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学科正在健美地起步:冯骥才先生在第三届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生入学仪式上的致词

文摘   2024-09-15 00:02   天津  



非遗学科正在健美地起步

——第三届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生入学仪式致词


冯骥才


各位领导、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欢迎你们到来!

你们的光临,对我们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支持。

今天,我虽然不能到现场,但我的心到了现场。

三年前,我们天津大学创办了非遗学,录取了第一批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生。他们今年就要毕业了。他们将是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第一批非遗学硕士研究生。而今天,又一批有志于非遗事业的研究生朝气蓬勃地走进我们的学院。于是,你们一定看到了:一个新兴的学科正在健美地起步。


大家都知道,非遗是本世纪出现的一个崭新的文化概念。它出自人类新的遗产观和现代的文明观。

习总书记从历史高度、时代高度、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出发,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弘扬。我国的非遗事业空前繁荣,在当今的世界上,已经走在前列。

我国的非遗规模宏大,进入政府保护名录的超过十万项。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优势,也是极大的现实的挑战。在非遗的认知、保护、传承方面,都存在着挑战。

为了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学界关键性的工作是非遗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为非遗保护提供科学的支撑,为非遗的管理培养专业的人才。


在这三年中,我们致力于三方面工作:

首先是非遗学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元理论的探索,这是一个新学科的最根本的工作、核心的工作。没有坚实、透彻、科学的非遗学理论,就无法保证非遗完好地传承下去。

为此,我们召开了以“非遗学构建”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建立了我国首个专业的非遗学网,系统地编写了非遗学的教材。

今天,人文社出版了我的《非遗学原理》。这是我关于非遗学元理论探索的第一本书。这不是非遗知识的梳理,而是对非遗学元理论的探索。

人文社是很少出版非文学的理论著作的。人文社看中我这部书稿的缘由,我想一方面是出版家的视野与敏锐,一方面是对我的支持。我在四十多年前出版的第一部长篇、中篇、短篇,都是在人文社。今天他们仍在支持我,而且是跨领域的支持,特别是他们特意赶在今天非遗学新学期启动的时刻,把这部书送到新生手中,意义不同寻常,令我非常感动。

第二,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方法。非遗学必须建立自己的教学方法。依照“非遗在田野”“非遗保护在田野”“非遗学服务于田野”等等这些理念,我们把主课堂设在了重要的非遗的所在地,建立了一系列田野的教研基地。同时,我们融合了天津大学理工科实验室教育的方式,通过具体的非遗调查与研究项目,让学生在调查中认知非遗,在研究中深入非遗。“为非遗立档”和“传承人口述史”是我院的传统强项,我们业已形成具有自己学术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第三,我们运用天津大学学科齐全的优势,通过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解决了非遗教学的需要、乃至必要。比如我们与天大马院合作的“习近平谈文化遗产”。这个课程的设置就是必要的、核心的、引领性的,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三年来,我们依照非遗学教研特有的性质、方式和方法,建立了一整套教学规划、方法、机制,并组建了相应的科研与教师团队。经过全体教研人员的努力,我们的新学科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最后的话,是对今年入学的硕士生说的: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在我上述的时代背景、特别是在我们创办非遗学的大背景下走进校园的。历史地看,你们是最早的一批非遗学研究生,你们是否有一种光荣感了呢?

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选择非遗学。但你们肯定没有把非遗学仅仅当做一门知识或学问,而是自己热爱的一项社会事业和文化事业。个人的前途总是和事业紧紧连在一起的。中华民族的非遗前程无量,你们的前程也一定广阔而光明。因此,希望你们在学习期间为将来走入社会做好准备。一是知识的准备,二是能力的准备,三是志向的准备。知识是你们的资本;能力不可或缺;志向是通向远方的。社会的成功都是给予有志向的人的。这是个大话题,我不希望你们现在回答,希望你们思考,如果你们思考得好,生活一定会给你们满意的答案。

最后,对2024级新生再次表示欢迎,对关心和支持非遗学的朋友们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

2024年9月14日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迎来第三届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新生


冯骥才先生的新书《非遗学原理》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END -


冯骥才工作室
冯骥才先生的个人工作室,在辅助他处理日常事务之外,还承担大量与其写作相关的编务工作、冯骥才档案资料收藏及相关研究任务,又兼具《大树》季刊编辑、网站管理、信息发布等职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