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空间是城市存在的基本形式,既为形式就势必要依靠人工构筑的建筑、构筑物、雕塑、景观等等构成有一定尺度规模的有边界感的空间存在,比如室内室外,街道亦或广场。又因其使用人群和功能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空间性质,比如私密的或者公共的。城市空间中面向大众开放的提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开展各类公共活动的空间即城市公共空间。古罗马时期,维特鲁威就在《建筑十书》的第一书第十章里专门论述了如何进行公共空间的定位,“如果城墙靠近海边,那么广场的地点就应该选在港口附近;若是内陆城市,广场就应该居于城镇的正中央”。中国在更早的公元前5世纪《周礼·考工记》中专门规范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也对市民生活需求的“市”做出了明确规划。东西方关于公共空间的规划思想,因为社会体制的不同,产生出完全不同的格局和形式。芮沃寿(ArthurF.Wright)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城址选择和城市规划上,“存在着一种古老而烦琐的象征主义,在世事的沧桑变迁中却始终不变地沿传下来”。《考工记》中的城市公共空间显然主要是为了满足基础功能的空间形式,而非促进交往和进行各种仪式活动的场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大多数公共空间属于官方性质,唯有酒肆、茶馆附带一定的娱乐属性,对普通市民而言,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专有空间是很缺乏的,也不可能有更多的公共文化空间。
中国古代城市公共空间
关于公共空间的定义,目前引用较多的是英国学者马修·卡蒙纳(Matthew Carmona)对其的表述,“公共空间是与所有建筑及自然环境相关联的可以自由到达的场所。”[1]。公共空间具有两种特征,空间物质形态的开放性和空间对公众的开放[2]。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以街道、市场、公园、广场为代表,但其中大多并不具有当代西方公共领域理论的城市公共空间特征。[3]
“市”由最初郊野自发的,临时的“市”最开始是专门为统治者服务的“宫市”,还不具有公共性。春秋时面向市民的“市”在城市中出现,一直到隋唐时“市”基本以封闭形态为主。隋时实行严格的道路等级体系和“里坊”制度,反映出强烈的“等级”意识形态。唐代集中制高度发展,里坊被坊墙围住,只在规定时间内开放,公共活动空间被严格控制。唐代公共空间中寺观等宗教场所活动频繁,有节日和日常俗讲活动,衍生出买卖行为,寺观园林普通百姓可以参观游赏。唐代的街道小巷可以开展体育游艺活动,例如马球、蹴鞠等,因而街道成为唐最具广泛参与性的公共活动空间[5]。宋是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定型时期,里坊制被打破,允许市民在街边自由建筑店铺交易,“侵街”行为使街道成为市民主要的公共空间。沿河区域和寺院广场等区域也作为开放式空间满足市民交易、交往和休闲需求。[6]
《清明上河图》中城市公共空间
街道小巷等交通空间
图1 街道小巷等交通空间
图2 寺院占卜等宗教空间
商业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共服务功能。商业公共空间以公共交往和购物消费为基本功能,供市民自由进入并可以从事非指定的活动,《清明上河图》中的商业空间主要有酒馆和茶肆两种。
宋代实行“榷酤制度”专卖,酒店遍布城乡,而且提供食物和文人雅戏,融入市民生活成为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之一。清明上河图中酒馆数量众多(图3),彩楼欢门的多达七处,虹桥两岸的小酒店鳞次栉比。酒店饭店分布地点比较集中。靠近邻水码头的沿岸地带,呈带状分布;靠近虹桥周边,呈团状分布;城内的酒店饭店,呈零星的点状分布。图(a)孙羊正店三层建筑,门前有彩门欢楼;图(b)“十千脚店”是院落式楼阁,悬山屋顶,悬挂“新酒”酒旗。“十千脚店”的“彩楼欢门”大致与虹桥平行,脚店与汴河平行,它的位置既有转向的作用,也暗示了进城的方向[8]。图(c)是临河酒店,设有吊脚屋建筑,悬挂酒旗;图(d)是一家小欢楼酒店,窗外架着遮阳板。
图3 酒馆酒肆等商业空间
茶肆是传统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公共空间。饮荼习俗则始于唐兴于宋,茶肆也满足人们传播戏曲文化的需求,是社交休闲的重要场所。《清明上河图》中有街头“饮子”铺,以及读书人聚集的“大街车儿茶馆”(图4)。图(d)较大型茶肆,紧挨内河,位于街头;图(c)文人茶肆临水部分建在吊脚平台上,采用敞轩式建筑;图(b)位于码头十字路口;图(a)属于凉茶铺,大遮阳伞和悬挂的牌子,牌子上写有“饮子”[9]。茶肆基本位于街道交汇的路口处,个别靠近水井,间隔较均匀,便于旅人赶路补给。
图4 茶馆茶肆等商业空间
《清明上河图》中有院落种植树木(图5),图(b)赵太丞家绘有叠石翠竹。《东京梦华录》中“必有庭院,廊庑掩映,排列小阁子。吊窗花竹,各垂帘幕。”可见宋时有些酒楼已趋园林化[12]。河岸也是市民公共娱乐的场所之一,《清明上河图》中汴河贯穿全图,图(c)平桥上,百姓趴在栏杆上观赏护城河的游鱼,拱桥两侧也有观水人群,有"上河"之意。水井也是公共空间的部分,图中有两处水井,图(a)是富人区的深井,可供四人同时打水,两人正在汲水,一挑水者荷担欲行。
图5 水系园林等休闲空间
宋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
图6 装饰世俗化
图7 形态开放化
宋允许居民在街边自由建筑、开店行商,空间使用具有多元功能,使城市公共空间大幅增长。商业空间与市民居民区混合,建筑空间属性不再纯粹,出现前店后寝的组合形式。公共空间中不同阶级的出现说明建筑基本处于杂糅状态,士庶等级走向融合。沿河区域、寺院广场等空间作为开放式区域满足居民交易交往和休闲娱乐需求。这一空间格局的确立反映出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阶层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市民公共空间更加自由。在整个画中(图8)各空间辐射范围交叉,商业空间、宗教空间和休闲空间是功能复合的,是集会场所,又可能是市场、文化演出的场地。
图8 功能复合化
宋代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的原因
宋代是中国古典文化高度发展集大成时期,学术思想自由,促进市民阶层形成,使建筑空间世俗化。科举制度的完善以及士族门阀等阶层逐渐衰落,民间文艺兴起,公共表演空间不断发展。宋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时期,民族融合、南北文化交融、以及儒释道思想的融会扩充了公众活动环境的文化内涵。
结语
公共空间是公共领域的空间载体,城市公共空间应该具有可读性、清晰性和有组织性的特征,通过提供有序和易于理解的公共空间,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城市生活,感受到归属感。以汴京为代表的宋代城市公共空间在坊市制瓦解、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和市民阶层兴起的背景下发展,由于市民服务和娱乐的需求推动城市自发求变,其空间形态与模式与当时的城市发展与时代特征息息相关。
曹明蕾(1999-),女,山东枣庄人,中国矿业大学在读硕士,助教/中国矿业大学/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参考文献:
[1].魏娜.城市公共空间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2-5.
编辑:青山灼灼
审核:清明上河
END
关注我们
关注《清明上河图》
走进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