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宋朝不仅是华夏文化的一个高峰,同时也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新高度的时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现的就是北宋都城开封的一派人间烟火,是汴京城春日的百姓日常生活图景……图中最醒目的一处是居中一座大型拱桥——人们熟知的汴京虹桥,该桥横跨汴河,连接两岸,人流量相当密集;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卷首卷尾发现另外的大大小小桥。且这些桥所处的地理位置、结构材质、周围的繁华程度等都各有不同,展现了同一城市下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貌,极具纪实意味。本文即以《清明上河图》中的桥梁为分析对象,结合画家张择端极致写实的绘画技法,探究他笔下城市生活图景的画面纪实呈现。《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首都汴京的市井文化、城区与郊区社会生活的全幅反映,具有都城历史百科全书式形象记录的意义。[1]各种建筑、车马、人物、山水等在画中均被张择端细致入微地描绘。其中,桥梁的描绘亦有其独到之处,尤其凸显了画作的写实风格。
按照画卷展开的方向——从右至左,即从《清明上河图》画作的卷首到卷中、再到卷尾,都有桥梁的出现。除了处于卷中的汴京虹桥外,在全卷的开头部分,即开封城外有一座草桥;画作的结尾、出城处分布着三座桥梁:其中一座是稍大的桥,位置较宽,可供行人和车马通行;另外两座均为小桥,连接着小河沟的两边,但较窄,是仅供一两人行走的步行桥,不能通车马。若是将整幅《清明上河图》比做一首乐曲,那么卷首的桥就类似于乐曲的过门与引领,带领听众逐渐沉浸于其中;卷中的桥宏大而醒目,类似于乐曲的最高潮;而卷尾的桥则相当于乐曲的尾声。这几座桥的出现,丰富了《清明上河图》全卷的构图,增加画作的视觉层次感。[2]甚至可以说,整幅《清明上河图》都是由“桥”串联起来的,从卷首到卷中、再到卷尾的桥梁分布,也引导着观者的视线从田园到码头、再到城门的移动,在“移步换景”中完成了对全卷的欣赏。张择端以这种方式,让北宋城市的生活图景徐徐展开在赏画人的眼前,更是展现了宋朝时期桥在汴梁城中不同的功能、作用,凸显了《清明上河图》的纪实意义。在全卷的开头——画作最右端,也就是开封城外,有一座隐于树木间的“草桥”。这座桥隐蔽在树丛之间,是一座较为平缓的木墩木梁桥,桥共有四跨,每个桥墩都有三根立柱。(如图1)这座桥是由横系梁连接的,其纵向的坡度增加了排水效率。草桥隐于草木之间,设于开封城外,连接着乡村与城市。画中的这座草桥,横跨小河上方,河面十分平静,少有生物出现,而周围的树木也比较稀少,排布很松散。小河具有一定的宽度,如果没有在此建造桥梁,人其实是很难跨过这条小河的。这座平稳的草桥设在入城的位置,也是为了方便牲畜的通行,其建造的方式也是为了考虑到牲畜或许会因不稳而掉入水中。这座草桥横贯河流两岸、坐落在树木之间,作为进入汴京城所经的第一座桥,是《清明上河图》之后画面的良好铺垫和过渡。
图1 草桥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于城外苦读数年的寒门学子或许从此桥一过可入仕为官;乡村农民也可从此桥入汴京,亲眼目睹都城之盛景。这座沟通乡村和城市的草桥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有着奇崛的图景展现:它沟通的不仅是乡村与城市,也连接着理想与现实、不同人的生计和梦想。东水门外七里,有一座大型的圆弧形拱桥——汴京虹桥。顾名思义,汴京虹桥好似一道飞虹,横跨汴河。汴河两岸、桥上桥下皆是人声鼎沸。汴京虹桥也是《清明上河图》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座桥,被广泛认为是《清明上河图》的题眼。虹桥的这一部分采用了全景式的构图,使得画面更加“全知全能”,[3]开放了赏画人的视野。
汴京虹桥是宋代新型木拱桥的代表,它还拥有一个专业名称“贯木拱桥”,即由贯插梁木形成木拱,但没有桥柱,可一跨过河,这样的建造方式可避免桥下来往的船只发生碰撞。而这也证明了汴京城在当时的繁华程度极高,因此河上来往通商或游历的船只数量较多,需由这种建造方式来避免之。这种桥型在世界桥梁史上也为中国独有,首见于《清明上河图》中。图中的汴京虹桥(如图2)是一座单跨等边折线形的木构拱桥,跨径近25米,拱矢高约5米,桥宽足有8米,设计严谨,构造精巧,宛如一道绚丽的彩虹横亘于汴水之上,姿态优美,成为整幅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处。图2 汴京虹桥
《清明上河图》细致地描绘了贯木拱桥的材质与形制,亦成为桥梁建筑史的重要证据。在木桥损毁于历史烟尘之后,绘画作品还为后代保留了最直观的视觉资料。其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以为虹桥的建筑结构技艺已经天传,但在浙江西南、福建东北等地发现了不少木拱桥,它们均属于演进了的虹桥结构形式。明清时期,木拱桥的营造技艺继续在福建、浙江等地流行,明代陈世懋在《闽中疏》中感叹“闽中桥梁甲天下”,清代周工亮也在《闽小记》中描写道:“闽中桥梁,最为巨丽,桥上建屋,翼翼楚楚,无处不堪图画。”体现了木拱桥在建筑艺术上的精美,而这样精美的建筑艺术无疑也成为了绘画艺术着力描绘的焦点,在《清明上河图》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虹桥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摩肩接踵,担着轿子的、挑着扁担的、骑着马牵着牛的……宽大稳定的虹桥承载着许许多多的市民,保证他们来来往往时的安全。桥下的船只正在缓缓驶离岸边,纤夫们摇动着船桨,还有很多人站在船的顶篷上指着方向。再将视线对准汴河两岸,两岸道路上是各种店铺和小摊贩。因为市坊界限的打破,街道两旁的居民区也有着颇为昌盛的商业活动,商品种类繁多且琳琅满目。儿童跟着父母买小玩具,大人在小摊上挑选食材和小物件儿,好一派人声鼎沸。宋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也呈现繁荣盛景,市场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汴京虹桥作为《清明上河图》中最为醒目亮眼的一座桥,尽数展现了汴京城人民繁荣生活。可以说,汴京虹桥周围的景象是当时汴京城社会生活的缩影。《清明上河图》中的这座桥,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记载意义。在宋朝时期的城市里,入城之前几乎必经一桥(出城之后也必能看见一桥)。这仿佛已经成为宋朝城市的一种定例,比如汴京东水门外的平桥,亦即《清明上河图》中卷尾的一座桥。这座桥的建构十分简单,因此常常容易被人忽略,而在注重美感与精雕细琢的画家的笔下更是如此。在绘画中,“桥梁”这一物象并不少见,但被画在画中的大多都是有着精美雕刻的桥梁,或是其造型富有巧思,画下这些“华丽”的桥,是画家为了雕饰画作的必然选择。因此,若是要作画,虹桥定然是画家的第一选择,而平实的平桥并不在大部分画家的考虑范围之内。但张择端却并不嫌弃“平桥”的朴实无华,他依旧用细腻的笔触把它原本的样子留在了画中。
平桥是进入汴京城的咽喉要道(如图3),更是车马人行的主干道。《东京梦华录》记载:“投西角子门曰相国寺桥,次曰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于大内御街。其桥于相国寺桥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过。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架御路也。”[4]平桥的桥柱以青石建造而成,桥上架板桥。这种城门前桥,建造较为精妙,主要是作为入城的标志性建筑,为城市外围、边缘的交通往来提供便利。平桥坐落在城门口的旁边,桥面宽大,且承重能力强,行人车马都可以通行。“水门向晚茶商斗,桥市通宵酒客行”。桥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两侧的桥栏上都有人扶着栏杆看向桥下,有些在聊天;有些面向同伴,手指向水面,似是赏鱼。桥上通行的有人力马车,也有富贵人家的大马车,还有骑马过桥的人。相较入城前的那座草桥,这座桥可谓热闹了许多,人群密集,有许多人通过这座平桥出城、进城。桥的两端都有商贩,也有用马匹运送货物的商人、工人,独轮车、手推车、牲口也都在桥上穿行来往,在这座平桥上可以看到众多交通方式和人群。可见,平桥承担着汴京城陆路运输的主要功能部分。图3 平桥
汴京,是大宋王朝的都城,“可以制临四海”。宋真宗时,开封府周边“领县十七”,极为昌盛。宋仁宗之后,又收纳统领了五州(滑、曹、陈、郑、许五洲),至此,开封府从“领县十七”扩充至包含了周边的二十二县。“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汴京城的商业和文化的交流往来呈现空前繁荣,物流需求量水涨船高,一时达到巅峰。到此境地,作为一座连接城里城外的主干道,平桥承担着汴京主要的物流运输。《清明上河图》画下的汴京城的一派繁华景象和人间烟火,更是离不开平桥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平桥也承载着很大的商业价值,但不难看出,桥上桥下的行人商贩相较于虹桥上的拥挤熙攘,是更加悠闲自在的。这座平桥的设置,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休憩歇脚的地方,而平桥在《清明上河图》中的出现,也是张择端十分精妙的一个构思:利用这座桥来表现在汴京城经济活力十足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依旧有机会娱乐,保留着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湿云不动溪桥冷。嫩寒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这是苏轼从泗州(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经过楚州时描写的泗水景象。与《清明上河图》中的平桥相对比而言,苏轼笔下的泗水桥尽显寂寥与落寞。虽然就汴京城内所有的桥梁而言,东门外的平桥,远不及城内的汴京虹桥那样繁华和拥挤。但是,相比起苏轼笔下的泗水桥,平桥的悠然自得已是十分难得。平桥并不高,可见此处并不是水运发达的场所。而张择端把这座桥放在图中,印证了人们悠闲的生活,这也是画作极具写实的体现之一。顺着这座平桥往城里走,是大宋王朝的都城重地,繁华富丽;沿着平桥往城外走,是绿水青山的乡野农田。宽阔却人流稀少的平桥和城中心人流量巨大、遍布熙攘的车马商铺的汴京虹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平桥成为了大隐于市,安然自得的存在。从全画以观之,颇有空旷开阔之感。平桥的审美意蕴,在于它并不封闭压抑,而是开放且舒缓。更重要的是,平桥将城外的郊野风景和城内的繁华景象,富有艺术张力和审美意蕴地连缀在一起,自然而然地连接着城里城外、乡村与城市,让《清明上河图》中的这两大元素遥相呼应。在卷中偏左的位置还有两座比较隐蔽的小桥,建造在出城的城门前。它们横跨在小河沟上方,是一左一右的两座小型拱桥。靠图画右边的是一座单跨三角拱桥,主拱圈由两侧木头搭接形成,形状类似三角形,桥面在主拱圈上由横向圆木并排铺设形成,小溪两岸由木头加固。古人用这样的方法去建造这座桥,意在提高其承载能力,并确保拱桥的稳定性、安全性。
相比于图画右侧的单跨三角拱桥,左侧的单跨拱桥跨度更大,但形制却和前者类似,都是由多根木头搭建形成的折线形拱,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为小号的虹桥。它们连接河两岸,但由于其面积小、宽度相对上文提及的两座桥也较窄,实际上应属于两座步行桥(如图4),仅供一两人行走,马车等交通工具无法通过。它们是汴京普通人民生活最富烟火气息的反映。桥上少有车马往来,也少有商业交流,只有平凡市民的日常生活,互通有无。都城汴京的家长里短、普通人生活里的柴米油盐,都被这两座貌不惊人的步行桥沟通串联,一一呈现。这样的桥梁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被人们忽略,难以存留在记忆中。可是观察细致敏锐、善于描绘细节的张择端却在本应惜墨如金的画作里给这两座“貌不惊人”的小桥留下了重要位置,将视线聚焦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这既是画家写实精神的反映,同时也是开封城水系发达、城市生活便捷的明证。图4 步行桥
桥梁在城市生活中主要发挥着便利交通和沟通商业往来的作用。桥梁的两端通常会形成集市或者商圈,它们的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市场的位置,大大推动了桥梁两端城镇经济的发展。在《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这几座桥,不仅连接了河流的两岸,让汴京城的商业运作可以水陆交通并行,更让汴京城的百姓生活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因此在汴京城人民的生活中,桥梁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画下了不同形态、建造方式互有不同的几座桥梁,它们的人流量和建造面积也或大或小,各不相同。它们有的是现实中一目了然的,看似比其他桥梁更加重要且醒目的;有的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易察觉、更难被人记住,但实际上却是不可或缺的。但张择端没有选择淘汰任何一座桥,而是全部将它们画了下来。桥的位置和建构被精确地保留在了画中,让欣赏画作的人们可以借此了解到不同片区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
《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在许多方面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多元化的社会风貌。《清明上河图》不仅在美术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提供了翔实的研究资料,[5]不仅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有着普世性的价值意义。处处可见的细节,让观者仿佛置身于北宋都城汴京之中,感受着都城的繁华和北宋汴京城市民的真实生活。张择端所绘的几座桥在《清明上河图》中发挥着沟通连接全卷的作用,也丰富了画面的视觉层次感,既有交通功能,又有审美功能,共同构建了《清明上河图》的意蕴,使得《清明上河图》能够反映北宋盛世太平、繁荣昌盛的生活图景。因此,这几座桥成为了《清明上河图》中具有写实意味的一大亮点,更是助力《清明上河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汴京生活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