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谨守妻子遗言,拒娶宋美龄,却认她为干妹妹,转身做媒,促成了蒋宋联姻

文化   2025-01-18 21:11   浙江  


谭延闿与宋美龄都是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谭延闿曾经3次督湘,做过国民政府主席和第一任行政院长。他本可以与风华绝代的宋美龄结为连理,走入婚姻的殿堂,断了蒋介石与宋家联姻之路,但却为了妻子临终的一句遗言,使煮熟的鸭子落入了蒋介石的碗中,婚姻的红地毯最后却是为他人铺设。夫妻之情变成了干兄妹关系,“新郎倌”变成了情敌的大媒人,从而与宋美龄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不做夫妻做兄妹
谭延闿(1880——1930),字组安,号畏三,湖南茶陵人,出生于显赫的官宦之家。父亲谭钟麟做过两广总督、吏部尚书等要职,他妻妾众多,除元配陈夫人外,还有颜夫人、李夫人等4位侧室。谭延闯的母亲李夫人是谭钟麟的小老婆,她虽然生有3个儿子,但在封建礼制下,她长期未取得与其夫同桌而食的权利,吃饭时只能站着用餐。他母亲常对他说:“你们兄弟要努力读书,好好做人,将来做番大事业,做过大人物才算是争光争气,那我在谭家虽然吃苦也感到安慰了。”这对年幼的谭延闿刺激很大,吃饭时往往伴母而食,对母亲晨昏定省,十分孝敬,并发誓要勤奋学习,为母争光。13岁时,他就考中了秀才;22岁,他考中举人;24岁在全国统考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中会元;在殿试中,以二甲第三十五名获得进士。
谭延闿少年及第,光耀了谭家门楣,谭钟麟才向全家宣布:“李氏夫人可以入正厅就座用膳。”显然,这是“母以子贵”,谭钟麟才放宽了宗法仪范的尺度,但在谭延闿的心里却留下了重大的阴影。

图|钟麟

谭延闿的结发妻子方榕卿,是江西布政使方汝翼的女儿,两家本为世交,早在1888年,谭延闿8岁之时,方汝翼就曾带着全家人到兰州拜访时任陕甘总督的谭钟麟。谭延闿第一次见到了方榕卿,方榕卿活泼开朗的天性给谭延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895年3月3日,谭延闿与方榕卿在南昌结婚。9月,谭延闿携新婚妻子从长沙经武汉、上海,转乘海船,前往广州与父母一起居住,新婚宴尔的谭延闿夫妇在两广总督衙门,尽情享受着新婚的甜蜜。
方夫人貌美如花、温柔贤德,孝敬公婆、体贴丈夫,使谭延闿得以奋力功名,专心事业。28岁时,谭延闿就被推荐为湖南省谘议局议长,31岁时就当上了湖南省都督。
民国建立后,谭延闿嘱咐妻子,侍奉母亲李老夫人颐养沪滨,教育孩子专心读书。谭延间与方夫人共生育子女6人,他们依次是:女儿谭淑、儿子谭翊(伯羽)、女儿谭静(未满10岁死亡)、女儿谭祥,儿子谭弼(季甫)、女儿谭韵。
由于谭延闿跻身政坛,无暇照顾子女,抚育子女的重任就落在了温良贤淑的方夫人身上。她与丈夫聚少离多,但是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不管是丈夫高居政坛,还是被逐下野,她都一如既往地站在丈夫一边,以一个女人特有的温柔去抚慰丈夫的心灵,毫无怨言地尽一个做妻子的本分。他们相处得最多的时间是在谭延闿第一次督湘失败以后,谭延闿在上海家中,与妻子相濡以沫,自己练字,妻子磨墨,相敬如宾,恩爱无限,尽情地享受着天伦之乐,以诗文宽慰自己的政坛失意。
1916年,谭母李夫人病重,谭延闿刚刚获得第二次督湘的机会,方夫人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前程,没有把这一消息告诉远在长沙的谭延闿,她自己亲侍汤药,衣不解带地昼夜守在婆婆的病床前,极尽做儿媳的孝心。但是,她回天无力,婆婆还是因病重不治而死,她只好把这一不幸的消息告诉自己的丈夫。
谭延闿亲往上海奔丧,并将母亲的灵柩归葬长沙。
1918年6月,谭延闿的妻子身染重病。此时,谭延闿正做着第三次督湘的准备,正在湘南集结力量,准备驱逐湖南督军张继尧,将北洋军阀赶出湖南。为了不分散丈夫的精力,方夫人要自己的家人不要把她生病的消息告诉自己的丈夫。不久,方夫人在上海病逝。家人考虑到谭延闿公务在身,迟迟不敢向他汇报,直到这年冬天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方夫人临死之前,曾托人转告谭延闿,希望他不要再娶第二个夫人,好好地养育他们的子女。
谭延闿在零陵军中听到年仅38岁的妻子先他而去,悲痛欲绝,发誓要谨遵妻子遗言,终身不再续娶。为了表示对方夫人的深切怀念,一向注重美食佳肴的谭延闿竟在军中吃了100天的素菜,不沾任何肉食,以示哀悼。
1920年,谭延闿因受赵恒惕的逼迫,第三次督湘失败,离湘之前,他得知夫人的灵柩正由人护送从上海经水路回湘安葬,请求赵恒惕允许他暂缓几日离湘,以便料理完夫人的丧事,但未得到赵恒惕的同意。
当谭延闿乘坐的轮船在城陵矶附近与运送方氏灵柩的轮船相遇时,谭的秘书吕芯筹害怕谭延闿触景伤情,只自己借故前往祭奠了一番,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谭延闿。
谭延闿后来每想到这件事,都会悲从中来,常自叹“相逢不相见,存殁两难安”。因此,谭延闿在每年的3月3日,即他与方夫人的结婚纪念日,都要作一首诗来纪念她,并亲写悼亡诸作,编成悼亡集,以示对妻子永不忘却的思念。
谭延闿被逐出湖南后,赋闲上海,极度的无聊和失意,使他反躬自省,检讨自己3次督湘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只有投奔孙中山,才有革命的前途。在孙中山危难之际,谭延闿率领湘军全力扶持,在石龙、石滩前线,与叛军陈炯明展开血战,使孙大为感激。孙中山对谭延闿信任有加,先后任命他为广州陆海军大元帅府内政部长、建设部长等要职。
谭延闿妻子死时,他只有40岁,正是一个人精力旺盛、情感最丰富的时期,但他谨守妻子的遗言,一直过着独居生活,既不寻花问柳,也不续娶继室,诺大的简园看不到女主人的身影。
当时宋美龄已从美国留学归国,孙中山有意将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宋家也很满意。谭延闿进退两难,既怕辜负了孙中山的好意得罪了宋家,又想到自己曾发誓不再续弦纳妾。现在,如果娶了宋美龄为妻,怎么对得起自己死去的夫人?何况宋美龄貌美如花,英气勃发,受过良好的西式教育,是风华绝代的奇女子,活泼浪漫,充满青春的气息。如果让她嫁给自己这样一个生性古板、文人气十足的中年人做继室,岂不委屈了这个如花似玉、生性活泼的宋三小姐,耽误了她大好的前程?虽然她像熟透的苹果一样秀色可餐,令人爱不释手,但谭延闿一想到自己的母亲曾经受过的委屈,心里就痛苦不已,他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让宋三小姐重走母亲的老路,爱一个人就该让她活得自由、幸福。
谭延闿左思右想,突然心生一计,他备了一份厚礼来到宋家,一进门就给宋老太太叩了3个响头,拜她作干娘,接着又认宋美龄为干妹妹。宋老太太有了这么一个干儿子,不知有多高兴呀,早就忘了婚姻之事。宋美龄深受感动,更加敬佩谭延闿。孙中山这时当然也就无话可说了。

为“干妹妹”做媒
谭延闿虽然与宋美龄未能成为夫妻,但这位干哥哥对宋美龄却关怀备至。宋美龄深受西方文化的教育,自然缺乏那种中国传统女性“大家闺秀”的风范,也没有那种“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她生性好动,喜欢挑战,有着强烈的征服欲望。她特别爱好骑马,经常向善于马术的干哥哥请教,谭延闿也悉心地指导这位淘气好胜的干妹妹。
广州国民政府时期,宋美龄曾在叶挺处见到一匹好马,闹着要骑。叶挺告诉她,马刚购来,性子烈,还近不得人。宋三小姐很不服气,硬要试试,果然一走过去,马便狂暴踢人,无法靠近。宋美龄当时只得作罢,却丢下一句话:“我唤我阿哥来,非骑上这马不可。”这“阿哥”,不是指宋子文,而是指她的干哥哥谭延闿,两个人婚事不成后,认了干兄妹,关系好得不得了。
果然,第二天谭延闿就陪着干妹妹来了。他走上去,那马居然不踢他,老老实实,任他在耳边轻言细语。不晓得讲了些什么耳语,谭延闿抚之拍之,慢慢说了一阵,说,“行了”,就招呼美龄过去,扶她上马,要她只管跑。美龄策马驰骋,马居然十分听话,再没有一点脾气,把叶挺看傻了眼。宋美龄对这位干哥哥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孙中山没能促成谭、宋婚事,这使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欢喜非常,他对宋美龄早就垂涎已久。既然孙中山愿意将宋美龄介绍给大她一半年纪的谭延闿为妻,那么就他与孙中山的私交和年龄而言,提出娶宋美龄为妻,想必孙中山也不会大发雷霆。
于是,他乘着向孙中山汇报军校情况的机会,假装叹气地说道:“国有国父,家有家长。我们这些单身汉还缺老婆啊!总统阁下向来关心部下生活,乃至柴米油盐,这个事也定能帮忙啦。”
孙中山很诧异地问道:“你溪口老家不是已有原配之妻吗?”蒋介石脸带悲伤地说道:“总统有所不知,因感情不和,早几年间,我们就离婚了。”
在一旁倒水的孙夫人插言道:“那你的美人姚小姐呢?”蒋介石知道宋庆龄说的姚小姐就是他的小情人姚冶诚,于是急忙解释说:“看我刚要说起她,夫人便就提起了她。她这个人长得倒是不错,花儿一般,就是不大正经,我已去信跟她脱离了关系。”
蒋介石察言观色,看他们没有再问下去,又微笑着说:“关于我的事,还请总统和夫人多关照。有关条件嘛,人才容貌且不论,主要是有些文化教养,最好能懂些外文,日后也好给我当助手什么的。”
孙中山是明眼人,听完蒋介石所说的话,就知道蒋介石想娶的是她夫人的小妹宋美龄,于是转头对宋庆龄说道:“夫人,按照蒋校长的条件,我看三妹美龄挺合适,你就给他们俩做个红娘吧。”
宋庆龄很不喜欢蒋介石,要把小妹嫁给他,她打心底里不愿意,但碍于蒋介石的脸面,她没好气地对孙中山说:“小妹眼光高得很,要做红娘,还是你自己去说吧。”
孙中山只好自己给岳母写信,要她征求宋美龄自己的意见。
宋美龄看到自己的姐姐和姐夫为自己的婚事闹矛盾,很是过意不去,只好推托自己的年纪尚小,婚事以后再说。
蒋介石自从在上海福乐利医院门前看了宋美龄一眼后,就再也不能把她那风度楚楚的印象从心头抹掉。他不光倾心于她的容貌,更使他着迷的是与宋美龄结合将会给他的前程带来无限的鸿运。
为了能够获得宋美龄的芳心,蒋介石想尽了一切办法,不管军务多忙,只要一有闲暇,他就死皮赖脸地去找宋美龄,又是送花,又是送求爱信,又是送美味佳肴,又是送衣服宝石,凡是男人求爱所玩的花样,他都做到了,最终打动了宋三小姐的芳心。
可是宋家诸人除了大姐宋霭龄赞成外,其他人都极力反对,宋美龄只好求助于谭延闿这位“干哥哥”,去做她家里人的工作。
谭延闿在干妹妹的一再哀求下,只好硬着头皮首先去做宋老太太的思想工作。
宋老太太对蒋介石没有什么好感,她听到过太多有关他的传闻,在上海交易所时就名声不好,到处拈花惹草;当了总司令后又四处杀人放火。这样的人,她总认为靠不住。但是,她对谭延闿这个干儿子却十分满意,现在当了国民政府的主席还是那么谦虚,时不时的还经常来看看她这个干娘。难能可贵的是这个人不拈花惹草,对妻子情深义重,妻子过世那么久了,还是对她念念不忘,这样的男人真是世间少有。
谭延闿见到宋老太太,先是亲热地叫着干娘,两人聊些家常方面的开心话题,等到宋老太太高兴以后,他才开始聊些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事情。然后,又大肆夸赞蒋介石“年轻有为,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以前的不良习惯也改了许多,现在一心一意地只爱小妹一人,希望干娘能够成全他们”。
宋老太太开始并不松口,但经过谭延闿无数次的思想工作后,她终于做了一些让步。但她要谭延闿向蒋介石传达她的两个成婚条件:一是蒋介石必须要断绝与其他女人的婚姻关系,只能与她女儿一人结婚,保证爱她女儿一人;二是要受洗人教,因为宋家是一个基督教徒之家。谭延闿向蒋介石转达了宋老太太的两个条件,蒋介石满心欢喜,当即表示答应她的要求。
宋老太太有所松动后,当时宋家还有两人极力反对这桩婚事。一个是宋庆龄,她是反对小妹与蒋介石结婚态度最坚决的人,不过这时候,她因为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愤而前往苏联,不在国内。
二是宋子文,他也极力反对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为了做通他的思想工作,这次由大姐宋霭龄出面,请谭延闿再次出马去当说客。宋子文因才识过人,锋芒外露,早期初登广东政坛时,不免为国民党元老派所嫉,不被时人重视,宋子文怀才不遇,颇感苦闷。独谭延闿慧眼识俊才,力排众议,从多方面加以提携照拂,宋子文在广东的境遇从此开始好转。有此一段恩缘,宋子文视谭延闿为恩师,并相互引为知己。宋有所求,谭无不照准;谭有所言,宋无不听从。因蒋宋婚姻搁浅,谭受霭龄、美龄姐妹所托,与宋子文单独面谈。
经再三譬解,宋子文一改初衷,不但同意蒋宋联姻,而且应允帮助美龄说服宋母。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上海的大华饭店举行了盛大的结婚仪式,谭延闿作为蒋、宋联姻的介绍人出席。

为“干哥哥”选婿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谭延闿是主要功臣。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后,重新上台,不仅恢复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职务,而且还兼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谭延闿任国民政府主席,两人为了共同的政治利益,有了更深的交往。全国“统一告成”后,国民政府重新改组,蒋介石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改任行政
院长。两人在工作上和私下里交往更加频繁。
谭延闿的三女儿谭祥有时随谭去蒋家。谭祥又名曼怡,聪明伶俐,年轻貌美,是宋美龄在美国留学时的同学,当过南京陆军子弟学校教员。谭辈分小、嘴巴甜,甚得蒋介石夫妇喜爱,谭延闿“经常到蒋官邸漫谈,每来必携曼怡同行”。
1930年9月,谭延闿突患脑溢血,在病中他嘱咐泪眼朦胧的干妹妹宋美龄,在青年军官中为他的三女儿谭祥择夫。谭死时刚好50出头,宋美龄为干哥哥的英年早逝痛哭流涕,发誓要不负干哥哥的临终重托。她在“英雄配美人”的原则下,着手为谭祥物色夫婿。在当时的年轻将领中,以陈诚和胡宗南最为出色,而陈诚比胡宗南小2岁,此时的军功、地位以及政治见解都比胡为优。宋美龄与蒋介石一商议,决定选择陈诚做干哥哥的女婿。蒋氏夫妇找来谭祥,征询她的意见。谭问:“现居何职?”宋美龄答道:“军长。”谭祥又问:“是哪一军?”蒋介石答道:“十八军。”谭祥表示同意。
这时陈诚与原配吴舜莲虽没有完全破裂,但已没有感情,而与上海劳动大学的陈德懿有了一定的感情,但是没有结婚。1930年12月,陈诚从日本参观秋操回国后,蒋介石和宋美龄便向陈诚正式提起了这桩婚事。为使婚事顺利,并要陈诚解除和吴舜莲的婚约,断绝与其他女人的交往。
1931年春的一天,蒋介石与宋美龄特地安排陈诚与谭祥同乘一列去上海的火车。蒋派随从副官找来了陈诚,问他原配离婚手续是否办妥。陈诚回答已办好。蒋介石就介绍他与谭祥见面,指着陈诚说:“这是百战百胜的陈诚将军。”又指着谭祥说:“这是新从美国留学回国的谭小姐。”
其实谭祥与陈诚在武原已经认识,谭祥温文尔雅,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而陈诚个头虽小,但面目清秀,颇有一副英气勃勃的气概。两人早就心有所动,这回双方见面,相互客套一番,宋美龄从中牵线搭桥,更增加了他们之间的了解。
自此以后,双方情投意合,很快建立了恋爱关系,这时陈诚虽忙于在江西打内战,双方难得见面,但书信往还使两颗爱慕之心紧紧地拴在了一起。1931年9月初,他俩商定“双十节”在南京结婚。
谭祥嫁给陈诚,条件是正娶,可陈诚是有妇之夫,虽然陈诚说已和吴舜莲解除婚姻,但若没个正式手续,谭祥总觉得不放心,依法也说不过去,为防日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先把该办好的事办好再说,免得日后吃后悔药。
谭祥开门见山地对陈诚说:“你和她总得有个手续吧!可否给我看看。没有这个手续,我们的婚期只好推迟,再等一等吧。”几句话,急得陈诚团团乱转,他可不想自己美好的婚姻因此化为泡影。于是连忙给在江西十八军军部的吴舜莲的哥哥吴子漪打电话,要他赶快到南京,为他办好与其妹的离婚手续。
吴子漪是陈诚在浙江省立第十一师范时的同班同学,而且又一直得到陈诚的关照,随陈诚的升迁而官越做越大,由团军需主任、师军需处长升到军军需处长,一直占据着美差肥缺,陈诚可说是他的衣食父母,他又怎么敢得罪他呢?他也知道陈诚与妹妹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而妹妹又不能生育,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下,随着陈诚地位的不断升高,他们的婚姻破裂已是不可避免,何不做个顺水人情,让陈诚感激自己呢,这样日后还可从陈诚那里捞到一些好处。因此到南京后,他爽快地答应回青田老家,劝妹妹与陈诚离婚。
陈诚又另托吴家的亲戚,让当地德高望重的杜志远帮忙,终于使吴舜莲同意了办离婚手续,条件是“生不能同衾,死后必须同穴”。吴舜莲不识字,便由吴子漪代写了一张《离婚协议书》,又由吴子漪代为签名盖章。这些手续办完后,谭祥又要见吴子漪,在吴当面保证以后不出问题后,谭才放心。
陈诚和谭祥正式确定婚期后,不料“九•一八”事变突然发生,日军侵入东北,陈诚身为军人,乃决定推迟婚期,准备北上抗日。但“九•一八”事变只是局部冲突,因而陈、谭于1932年元旦在上海结婚,宋美龄作为双方介绍人,介绍了他们的恋爱情况,男方由杜志远主婚,女方由谭延闿的弟弟谭泽闿主婚,证婚人为蒋介石,婚礼热烈而隆重。

陈诚与谭祥结婚后,吴舜莲仍旧住在陈诚在青田高市的家里,照常侍奉陈的母亲,陈的母亲也仍将吴当儿媳看待,常说:“舜莲孝顺。”街坊邻里也仍把吴舜莲当成陈家媳妇。谭祥很重视名正言顺的名声,对于吴舜莲仍以陈家媳妇的名义和陈诚的母亲住在一起不怎么满意,就怂恿丈夫陈诚带她回青田老家,并将陈母接到南京,和她一起住。对于吴舜莲,陈、谭二人商定在青田县城给她盖一座洋房,让她离开高市陈家。
1935年4月,陈诚与谭祥以及他的弟弟陈敬修、弟媳庄秀慎一同回高市老家。到高市陈家后,谭祥雍容大方、和蔼可亲,邻里亲友都夸陈诚娶了个好媳妇,陈诚母亲也很满意,吴舜莲更自叹不如。过后,陈诚将母亲接到了南京,与他们住在一起,吴舜莲也离开了高市陈家,住进了陈、谭给她在青田县城所盖的小洋楼。谭祥正式取得了在陈家女主人的地位。
后来陈诚扶摇直上,成为蒋介石的“三鼎甲”之一,除了陈诚个人的军事才干外,与蒋介石、宋美龄亲自选定的这桩政治性婚姻也不无关系。

叙拉古之惑
寂静的学术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