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最后一天,海棠花含苞待放的春日,一群跨越万水千山远道而来的客人——潘耀明、穆欣欣、朱寿桐、葛亮、罗光萍、姚风等40多位来自香港、澳门的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及文化界人士,来到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参观,并与院长、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交流。
这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万水千山总是情——欢迎港澳作家回家”活动在天津的重要一站。
港澳作家朋友们来了
握手欢迎
上午10时30分,冯骥才先生在冯研院的大门前迎候港澳作家们的到来,高兴地看到了许多久未见面的老朋友和初次相见的年轻作家们。他亲自带着大家参观这座凝结了他二十年心血的研究院,在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雕塑厅介绍他收藏的从秦汉至明清的历代雕塑珍品,在北洋美术馆讲述他在理工科大学营建一块人文绿地的用心,在大树画馆回首他的文学、绘画作品背后的往事。大树画馆里有一个展柜专门陈列了一些香港、澳门和其他使用华语地区的语文课本,里面都收录了冯先生的文章作为课文,让港澳作家们感到尤为亲切。另一个展柜里,有一本明报月刊出版社出版的冯先生小说集《楼顶上的歌手》,一下子被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明报月刊》荣誉总编辑潘耀明发现。一本书勾起了冯先生与港澳文学界、出版界几十年的情缘。
作家们参观雕塑厅、北洋美术馆、大树画馆
香港作家联会潘耀明会长发现他给冯骥才先生出的港版书
参观完这座中外文化点染各处、古今人文交相辉映的“文学艺术宝库”,带着意犹未尽的感受,港澳作家们移步北洋书院,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与冯骥才先生展开交流。
冯先生讲述了他上世纪90年代起,为何要暂时放下文学的笔,纵身跃入文化遗产保护这个巨大的时代“漩涡”。先是家乡天津老城的拆迁触动了他的心,他拿出稿费请地方文化学者和摄影家们调查、拍摄天津老城的历史建筑,当街演讲唤起老百姓对自己文化的珍视。世纪之交,出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之后,冯先生又为传统文化中与精英、典籍的文化同时存在的另一半——民间文化的飞速消亡而感到震动,于是倡导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与一批同道中人一起帮助国家建立起“非遗”保护体系。2011年前后,在非遗的普查和保护过程中,冯先生发现民间文化所依存的大量传统村落都在瓦解、消失,于是又向国家建议紧急调查、保护重要的传统村落,得到了国家的采纳。如今年过八旬,冯先生开始在天津大学建设“非遗学”新学科,为构建“非遗学”的理论和知识体系,为非遗的科学保护和人才培养,孜孜不倦地继续工作。
冯骥才先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与港澳作家们交流
冯先生说,他其实是以作家的立场投身文化遗产保护:“作家对生活的情怀与自己置身的土地分不开,每一位作家都自然而然地从自己熟悉的土地里调动写作的灵感,从中创造出文学人物的细节、个性和精髓。于是,当生活的土壤发生变化时,一定是作家的心首先被触动,因为作家热爱生活。”他的话,让在场所有港澳作家们深感共鸣。潘耀明会长由衷感慨:“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就认识大冯了,很荣幸出过他的几部书。今天在他的学院看到这么丰富的文化盛宴,特别上了一堂中华传统文化的课,领教了他巨大的创造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谢谢大冯先生!”
活动现场,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还为冯骥才先生颁发了一块“入会纪念牌”,“今天是您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第16260天,您以优秀作品点亮万家灯火,我们以文学名义向您致敬!”
这是冯骥才先生加入中国作协第16260天
相聚的时光虽然短暂,但美好的记忆将常驻心田。在李叔同先生作词的《送别》音乐声中,冯骥才先生和冯研院的师生们,与港澳作家们互道珍重,依依惜别。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致辞
冯研院祝昇慧教授主持讲座环节
北洋合唱团常任指挥、青年钢琴家温雨川弹奏《送别》,港澳作家和冯研院师生们不禁跟着唱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与港澳作家们合影,依依惜别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