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降到1克内就高枕无忧了,不会肾衰竭?被“骗了”

健康   2024-10-31 18:32   河北  

有些肾病患者可能认为,当尿蛋白降至1.0g/d时,就已经达到了控制目标,意味着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这一观念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

在过去,尿蛋白<1.0g/d确实被视为IgA肾病患者的控制目标。但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深入,科研人员逐渐发现,这一标准可能过于宽泛。

欧洲的一项大型研究指出,IgA肾病患者的尿蛋白若能降至<0.5g/d,其临床后可能会更佳。而我国最新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将尿蛋白降至0.3g/d以下的IgA肾病患者,其生存期明显更长。

这项研究纳入了204例IgA肾病患者,并根据他们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进行了分组。结果显示,<0.3g/d组的肾脏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仅仅将尿蛋白控制在1.0g/d并不能确保患者的长期安全。

尤其对于IgA肾病病理类型的患者而言,更加严格的尿蛋白控制是必要的。

我国最新发布的共识也提出了相应的治疗目标:对于IgA肾病患者,尿蛋白应至少控制在1.0g/d以下,并尽可能达到<0.5g/d,而理想目标则是<0.3g/d。

控制尿蛋白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且谨慎对待的过程。患者应在积极调整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宜的药物和准确的剂量。同时,定期复查也是整个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治疗初期或调整药物时,复查频率可能相对较高,建议每1~3个月复查一次尿蛋白。随着病情的逐渐稳定,复查频率可以适当降低,但仍需保持定期的监测和随访。

总之,对于IgA肾病患者而言,尿蛋白的控制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持续进行管理和监测,才能确保患者的长期健康和安全。如何把尿蛋白降到最低?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中西医结合。

1、西医主要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抑制肾脏内的免疫炎症来减少免疫复合物的沉积,造成的肾小球的损伤,引起的尿蛋白流失。

2、中医药则更系统的去从根本改善免疫损伤,修复免疫系统来解决问题,同时缓解肾小球缺血情况,来修复部分受损肾细胞,稳定蛋白尿。

目前从这两个方面出发,联合起来用药系统的治疗,对根本解决尿蛋白的问题更有效,一方面是可以把尿蛋白降到更低的水平,对肾功能的影响也控制到最小,肾衰竭风险极低。另一方面是可避免尿蛋白反复的问题,也是减少了病情再次加重的风险。

因此大家看尿蛋白达不达标,既要看病理,又要看指标,缺一不可,这样病情才能维持更长久。

如大家还有关于尿蛋白、肌酐高、肾衰等其他用药问题,也可识别二维码加微信免费指导解答!




免费指导

微信号:x19833145043
帮你解决肾病困扰


专业诊治范围:

擅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肾性高血压、多囊肾、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点个“在看”帮助更多人↓↓↓

  肾病问题专家指导

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解答

石家庄肾病医院肾病之友
传播健康养肾知识,提供肾病咨询服务,解决患者疑难,建立患者交流群。咨询热线19833145043。 擅长治疗肾炎、肾综(膜性肾病、微小病变、IGA肾病等)引起的潜血、蛋白尿,可有效控制肾功能不全、肾衰竭造成的肌酐升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