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网上购物的行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期我们为大家带来一起网购定金纠纷案例,黎川县人民法院仅用一小时成功帮助远在异地的原告李某追回网购定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在往常的一天,李某在某二手网络交易平台看中了一件心怡的电脑键盘,价值四千余元,见物心喜的他当即联系了卖家尧某。
尧某表示,购买这款键盘需要先交五百元的定金,在发货后,会通知李某支付尾款。李某认为,这款键盘本就“抢手”,好不容易有渠道购买,而且交易有平台保障,应该不存在什么风险。随即李某便向尧某支付了定金。
在李某支付定金后,过了二十余天,李某再次查看网购信息时发现,卖家尧某已将账号注销。李某意识到自己被骗,定金可能已经被卷走,便尝试向平台申诉。客服收到申诉后帮李某进行了2次追损,但均以失败告终。在朋友的建议下,李某通过人民法院的微信小程序,向法院寻求帮助。
李某通过人民法院的网上立案平台,向黎川县人民法院申请了立案。将卖家尧某诉至法院,要求尧某返还五百元定金。
法院的工作人员接到案子后第一时间联系了被告尧某。工作人员告知尧某,他的行为已经违法,又向其讲明其中的法律风险,打消尧某的侥幸心理。在工作人员的劝诫下,尧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同意将定金返还。
最后,在法院工作人员的见证下,被告尧某将五百元定金以微信转账的方式退还给了原告李某。李某收到退款后也向法院申请撤诉。本案从黎川县人民法院着手处理到原告撤诉,前后只花费了一个小时。工作人员通过跨域立案、快速办结,既凸显了人民法院为群众提供便捷司法服务,也彰显了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最大程度的减轻当事人诉累。
供稿|普法与依法治理科、抚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