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依法治市办和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科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积极发挥“组织、指导、督促、协调”职能,切实当好市委依法治市办参谋助手,建立健全制度、协调各方力量、加强工作指导、抓实工作落实,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亮点频显:2024年,四位省部级领导先后来抚调研并充分肯定我市法治建设工作。第二期全国“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班、全省持续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扩面提质增效工作现场会在我市举办。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建立合作机制的经验在司法部召开的试点工作推进会上交流。央视新闻频道和《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先后16次点赞或专题报道我市法治建设工作。
将全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部署提交市委依法治市办组成人员全体会议、五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研究。以委员会名义印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部署各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内容,纳入法治业务培训重点内容和党校(行政学院)重点课程,列入领导干部日常学法、法治培训、年度述职必学必训必述内容。调整充实市级“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学堂”师资库,特聘讲师4人,组建师资库成员28人,推动各县区组建县级师资库,培养、选树、储备一批本地宣讲师资。推动各地、各单位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邀请了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杨德敏进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辅导,政法系统举办了全市政法领导干部、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司法行政系统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全市80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各县区用好省市县三级“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学堂”师资,累计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600余场次,受众10万余人。
出台《关于建立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链条推进机制的实施意见》,形成“部署、审核、组织、点评、评议、整改、考核”的“七步”工作法,推动真述真评、实抓实改。组织下辖各县(区)和抚州高新区、东临新区、市人社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开展现场述法。认真做好书面及现场述法报告审核工作,对不规范的述法报告提出修改意见,点对点反馈述法点评意见,及时将现场评议情况报送市委组织部,督促各述法对象抓好问题整改。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市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现场述法实现全覆盖,述法质量大大提升。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成效显现,各地聚焦全面依法治市重点工作和社会关注、群众关心,解决法治领域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一把手带头示范、一盘棋统筹推进”局面。
修改出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工作规则》《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衔接解决执行难、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普法教育领导小组职责,统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涉外法治工作,强化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建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市领导挂点联系指导县(区)法治建设工作制度,组建13个“1+3”(1名市领导、一个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成员单位、1家法律服务机构、1名市法律顾问团成员)挂点联系指导小组,由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市领导带队,分别联系11个县(区)和抚州高新区、东临新区,推动解决全面依法治市重点难点问题125个。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市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以召开党政联席会等形式,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问题173个。
认真做好市委依法治市办组成人员全体会议、五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准备工作,为会议圆满召开做好基础性工作。全力做好全市法治督察暨全面依法治市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工作,聚焦年度重点工作,摸清实情、找准问题,起草《全面依法治市重点工作情况通报》,针对性提出工作要求。紧盯“全面依法治省”考核,抓实各项工作调度,梳理问题,查找短板弱项,通过召开全面依法治省考核工作调度会,下发工作提示单等方式,传导压力,提醒督办。面对“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新任务,加快工作布局,开展涉外法治人才摸底,初建涉外法治人才库,入库专家16名。依托各级平台加大涉外法治人才培训力度,2名公职律师参加司法部举办的全国公职律师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训班,1名市司法局干部通过遴选参加为期3个月的第四期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涉外法治人才培训班。
供稿|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