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新著《非遗学原理》出版|是作家,更是中华文化遗产的守护者

文摘   2024-09-28 09:00   天津  



当我们谈论文化遗产保护时,冯骥才先生的名字是无法被忽视的。

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冯先生在文学上的成就举世瞩目,《神鞭》《俗世奇人》《挑山工》等佳作都让他家喻户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冯先生在非遗保护领域的贡献更是让人敬佩。

他是作家,更是中华文化遗产的守护者。

冯骥才的非遗保护之路

冯骥才被称为“中国非遗保护第一人”。

20世纪90年代初,他投身于天津城市保护,并以个人的方式关切文化遗产的当代命运。

冯骥才考察估衣街


21世纪初,他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随即倡导并主持了规模宏大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全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地毯式普查,积极推动国家的非遗保护工作,以各种方式呼吁全社会关切传统文化。

为了筹集所需要的非遗保护资金,他义卖个人绘画作品,创立了我国第一家公益性非公募基金“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

在“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会议上


在大街上演讲,呼吁保护老街老城


出于知识分子的文化先觉、责任、使命与担当,冯骥才先生向国家提出设立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将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等政协提案,提出非遗的抢救和普查、传统村落保护等建议,都得到国家的采纳。

在闽西土楼前,与原住民交谈


走村串巷,全国各地普查


与内蒙古剪纸艺人交谈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冯骥才先生立即向国家提出,要紧急抢救羌族文化遗产,并亲自带领专家团队到四川灾区调研,记录、整理羌族文化遗产。

他因此举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

进入北川地区时必须喷洒消毒剂

在河南文化普查中发现古老的画乡——滑县
在多年的文化保护历程中,冯骥才先生还为其主持的各项大型文化抢救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所出版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国唐卡文化档案》《中国剪纸艺术集成》《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等文化档案和“中国口头文学数据库”,对我国留存、展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22卷
《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文库》(十卷本)
他多次获得中华文化人物和国家的文化奖项;2018年,他被授予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称号。
在天津杨柳青普查

在湖南隆中花瑶的山寨考察


在山西晋中后沟村戏台前


2001年冯骥才先生受聘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2005年落成,陆续成立了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进行遗产保护的理论建设与学术的探索。

受聘于天津大学,担任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2024年冯先生82岁生日时,与全院师生在一起


在他的推动下,2021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全国首个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非遗的科学保护、非遗学的学科建设、非遗研究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此进入新阶段。
把“非遗”做成一门学问
毋庸置疑,到今天,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自上世纪末至今二十余年,经过政府与学界、文化工作者及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已经将中华大地上规模浩大、灿烂纷繁的非遗项目纳入政府的管理体系。

国家级非遗超过1500项,政府四级名录(国家、省、市、县)超过10万项,国家级传统村落6819个。我国列入世界非遗名录者达到四十余项,在世界居首位。这都是我们非遗学的实践成果和发展完善的有力保证。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非遗学网


但是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说,“列入名录不是非遗保护工作的结束,而是保护工作的开始”。


目前列入文化遗产的很多项目,还没有严格的、专业的和科学的保护。建立科学、全面的非遗保护理念、规则、方法,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非遗保护事业的急需,也是文化事业上的急需。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切进入科学保护的新阶段。


因此,非遗学的建立和发展尤为重要。


非遗学学科建设的里程碑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一个新学科,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于文化遗产保护而言,也只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学科。
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说:“非遗学无疑是一个‘前程远大’的学术生命,现在却还身处少年。”
近日,冯先生的重磅理论作品《非遗学原理》出版。这部作品不仅是冯先生二十多年非遗保护思考与实践的结晶,更是中国非遗学科建设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
在这本书中,冯骥才先生系统地梳理非遗学科的缘起、使命、立场、特征、核心内容与内在逻辑,竖立起非遗学的框架,阐述非遗学的独立性、学术本质,从元理论层面勾勒出非遗学独特的学科样貌,并为这一新学科的研究、实践方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原则。
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大潮中,浩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农耕时代的文化财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科学地保护、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非遗学应运而生。
而冯骥才先生作为中国非遗保护事业的领军人物,承担起了为非遗学“立言”与“立论”的使命。
《非遗学原理》 冯骥才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9月

在《非遗学原理》一书中,冯先生论述了非遗学不同于民俗学、民艺学等相关学科的独立性,阐释了它不依附于其他学科,而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的必然和必要性。
他认为,非遗学本质是一门从田野到田野的学问,其研究对象是活态的、动态的民间文化,其性质和内涵是跨学科的。
此外,冯先生还结合自身二十余年非遗实践与思考,阐释非遗的地域代表性、美学价值等关键命题,对非遗的视觉调查记录方法、非遗博物馆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思索与论述,同时也对非遗学的学术空白、人才培养等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研究论述。

主持召开全国首个非遗学学科教材编写启动会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国际学术论坛上发言
天津大学冯研院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生入学仪式(2024.9)
非遗学的建立,对于非遗专业人才的培养意义非凡。冯骥才先生倡导的非遗学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旨在培养更多的非遗保护人才,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的实践中来。
所以,这本书不仅是冯骥才先生个人学术成就的体现,更是中国非遗学科建设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
在书房中写作

冯骥才先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思想在学界和社会面产生广泛的影响,对唤起学人、公民的关切关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非遗学原理》也将从理论建设的高度,为非遗学的发展和非遗保护、人才培养提供宝贵的思考和行动指南。
世界非遗保护的中国智慧
依托于我国极为丰富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学具有明显的中国和东方特色。
非遗是一个全球性的命题,非遗保护也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而《非遗学原理》代表了中国在非遗保护领域的努力,展现了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刻理解和坚定承诺,为世界的非遗事业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现在,我们该进入科学保护非遗的新阶段了!

- 推荐阅读 -


内容简介
    《非遗学原理》是一部奠定非遗学理论基石的作品。非遗学是一个新学科,一个独立的学科。冯骥才是中国非遗保护事业的开创者,更是倡导者和实践者。《非遗学原理》是他几十年非遗保护实践与思考的凝练。本书内容由多篇非遗学重磅理论文章构成,系统地梳理非遗学科的缘起、立场,学科的使命与特征、工作方式等基础理论,阐述非遗学的独立性、学术本质,从元理论角度勾勒出非遗学独特而重要的学科样貌。本书为非遗学这一新学科的开山之作,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世界的非遗事业提供宝贵的中国智慧。

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他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其“文化反思小说”在当今文坛影响深远。代表作有《神鞭》《三寸金莲》《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艺术家们》等。作品二百余种,被译成二十余种文字,多次在海内外获奖。20世纪90年代以来,冯骥才投身于城市历史遗产和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主持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大力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对当代人文中国产生巨大影响。近年来,他倡导并致力于“非遗学”学科建设,积极探索全新的“非遗学”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


本文转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 END -


冯骥才工作室
冯骥才先生的个人工作室,在辅助他处理日常事务之外,还承担大量与其写作相关的编务工作、冯骥才档案资料收藏及相关研究任务,又兼具《大树》季刊编辑、网站管理、信息发布等职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