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堂
2024年出版图书
002
在世界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一个著名符号。那它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对它的想象一般是这样一幅朦胧景象:驮着丝绸的骆驼商队穿行于尘土飞扬的沙漠中,在中国与罗马之间络绎不绝。但本书将要为你揭晓:现实的情况与此大相径庭,而且比这幅景象有趣得多。
作者利用大量最新的考古发现,综合中、英、法、德、日、俄六种语言的前沿研究成果,并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十种第一手文献材料。这些文献材料涉及多种古代语言,有古代中国僧人和现代探险家的回忆录、古代女性写的信件、法律契约、宗教赞美诗等。《从敦煌到撒马尔罕》有更高的学术价值、更脍炙人口的故事,也让读者更贴近古代丝路的方方面面,亲身感知丝绸之路的真实面貌。
132
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对人类历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书不仅描述了基督教历史上的主要人物及其思想、宗教组织和灵性生活,而且描述了它如何改变政治和人类社会。
本书作者行文的足迹遍及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3世纪的印度、7世纪的大马士革以及20世纪的旧金山、韩国。他是“游历”最广的基督教历史学家之一,他所传达的地域感与他所传达的思想力量一样引人注目。他以不同于前人的方式介绍了基督教历史的发展。这是第一部真正的基督教全球史。
133
现代时期,不同国家纷纷采用成文法律作为政治工具,推动变革,这一趋势背后有深刻的历史联系。本书以独特的视角,追溯了现代时期七年战争等跨大陆战争,回顾了海地、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的立法活动,分析了这一时期军事压力与关乎权利的立法之间的相互影响;展现了印刷业、出版业的普及和远距离交通工具的发展如何促进成文法律在不同国家和大陆传播,推动权利发展和政治变革;作者也指出,在发展的趋势下,成文法律也会成为排斥妇女及殖民地居民权利的工具,而一些非西方国家借鉴成文法律以巩固国家认同,抵抗西方的殖民扩张。可以说,现代世界的形成,就是各国创制成文法律,推动权利发展和国家变革的历史过程。
134
作者约翰·凯伊认为香料之路是历史上最惊人的反常现象之一:在任何人了解其范围和形态之前很久就已经存在,却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他讲述了香料令人迷醉的原因,无数人的生计仰赖于它,众多国家和民族参与其中,有时更是不惜一战。由香料之路产生的机缘和偶然的发现,比其他任何一种全球交流都要多。
约翰·凯伊主要通过古代地理文献、旅行日记、航海日志,以史诗般的广度、令人惊叹的细节和戏剧性,叙述了跨越三个千年、环绕整个地球的香料之路的发展历史:古埃及人开创海上贸易,以获取阿拉伯地区的香料;希腊-罗马航海家为获取胡椒和姜,开辟了通往印度的航路;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等欧洲冒险家怀着同样的目的探寻香料群岛;其间,还夹杂着阿拉伯航海先驱和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葡萄牙和西班牙衰落之后,英国、荷兰等国崛起,迅速接手和瓜分了它们在亚洲的领地和利益。而随着西方越来越激烈地争夺香料产地的控制权,这些地区原始纯真的面貌和香料贸易的神秘面纱逐渐被剥除。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阻碍,香料没能与不断增长的世界经济保持同步,香料贸易虽未消亡,但最终归于平淡。
13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避免新的冲突发生也许可以说是整个欧洲最普遍的愿望,“不要重蹈覆辙!”这句口号在欧洲人耳边久久回响,而这种观点也将影响欧洲的未来,并成为英国人所实行的绥靖政策的核心。
蒂姆·布弗里将本书所讲述的时期定为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通过重新构建英国一次次“绥靖希特勒”的谈判,展现了在纳粹于欧洲开展领土扩张等活动时,英国政府的犹豫不决、外交失败和议会内讧,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探讨了英国绥靖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影响,表明最终走向战争的结局并非是少数人的盲目选择,而是具有时代特点的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关于当时的英国,本书进行了深入的档案研究,包括部分从未使用过的资料,对英国大臣、贵族和业余外交官在该时期的各项活动都进行了详细的描绘,讲述了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作为与不作为,决定英国的选择并影响了欧洲的命运,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战争的。
136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是传奇的帝王,本书展现了他复杂多面的一生。他生于西西里,先为西西里国王,后成为德意志国王,进而登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位。他颇有统治手腕,重视法律,颁行《梅尔菲宪章》;经营建设西西里的堡垒防御网络,参加十字军战争;与苏丹谈判,兵不血刃拿下耶路撒冷。他多才多艺,爱好文学,资助西西里诗人群体;喜好研究鸟类,热衷驯隼狩猎。
在这些历史细节的基础上,本书论述了腓特烈二世的统治是建立“世界皇权”的最后一次尝试。他死后,虽然神圣罗马帝国走向分裂,但世界帝王的理念变成了特殊的政治遗产,影响了之后的德意志。
137
君士坦丁堡横跨欧亚大陆,占据着得天独厚的战略要冲之地,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和战场。本书以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作为一个征服者骑着白马进入君士坦丁堡为开端,引人入胜地叙述了该城在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之后的双重角色:既是欧洲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是吸引着从巴黎至伊斯法罕的民众和思想的磁石。本书的结尾是奥斯曼帝国的最后一任统治者阿卜杜勒迈吉德乘坐东方快车匆忙驶离君士坦丁堡。在这两大事件之间的漫长岁月里,作者透过该城熙熙攘攘的表象,通过叙述奥斯曼苏丹及其王朝对于它的影响力、在君士坦丁堡定居和效力于苏丹的主要家族的经历,比如泰斯塔家族、柯普律吕家族和马夫罗科扎托斯家族,记录下它曾经作为帝国首都、圣城、贸易转口港、娱乐胜地的历史。就其文化和智识生活来说,它亦是一座现代化实验场所,无愧于“举世向往之城”“众城之女王”等美誉。
138
本书从1832年英国通过鸦片贸易逐渐侵蚀清末中国开始,叙述了直到1914年的80多年近代史。当时,清政府关闭国门,与西方仅保持了极少的贸易。英国通过鸦片贸易、发动战争,使得东西方的平衡被打破。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打开国门,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本书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展示了租界、通商口岸、海关,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变迁。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主要观察视角来自当时在华洋人的书信、日记、档案,以及主办的报刊等,可以说是通过洋人的视角来揣测、分析西方列强的种种行为动机和逻辑,是非常难得的阅读观察视角。
139
拜占庭帝国皇帝罗曼努斯一世一直被学界所忽视,但在帝国面临压力的阶段,他的统治起到了关键作用。
罗曼努斯一世出身农民,一步步升至海军元帅之职,在君士坦丁七世年幼时篡权夺位。在位时期,对外,罗曼努斯一世固守首都,抵挡住了如日中天的保加利亚帝国的多次攻势,耐心等候保加利亚君主西美昂死去。而且,他提拔了勇将库尔库阿斯,库尔库阿斯攻下多个城镇,包围埃德萨,迫使该城献出圣像,扭转了帝国东部边境守势。对内,罗曼努斯没有与教会的强硬派牧首尼古拉斯正面冲突,而是耐心等候其衰老而亡,化解了教会的掣肘。另外,他立法约束土地兼并,意图限制封建大家族扩张。
作为篡位者,罗曼努斯却并未谋害君士坦丁七世,反而将女儿嫁给了他。年老多病时,罗曼努斯一世不断忏悔,立嘱将君士坦丁七世列为第一继承者。在罗曼努斯治下,拜占庭帝国挺过了保加利亚带来的危机,维持了复兴之势,他实际上为君士坦丁七世守护了帝国。
140—143
本书探索了罗马在公元前1000—前264年间的发展,以及它对意大利控制的本质。最初罗马只是几个新兴势力之一,后来却实现了辉煌的统治地位,本书分析了罗马人是为什么及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从其复杂的政府形式,到其有创新性的与其他国家交流的方式,洛马斯展示了罗马的独到之处。
本书追溯了从布匿战争到哈德良之间的罗马的故事。在这段罗马历史中最具张力的段落,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型。本书聚焦这段时期的文化、政治和民间的转变,其中包括与汉尼拔的战争、迦太基的毁灭、奥古斯都的帝国建设和哈德良著名的长城,这一过程导致了君主制的建立和领土的夺取,而所有这些都促成了欧洲历史上最成功的多元文化国家。这本书以一种生动的、学术性的方式来探寻一个重要的时代。
本书展示了罗马在其帝国权力巅峰时期的历史。从哈德良开始统治罗马,一直到“叛教者”尤利安在波斯战役中去世,它提供了一个详尽的叙述,描绘了帝国政治的复杂形式和常常致命的转折,一连串皇帝们崛起和垮台,有时令人眼花缭乱。然而,尽管存在这种不稳定性,罗马人却能够抵御帕提亚人、日耳曼人、波斯人和哥特人的连续攻击,巩固了他们作为欧洲和地中海主宰的地位。本书展示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迈克尔‧库利科夫斯基教授描述了2世纪帝国的文化融合,3世纪罗马的地中海世界受到欧亚大陆历史的更大力量影响而产生的政治危机,以及4世纪在君士坦丁和他的儿子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统治下罗马帝国制度的重塑。库利科夫斯基教授认为,君士坦丁革命是帝国命运的转折点,也是东西方帝国分道扬镳的开始。这本关于世界上最伟大帝国之一在其辉煌巅峰时期的概述深刻、权威且扣人心弦。
几个世纪以来,罗马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势力,其影响力遍及欧洲、北方和中东地区,其军事力量成功抵御了帕提亚人、日耳曼人、波斯人和哥特人的进攻。然而最终的分裂到来,汪达尔人对罗马的洗劫,以及西部的崩溃——从帝国变为一个个王国——它们先是仅在名义上处于前者的统治之下,然后,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它。
本书讲述了罗马逐渐崩溃的故事,充满了宫廷阴谋、宗教冲突和军事历史,以及社会、宗教和政治结构变迁的细节,对罗马因外敌入侵而灭亡的观点提出了质疑。相反,它关注的是生活在帝国内部的人们的选择和条件如何导致了帝国的衰落。因为帝国的灭亡不是一个单一的灾难性时刻,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人们明白罗马已经灭亡时,帝国的西部早已打破了帝国的枷锁。
144
1571年10月7日,在勒班陀海湾内,密密麻麻的战船遮住了黎明的曙光。奥斯曼帝国的庞大舰队,即将在这里迎战由威尼斯、西班牙和教宗国三国舰队组成的基督教联合舰队。这是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海上大战之一。
由一个小小的塞浦路斯岛引发的冲突,在地缘政治、贸易竞争以及个人野心等各方因素的影响下,最终促成了一场东西方两大阵营在地中海爆发的史无前例的海陆大战。在这部大师级的著作中,亚历桑德罗•巴尔贝罗教授运用了双方留存的当事人书信和档案,为我们事无巨细地揭示了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我们将可以看到当时双方政治人物避免战争的努力、各国为备战付出的巨大代价、双方将帅的运筹帷幄、联盟中的尔虞我诈,以及这场残酷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在作者笔下,这并不是一场西方视角下的重大胜利,他通过奥斯曼帕夏、威尼斯大使、西班牙海军将领、罗马间谍等多方视角,为我们生动展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历史场景。
145
本书展现了曾国藩最后二十年的夹缝人生和晚清大变局的转折关头。短短二十年里,曾国藩由丁忧侍郎先后擢升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大学士。与此殊荣相伴的却是常人难以背负的如山压力和难以承受的生死煎熬。这期间,曾国藩主动或被动与死亡擦肩的瞬间不下五次,看似权力极大的督帅却不得不挣扎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一次次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到底是什么一再将他逼入生死绝境,又是什么让他死而不亡?这正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诚如作者所说,“这既是个人境遇所逼,也是时代潮流所迫”。担任总督之前,曾国藩率孤军迎敌,受到君王中枢的猜忌,常陷战阵之危的困局。担任两江总督后,不仅要想御敌之策,更要协调各战区的关系,处理复杂的人事纠葛和权力纠缠,常因心绪焦虑而陷入迷茫绝望的困局中。而当上直隶总督后,他又面临处理中外事务的难题,处在“外惭清议,内疚神明”的夹缝中。每次生死局都牵扯着时局中的各种势力,也都煎熬着曾国藩的肉体和精神。
作者紧扣曾国藩的五大生死局,以其奏疏、日记、家书、书信及亲朋僚友的记载为核心资料,探究其人生各阶段所陷生死局的时代背景、自身处境和心理状态,揭示一位晚清督帅如何处理自身与时代、家事与国事、欲望与权力的复杂关系。
虽然本书考察曾国藩应对不同生死局的不同做法和心态,但无论时局如何变化,他还是曾国藩,他内心的某种坚守从未改变。因此,本书所要探讨的不仅是时代和他的“变”,更是他在大变局里的“不变”。也许,内心的坚守才是曾国藩精神力量的真正所在,也是我们重新审视曾国藩精神遗产的意义所在。
146
1841年,英国冒险家詹姆斯·布鲁克被文莱苏丹授予“拉惹”头衔,同时获得沙捞越(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地区的统治权,开启了长达百年的布鲁克王朝。该政权历经三代统治者,他们性格各异,执政风格截然不同,但都给沙捞越地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书结合大量一手史料和作者的实地考察,力图重现东南亚近现代史中的这一关键时期,作者以布鲁克家族的统治为脉络,描绘了本地居民、殖民者和英国政府间的博弈,并以小见大地展现了东南亚迈入现代的曲折历程。
147
长期以来,“中世纪”是西方历史叙事的一个符号,是现代之前愚昧、停滞的“黑暗时代”。《光明时代》则以新的视角回溯中世纪的千年历史,从拉韦纳的礼拜堂开始,以诗人但丁结束,重新审视了罗马的陷落、拜占庭的崛起、查理大帝的统治、维京人的迁移、阿拉伯人的扩张、奇迹传说、黑死病,以及蒙古人的冲击,向我们展现了中世纪罗马文化的延续,不同民族、地域之间人员、物质、文化的流动,不同传统的共存和冲突,重新发掘了处于非中心地位的女性、阿拉伯人、犹太人等群体的历史。
本书指出,以西方白人男性为中心的历史叙事为现实政治服务,遮蔽了中世纪的真实面目,实际上中世纪是物质和精神不断流动、各种美丽和恐怖并存的“光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