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明明都在说消费降级,又是什么促使年轻人为高价的毛绒玩具毫不犹豫地买单?
去年《经济学人》杂志曾发表:“kidulting兴起,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趋势”。
Kidult=kid(孩子) + adult(成人),意为童心未泯的成年人,他们拒绝被年龄定义,渴望获得没有年龄限制的正向情绪,讨厌刻板严肃的成人生活方式,希望在重压、焦虑的环境中,回归童真,找到情绪栖息的港湾。
能成为“过期儿童”的精神食粮?
或许你还没听过Jellycat这个品牌,但大概率也有刷到过它的的表情包,甚至无意中参与了这场病毒式的传播。
其中,在社交媒体最为出圈的“茄总”,标志性的豆豆眼和微笑脸,胖胖的身躯更是提供了极大的创作空间,各式趣味表情包层出不穷。
根据新红数据,2014年创建的小红书词条 #jellycat ,现总浏览量已达12.75亿,总参与人数达47.64万,近30天的互动增量也达到了247.38万。(截止2024年9月27日)
曾有网友这样描述Jellycat “它就是一颗情感代糖,精神抚慰品里的‘赤藓糖醇’,它足够甜,又没有负担。”
Jellycat的每一只玩偶,从出品到售后都极具仪式感。
©Jellycat
每款玩偶的吊牌都会有一句话“Please look after me.”,意为“请好好照顾我”。若产品绝版会被归为“退休员工”,仿佛毛绒玩偶真的存在生命力。
当然,线下的仪式感,不止如此。
在Jellycat CAFÉ 选购时,需要用到食品夹,仿佛在真的在夹一块蛋糕。进入「取餐区」结算时,会提供奶茶、咖啡制作服务,店员还会贴心地询问每个人“奶油”需要加多少。
而在今年的520花店系列活动,提供了“除草”“喷水”;
©BEAST野兽派
在最早的英国餐厅系列,提供了“烹饪”“煎烤”服务......
即使部分人感觉“羞耻到脚趾扣地”,却依然十分着迷,产品的打包视频更是被社交媒体火热传播。
正是,这各式各样的“过家家”沉浸式互动打包体验,强化了Jellycat与消费者之间情感的纽带,超越了简单的货品交易模式,提供了新颖的购物体验和品牌新鲜感,进一步加深了用户粘性。
其售后服务也十分温暖,据一位Jellycat爱好者讲述,她在第一次购买Jellycat产品的时候,发现了瑕疵,跟官方沟通有没有修复的办法,官方跟她说“很开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它能成为你重要的朋友”,并可以给她重新发一只,颜色随意挑选,还贴心地推荐了裁缝店。从此,她便对Jellycat产生了深深的滤镜。
中国人也有自己的Jellycat
“童趣力”成文创产品新趋势?
毛绒版的砂锅,香菇、西蓝花、白菜、蟹棒、年糕、丸子.....荤素不同的菜品,在挑选并确认口味后,由店员放进锅内,稍作等待便出锅了,再挑选专属自己的号码牌,一份新鲜的“麻辣烫”就完成了。
然而,此类文创产品的走红并不是偶然,年轻人似乎对可爱童真的元素向来没有抵抗力。
人人喊打的“蟑螂”文创毛绒玩偶,也备受年轻人喜爱。
场景亦是如此。
成都IFS的爬墙熊猫,西安高新中大国际的HELLO!熊,挂满墙的玩具熊......也因加入了可爱的元素成为了网红打卡点。
而当这些元素互相结合——“玩具+场景+表演式零售体验” ,通过温软的触感、灵动的氛围,趣味的互动,取缔了同质化消费带来的乏味,进而大大延长了消费者的驻足时间,提高了实际消费购物的可能性。
kidulting已蔚然成风。
但并不是说成年人拒绝长大,而是内心一直居住着“小孩”,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着克制自己,努力达到各种社会要求,最终将最纯真、最具生命力的内在小孩埋藏在心底。
当他们这份“幼稚”被理解,被容纳,心底的“小孩”便得以挣脱现实的束缚,跳出身体框架的局限。有人借此重温了童年的美好,有人弥补了童真的缺失,有人在发疯、躺平中选择自愈,构建起独属自己的精神自留地。
我们要做的便是承接住这份“童趣力”,即时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保持产品创新,建立情感链接,用最真诚的方式守护大家的童心,实现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奔赴。
本文由空间印象撰写整理,部分图文来源于
公众号:商业与地产、尚美佳SMJ
Jellycat、南方周末、赢商网
小红书及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业务咨询/项目合作
电话 0756-3331690
微信 132 2600 1671
邮箱 sidd@sid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