年)从地中海传播到印度的。正是从印度,迷宫图又传到爪哇、苏门塔拉,最后实现了超太平洋传播到达北美。


根据大多数学者的看法,作为平面的迷宫图案,或者称作迷宫图,可以根据形状和行进路线设计的不同分作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好几条路,即复线(multicursal),但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往中心,而其它的路都是死胡同,此称作古典迷津(maze),或称克里特迷宫(Cretan Labyrinth),通常为七重,从一侧开口,开口处一般有十字;另一种是从外围只有一条路(unicursal),迂曲通往中心,没有开口处,称之为中世纪的蜿蜒型(meander)。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第一种,即克里特类型的迷宫图。


迷宫图除了在平面上绘制外,还可以用石块在地上镶嵌出来,德国迷宫研究者科恩对其进行了专门的分类,称之为“特洛伊城”(Troy Town),西藏日土发现的便属于这种“特洛伊城”。“特洛伊城”一般在北欧,特别是斯堪德纳维亚地区比较流行,印度也有少量的分布。与西藏的方形不同,北欧和印度形状为圆形,多为单线涡形前进路线,也就是说从入口进去后一直走下去便可抵达中心,没有断头路,且圈数较多。北欧这种“特洛伊城”一般用拳头和脑袋之间大小的石块在地面上镶嵌构成,直径一般在7-18米之间。在瑞典南部,有20个特洛伊城是与墓葬一起发现的。这些墓葬大部分不能确认年代,但有一部分被瑞典学者克拉夫特(John Kraft)确认为属于青铜时代的墓葬。但后来学者们通过地图地衣(Rhizocarpon geographicum)测年,发现斯堪德纳维亚的特洛伊城年代仅在公元1450-1850之间。瑞典学者斯爵伯(Rabbe Sjöberg)在1987-1990几年间对瑞典北部海岸线的44例特洛伊城做了详细调查和测年,发现这些特洛伊城最早的13世纪末开始,一直持续到当代。其中大部分是16-17世纪建造。由于这些特洛伊城建造在海岸,尤其是港口附近,所以推测应该是渔猎经济的人们所为。斯堪德纳维亚的这些特洛伊城无一例是方形,皆为圆形,且圈数大多在10圈以上,印度亦然。 

二  起源   



从语源学上来看,迷宫一词与米诺斯语(Minoan)“labrys”有关,意思是“双斧”,是克里特女神米诺斯母亲的象征。鉴于世界其它地区克里特类型的迷宫图案时代都晚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特别是克里特岛地区,所以学者们都普遍认为世界上克里特类型的迷宫图案都是源自克里特岛,都是由克里特岛传播而来。有些学者甚至将其起源时间和地点明确界定在公元前第四世纪克里特岛,而后来西班牙、爱尔兰、英格兰等地的迷宫图最初是由迈锡尼文明的开拓者从克里特岛传播过去的。

 

 涅斯托耳宫殿遗址出土的迈锡尼文化的泥版绘图(上)与照片(下),泥版一面为为线性文字B,另一面为迷宫图案


不过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克里特类型迷宫图虽然不仅仅发现于克里特岛,但主要还是发现于以爱琴海地区为中心的沿海地区;时代虽然个别可以早到公元前一千多年,但真正普遍流行,则为公元前5-3世纪。我们这里列举几例有明确纪年的克里特类型迷宫图。

 

1960年在叙利亚阿勒波(Aleppo)附近的台尔·里法特(Tel Riffat)史前城堡遗址出土一枚陶片,其上用黑色绘制着迷宫图案。该城堡毁于公元前1200年“海上民族”(Sea People)的入侵。该陶片出土于该遗址的第3文化层,即迈锡尼文化层,其时代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但后来却又认为出土地层混了,应该是罗马时期的陶碗。


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美塞尼亚(Messenia)的皮罗思(Pylos)地区的涅斯托耳王的宫殿遗址(the Palace of Nestor)出土一枚迈锡尼文化的印有线性文字B的泥版,时代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泥版一面为迷宫图案,另一面为线性文字B,内容列举十个人名,以及与他们相关的山羊(带来祭献或带走)的数量。同样,公元前1200年“海上民族”入侵后将该宫殿付之一炬。关于涅斯托耳王,荷马史诗《伊利亚德》中有记载,说他帮着斯巴达王美内劳斯(Menelaos)攻陷了特洛伊,故该泥版的在时代可以确定在c. 1250BCE。


意大利特拉格里艾特拉(Tragliatella)发现的伊特鲁里亚人(Etruscan)陶罐上迷宫图案,时代为公元前六世纪。画面是一个持枪执盾的武装军士从一个写着“特洛伊”的迷宫中逃出来,“TRVIA”特洛伊几个字刻在迷宫的最外圈。也正是因为这个考古学材料,人们把迷宫和特洛伊防卫设施或军事布阵联系在一起。

 

 意大利特拉格里艾特拉发现的刻有迷宫图案的伊特鲁里亚人陶罐。注意迷宫图最外圈写着“TRVIA”( 伊特鲁里亚语,意即“特洛伊”)几个字


 剑桥的麦克林收藏的500-431BCE的克诺索斯银币正面(a),戴着牛面具的克诺索斯舞者,舞者半跪姿态,头上带着牛面具,手里执一长杆,与反面(b),印制着四方联型的迷宫图案;希腊卡里波利斯出土的一枚带有迷宫图案的泥质印章


在剑桥的麦克林收藏(McClean Collection)中,有一枚时代在公元前500-431的克诺索斯银币(Knossian stater)。银币的一面铸制着戴着牛面具的克诺索斯舞者,舞者半跪姿态,头上带着牛面具,手里执一长杆。银币的外圈写着“knomso”,意即Knossos(克诺索斯)或米诺陶(Minotaur);银币的另一面,印制着四方联型的迷宫图案。与此相关的是1978年在希腊卡里波利斯(Callipolis)出土的一枚带有迷宫图案的泥质印章(clay impression of seals),时代为公元前279。该泥质印章上的图案就是典型的克里特迷宫,而且在迷宫的上方,写着“Knosion”(克诺索斯)一词,与前面我们谈及的克诺索斯银币上的图案与文字如出一辙。


大约公元前5-3世纪,克里特类型的迷宫开始出现在银币上,一面为迷宫图案,另一面为米诺陶形象。开始时迷宫图以方形为主,虽然后来也出现了圆形,但方形的迷宫图案自始至终都很流行。

 

 古希腊银币。a、b、c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31-350年;d的时代在公元前190-100


a、b 为克诺索斯出土的公元前500-431年的银币。为克诺索斯出土的公元前500-431年的银币。c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31-350年,早期银币上的迷宫图,一般圈数较少,只有3-5圈。d是印有7圈圆形迷宫图的银币,时代在公元前190-100年间。

 

除了克诺索斯银币之外,这种克诺索斯舞者和各种廻旋式的四方联迷宫图案的形象还普遍见诸古希腊陶瓶之上。有些学者认为所谓“特洛伊游戏”实际上就是“克诺索斯舞蹈”。在雅典出土的古希腊提水罐(hydria)的肩部,有的绘以三个奔跑的米诺陶形象,头上戴着牛头面具,身上装饰着牛尾巴,双手攥着石块作奔跑状。在许多描述提修斯(Theseus)杀死米诺陶与战斗场景中,米诺陶就是通过扔石头来还击提修斯的。


我们在这里举证这些材料就是为了说明“迷宫”(labyrinth)、“克诺索斯”(Knossos)、“弥诺陶”(Minotaur)、以及“特洛伊(游戏)”(Troy)这几个词之间可以互相指代的。换句话说在迷宫图和牛首人身的舞者或武士之间,亦可相互指代,所以迷宫图有时也被称作“特洛伊游戏”(the Game of Troy)。据说特洛伊游戏是在阿咯琉斯死亡周年纪念日时表演的项目。


罗马历史学家西乌斯·迪奥·科克亚努斯(Dio Cassiua Cocceianus)在他的《罗马史》(Roman History)中提到,作为葬礼的一部分,特洛伊游戏在德鲁希拉(Julia Drusilla,古罗马帝国开国皇帝屋大维的孙女)的墓前表演;《罗马史》中也描述了特洛伊骑手在为卢修斯.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奥古斯都(Lucius Septimius Severus,死于公元211年)火葬的柴堆周围表演的情况。所以在意大利的梵尔·卡莫尼卡山谷(Val Camonica) 发现的第四阶段(Period IV)的岩画迷宫图案,总是和手持武器的武士形象一起出现。意大利著名史前学家阿纳蒂(Emmenual Anati)认为这种手执长矛和长剑的武士形象的时代在公元前7-5世纪。

 

 雅典出土的古希腊提水罐,肩部绘有三个奔跑的米诺陶形象,头上戴着牛头面具,身上装饰着牛尾巴,一手握着一块石块。公元前6世纪


 意大利的梵尔·卡莫尼卡山谷发现的公元前7-5世纪与武士相关的迷宫图案岩画


到了罗马时期,迷宫与弥诺陶之间的关系成为家喻户晓的事。罗马的壁画、陶器、金币等上面都绘制着迷宫与弥诺陶,以及提修斯在迷宫杀死弥诺陶的图案,甚至人行道路面上也铺着同样图案的马赛克。譬如在庞培古城的一堵废墟墙上绘制着方形迷宫图,其上用拉丁文写着“LABYRINTHUS HIC HABITAT MINOTAURUS”,意思是:迷宫, 这里住着弥诺陶。其时代当在公元前后,因为庞培古城与于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的喷发。

 

 庞培遗址出土的迷宫图,迷宫周围拉丁文意思是:“迷宫, 这里住着弥诺陶”。其年代在公元前后


通过以上的考古学材料我们看到除了涅斯托耳宫殿遗址出土的迈锡尼文化泥版上的迷宫图年代在公元前1200外,其它都在公元前6世纪以后,在地中海地区比较集中出现或流行的时间应该在4世纪以后,而其他地区如北欧、英格兰、俄罗斯(乌拉尔山以东)等地则出现的时代应该更晚;其起源地区也确定在以克里特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关于迷宫图案的文化象征与意义比较复杂,而且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我们不准备逐一加以分析和讨论,但其与武士相关的游戏(game)说和与特洛伊、葬礼相关的文化关联对我们下面讨论传播路线及其方式时很有意义,我们会在后面再来涉及这个问题。

 

三  传播   



从整个世界的范围来看,这种克里特类型的迷宫图案的分布地区不是很广泛,除地中海沿岸外,主要分布在欧洲,特别是北欧以及英伦三岛;北美亚利桑那等地也有零星发现。欧洲和美洲的我们只是提一下,我们主要来关注一下亚洲地区的迷宫图,亚洲地区主要集中在印度,此外在东南亚如苏门答腊等地也有个别发现。

 

检索一下考古资料,发现印度早期的迷宫图案主要都是以岩画的形式出现,且基本上都是克里特类型,虽然数量不多,但较为典型:


在印度的果阿邦的乌斯卡莫里尔(Usgalimol),果阿邦的迷宫时代根据制作沟槽的深度和宽度(宽2cm,深1.5cm),被认为是1500-800 BC的作品,而且作者认为这是“chakravyuha”,即梵文“迷宫”;


比哈尔邦(Bihar)南部拉杰巴尔(Rajbar)森林的迷宫岩画,刻凿在花岗岩上;


阿萨姆邦的泰杰普尔(Tejpur)也发现迷宫岩画;


印度南部安得拉邦( Andhra Pradesh)靠近海岸线普拉卡萨姆地区(Prakasam)奈都帕里(Naidupalli)村落附近的迷宫图岩画,调查者并未意识到这是迷宫图,而仅称其为“符号”(symbol),认为它们应该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


在泰米尔纳都邦的尼尔吉里山脉(Nilgiri Mountains)的科塔村(Kota)发现一幅克里特迷宫图,七圈,一侧开口。迷宫图刻花岗岩巨石上,根据倒塌的几块巨石来看,这里原来应该是一座石棚建筑(dolmen)。


在印度,石棚属于公元前1000年纪的巨石时代(Megalithic),所以该迷宫图的年代被认为在公元前1000年纪,但确切年代,殊难确定。此外还有一些用红色矿物质颜料绘制的迷宫岩画,如中央邦瓜里尔(Gwalior) 卡莉女神庙(the Goddess Kali) 附近有一处用赭石绘制的克里特类型迷宫岩画,据认为这幅岩画的时代在公元前250年左右。

 

 黄色区域为马其顿帝国版图,也就是公元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东征所到达过的地区。红色点为克里特迷宫图起源的地方,蓝色点为克里特迷宫图随着亚历山大东征传播的地点:

a. 意大利特拉格里艾特拉发现的刻有迷宫图案的伊特鲁里亚人陶罐公元前190-100年古希腊银币;b,c. 克诺索斯遗址出土的公元前400年的银币;d. 克诺索斯遗址出土的公元前12000年的泥版;e. 叙利亚台尔·里法特史前城堡遗址出土的罗马时期的绘有克里特类型迷宫图的陶片;f. 中央邦发现的用赭石绘制的迷宫图案;g. 安得拉邦奈都帕里村发现的迷宫图岩画;h.泰米尔纳都邦尼尔吉里山脉的迷宫图;i. 比哈尔邦南部拉杰巴尔森林地带的迷宫图;j. 果阿邦乌斯卡莫里尔的迷宫图岩画;k. 阿萨姆邦的泰杰普尔迷宫岩画;l. 克什米尔地区拉达克岩画;m. 西藏阿里地区发现的格林塘迷宫列石;n. 青海玉树发现的迷宫岩画。


除上述的早期的迷宫图案外,还有一些历史时期的晚期迷宫图案,譬如在拉贾斯坦邦发现的17世纪密宗的迷宫图案。这种密宗迷宫图案虽然与梵文一起作为佛教的曼陀罗图形而出现,并且在文化象征上也已发生变化,但我们可以看到仍然保留了早期典型的克里特迷宫类型的形状特征,即七层、复线、一侧开口、中间有十字架形状的符号。

 

如果说迈锡尼文明将克里特或地中海的迷宫图案及其文化观念传播到了欧洲地区,那么亚洲的迷宫图案及其文化观念则无疑是由公元前327-325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印度时带来的,因为除欧洲外,印度是一个迷宫图案发现最为较集中地区;而且上面这些材料向我们展示,从早期公元前4世纪一直到当代,迷宫图案在印度均有发现。


我们这里需要着重提及的是印度与中国边境拉达克地区发现的迷宫岩画,因为这应该涉及到中国西藏迷宫列石的来源以及传播路线问题。


拉达克最早的居民是雅利安人,这些早期居民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便有所记载。大约公元一世纪,拉达克成为贵霜帝国的一部分。7世纪的时候玄奘也经过并记录的这个地区。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中央邦、拉贾斯坦邦出土的17世纪密宗(Tantric buddhists)经书上的曼陀罗



拉达克地区这幅迷宫岩画位于印控拉达克的北部的塘则(Tangtse),班公湖的东面,靠近昆仑山口,与西藏阿里接壤。这幅岩画最早由美国人弗兰克于上个世纪20年代便考察过,德国地质学家赫尔姆特·特拉(Helmut de Terra) 和著名意大利藏学家图齐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喜马拉雅考察时也调查过这里的岩画,与这幅迷宫图一起出现在石面上的还有粟特文字。后来法国学者弗哈拉(R.Vohra)还专文介绍和研究过这幅岩画,认为是某部落氏族或个人的象征符号。最近由法国岩画学者布鲁诺(L. Bruneau)和美国人贝勒萨(J. V. Bellezza)又专文进行了报道与研究,他们同意弗哈拉的解释,也认为应该是某部落氏族或个人的象征符号。

 

 拉达克地区塘则发现的克里特类型迷宫岩画,图案两侧勒有粟特文


公元前327-325年,亚历山大东征是到过这里的,不仅在这里与粟特人打过仗,而且还娶了个这里的粟特女人。对于这幅迷宫图案来说,我们认为更有可能是亚历山大东征的直接产物,也就是说这幅迷宫岩画图有可能是整个亚洲地区时代最早的作品。

 

亚历山大在兴都库什山中与粟特人打仗时有一个故事饶有兴味。当时一批粟特人逃到了山中的一个四面绝壁易守难攻的地方,曾经由亚历山大委派做大夏总督而后来背叛他的欧克西亚提斯以及他妻子女儿也在那里。亚历山大率部到达时,发现这座山四面都是悬崖峭壁,根本无法进攻,而那些粟特人和大夏人也早已储备了足够的粮草准备长期死守。亚历山大先跟他们谈判,说投降可允许他们安全返乡。但这些粟特人凭仗天险,有恃无恐,对亚历山大轻蔑地说,找会飞的人来攻打我们吧!结果亚历山大在军中招募了300名善于攀援的死士,用绳索和小铁钩沿着最险要和无人把守的绝壁趁黑夜爬了上去。第二天这些兵士突然出现在粟特和大夏人面前,宛若神兵天降,敌人吓坏了,不战而降。不过屠城成性的亚历山大这次却未开杀戒,代之以温柔的爱情。原来亚历山大看上了欧克西亚提斯美丽的女儿罗克塞妮,并且决定娶她为妻。上行下效,后来部队里居然有一万多军士都在当地娶了亚洲人做妻子。不惟如此,亚历山大还在这里留了很多超期服役的战士以及用于管理的行政人员:

 

“春末,亚历山大命令阿明塔斯带着三千五百骑兵和一万步兵留守巴克特里亚,他自己率部向印度进军。越过帕拉帕米萨斯山(注:即兴都库什山),走了十天,到达亚历山大城。这座城是他第一次讨伐巴克特里亚时在帕拉帕米萨斯地区修建的。原来他委派管理这个城市的总督看起来治理成效不大,他就撤了他的职。从附近地区又召来一些人并叫部队里一些超过服役年龄的人定居城内。”

亚历山大在中亚地区修建了70多座城池,统称“亚历山大城”。城内有希腊式的体育场、希腊式的住宅和浴室、希腊神庙等等,以致于在粟特、大夏、和犍陀罗等地出现了一个希腊化世界。希腊艺术与大夏本地的文化传统结合后,出现了以“希腊化大夏艺术”(Greco-Bactrian Art)或称“希腊化艺术”(Hellenistic Art)。粟特、大夏国以及兴都库什山东部在亚历山大的东征和经营之后,在那里还留下了一支称作卡拉什(Kalash)的希腊人,他们也自认为是亚历山大军队的后裔。而最近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了这种说法,DNA分析表明卡拉什人的遗传中有公元前990-210年期间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基因,这个年代跨度正好覆盖了亚历山大东征的时间。


拉达克的北部的塘则的迷宫岩画不仅毗连着卡拉什人,更重要的是,这幅迷宫图的两侧镌刻着粟特文字。从整个画面的安排来看,迷宫图与粟特文应该是同时期的作品,属于“希腊化大夏艺术”。亚历山大正是翻过兴都库什山,沿着喜马拉雅南麓,进入到印度河流域的。所以我们认为拉达克的北部的塘则的迷宫岩画是印控境内时代最早的迷宫图,或者说就是亚历山大东征的直接产物,后面我们谈及的阿里格林塘列石迷宫图的碳14年代将会证明这个地区的迷宫图案在时代上是亚洲最早的。

 

四  印度岩画的古老性  




就目前的考古学研究来看,除了钱币、陶器以及泥版等考古地层出土的迷宫图案可以确定其年代外,所有的迷宫岩画,无一例可以确认其时代。换句话说所有印控境内早期的迷宫图案,也就是岩画中的迷宫图案,除了考古类型学的比较外,还没有进行过任何直接年代测定。尽管如此,但其古老性(antiquity)却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可以从文献和考古两方面来对其进行确认。


古希腊神话说代达洛斯设计了“labyrinth”(迷宫)用以囚禁弥诺陶;同样,印度史诗神话《摩诃婆罗多》说梵文“chakravyuha”(迷宫)一词由俱卢族的德罗纳(Drona)发明,用于与般度族的争霸战争。


梵文“chakravyuha”由两个词“chakra”(圆形、圜状)和“vyuha”(阵型)组成,梵文“vyūha”意思就是把军队排列成战斗阵型。在《奥义书》(Upanishads)、《摩努·萨密塔》(Manu-samhita,旧译《摩奴法典》)和《摩诃波罗多》中,该词与其它词组合成用以描述各种阵型的词汇,如:shakata-vyūha(车型阵)、garbha-vyūha(子宫形阵)、 suchi-vyūha(针形阵)、ardha-chandra-vyūha(新月形阵)、sarvatobhadra-vyūha(巨形阵)、makara-vyūha(鳄鱼阵)、shyena-vyūha(鹰阵)、Vajra-vyūha (三重阵)、Chakra-vyūha (环形、迷宫阵)、Padma-vyūha(莲花阵)等等。


印度史诗《摩诃波罗多》(Mahabarata,又译《玛哈帕腊达》)意译为"伟大的婆罗多王后裔",描写距今5000年前班度(Pandavas)和俱卢(Kauravas)两族争夺王位而决战于俱卢之野(Battle of Kurukshetra)的故事,从而与《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的两大史诗。一般说法该书写于公元前1500年,但后世又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增甚至翻新的“逐渐膨胀的过程”,所以学者们认为最晚的成书年代在公元4世纪左右,奥地利梵文学者温特尼兹(M. Winternitz)认为《摩柯婆罗多》主要形成年代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后4世纪这800年之间。而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克里特迷宫图案,显然是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后4世纪这800年间扩增进去的内容之一。


在《摩诃婆罗多》中,迷宫(阵)由俱卢族的德罗纳(Drona)发明,后来被般度族的青年英雄激昂(Abhimanyu)所破。Chakravyuh阵型虽然从空中看,所有的机关都毕露无遗,但从地面上所有机关与埋伏都看不见,如同迷魂阵,一旦误入,便无路可逃,只有坐以待毙。《摩诃婆罗多》上说,德罗纳发明的“Chakravyuh”,即迷宫阵,除了发明者以外,只有般度族五兄弟之一阿朱那(Arjuna)懂得如何破阵。激昂在其母亲须跋陀罗(subhadra)的子宫里时,听到他父亲阿朱那给须跋陀罗讲解如何破迷魂阵,所以激昂与生俱来就知道如何破解迷魂阵。“德罗纳排定的阵容开始挺进,犹如中午的太阳发出的灼人的光芒,不可逼视。”“太阳”在这里不仅仅是修辞,说明这个迷魂阵的阵型是圆形的,也就是迷宫状,而且是用战车的布阵的。《摩诃婆罗多》专设“德罗纳篇”(发明迷魂阵的人),其中第三十七章云:

 

“激昂愤怒满腔,显示他源于武艺和勇气的惊人力量。那些顺从的骏马听从车夫的命令,速度快似金翅鸟和风。激昂迅速冲向岩石之子,一面喝道:‘站住!’一面以十支箭射中他。激昂笑着,用这十支箭将岩石之子的车夫、马匹、幡幢、双臂、弓和头颅射落到地上……这时,难降满腔愤怒,像一头嗫嚅开裂的大象向激昂开战,激昂迎战。两个人都是驾驭战车的好手,一左一右,展开搏斗。战车盘旋着,转出美丽的花样。这时,众人擂起了腰鼓、小鼓、铜鼓、吉迦罗鼓、大鼓、半月鼓、恰恰鼓,响声震耳欲聋,中间夹杂着狮子吼,如同海中升起一般……


这个由战车和士兵组成的阵容(Vyuha),以大象为躯体,以国王为头,以马为翼,以四面八方为嘴,猛烈向前飞跃。这个阵容由德罗纳、福身王之子(毗湿摩)以及教师之子(马嘶)、波力迦和慈悯编排。”

《摩诃婆罗多》中的这些经典描写同时也是印度教寺院壁画和石窟重点加以刻画和表现的内容和依据,所有的图形以及人物的刻划,都是根据《摩诃婆罗多》中的描述来进行,譬如柬埔寨的吴哥石窟。


曷萨拉斯布罗寺庙(Hoysalasvara Temple)是印度南部卡纳塔卡邦撒冷(Salem)地区一个著名的印度教寺院,寺院修建于12-13世纪的曷萨拉王朝(The Hoysala Empire 950- 1343EC)的首都。同吴哥石窟一样,曷萨拉斯布罗寺庙也在宫殿的巨石墙壁上镌刻着印度最伟大的史诗之一《摩诃婆罗多》。下图描绘的就是激昂破迷宫阵的场景。这是一个七圈的克里特迷宫图案,但为涡形,而不是像典型克里特迷宫或早期岩画迷宫那样,为一侧开口。


    印度南部卡纳塔卡邦建于公元1120-1150 年的曷萨拉斯布罗寺庙(Hoysalasvara Temple)。这是      一个印度教的寺院,寺院墙壁上根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雕刻着与战争场面相关的迷宫图案。中       间站在车上拉弓引箭的是班度族英雄激昂,他身后的迷宫图是俱卢首领德罗纳发明的“迷魂阵”(迷宫)


通过曷萨拉斯布罗寺庙石刻我们可以看到,《摩诃婆罗多》中的文字描述在转换为图像时,几乎毫不走样。激昂站在战车之上,“用十支箭”射向俱卢人;同样,俱卢人也是“用十支箭”射他。《摩诃婆罗多》说迷宫是由战车组成,与文献记载一样,寺院石刻中的激昂站在战车之上,“占据了迷宫的中心”。占据中心,恰恰是激昂从其父亲阿朱那学到的破解迷宫阵的诀窍。占据中心之时,也就是受困之日,激昂正是受困于他破解迷宫的中心之地,遗憾的是他没有听到阿朱那讲解如何从迷宫脱困逃生的诀窍。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在激昂破解迷宫阵的同时,他也由于无法逃出而死于迷宫阵。所以迷宫作为一种围困敌人的军事阵型,令敌人身陷困境,无处逃脱,坐以待毙。这似乎是克里特迷宫及其故事的翻版,首先弥诺陶受困于迷宫,最后在迷宫死于提修斯之手。


成书于公元4世纪前的《摩诃婆罗多》融汇了有关迷宫图或迷宫阵的内容,足以说明迷宫这一文化因素在印度的古老性;其次,迷宫的融入,也证实了《摩诃婆罗多》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4世纪这800年间的一个“膨胀过程”。此外,《摩诃婆罗多》中关于迷宫的描述,不仅可以佐证迷宫作为军事阵型由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战而传入印度,而且也说明了迷宫传入印度后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与文化象征意义。

 

皮央格林塘的“特洛伊城”是与10余座墓葬一同发现的,“特洛伊城”与墓葬同处一地,应与墓葬相关,为同期遗迹,因为除墓葬(包括一个祭祀坑)和“特洛伊城”外,这个地方再无其它遗址遗迹。根据墓葬的碳14年代测定,格林塘墓群第6号墓棺木(PGM6)碳14年代为距今2725~2170,东嘎第5区第6号墓出土标本(DVLM6)测年数据为距今2370±80年。这个年代与亚历山大沿喜马拉雅南麓侵入印度河谷的年代(公元前325年)是相吻合的,由此可见皮央格林塘的“特洛伊城”在时间上和地理位置上,都符合迷宫图案由亚历山大东征传播而来的特征,同时也应该是亚洲迷宫图案中最早的作品。这个测年不仅对格林塘的“特洛伊城”有意义,即便对全世界的“特洛伊城”和迷宫图案,都具有交叉断代(cross dating)的意义。

 

  结语  



 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更卓地区发现的迷宫岩画的照片(右)与拓片(左)


非常有意义的是今年在玉树州称多县通天河边的更卓地区也发现了一幅迷宫岩画。这幅迷宫图案刻凿在辉绿岩上,迷宫直径约14厘米。虽然中间没有十字符号,但克里特迷宫的其它特征还是很清晰的:一侧开口、七圈。虽然这里已经远离亚历山大东征到过的泛喜马拉雅地区,但仍属青藏高原。地理上的亲缘关系,玉树这幅迷宫岩画与日土格林塘的“特洛伊城”显然有着渊源关系,而两者应该都是亚历山大东征所导致的东西文化交流的产物。


就我们所讨论的迷宫图案来说,那么我国境内是否仅存西藏日土和青海玉树两处遗迹?川陕地区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用以迷惑敌军和操练士卒的俗称八阵图的列石遗迹是否亦与我们这里所讨论的迷宫相关?阿房宫是否亦为希罗多德《历史》中所提及的埃及鳄鱼之城附近的迷宫之属?等等。亚历山大东征在欧亚文化交流史上都是一件大事,随着我国对一路一带考古的日益重视,新材料不断发现,这一事件的历史影响,也将日益彰显。



经典课程: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北大医学部教授:如何活得长、病得晚、老得慢、死得快?

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
东亚巨变500年——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与现代世界的关系

这就是心理学——改变人类心灵探索史的十位大师
梦见坠落、掉牙、被追赶……这10种梦隐藏着你的哪些秘密?

中国方言——一部文化史
欧洲文明史50讲

从《诗经》到《红楼梦》:10位复旦顶尖教授带你读50堂国学经典课


《统一与分裂》之后,葛剑雄又提供了哪种看懂中国史的方法?

葛剑雄:读懂人口,才能读懂中国历史

西方政治史上最重要的 25 本书,都在这里了

社会学看中国:传统与现实

诺奖得主揭晓背后,人类的终极问题是什么?

周濂·西方哲学思想100讲

20世纪思想的启示与毁灭

叙拉古之惑
寂静的学术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