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感冒发烧的克星,想治好抑郁症,离不开柴胡

百科   2025-01-01 12:21   山东  

柴胡是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



药用部位: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


分布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


功效与作用


解表退热:柴胡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于祛邪解表退热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之要药。对于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热、风寒表证,皆可使用。


疏肝解郁:柴胡辛行苦泄,性善条达肝气,疏肝解郁。常与香附、川芎、白芍等中药配伍,治疗肝失疏泄、气机郁阻所致的病症。


升举阳气:柴胡能升举脾胃清阳之气,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的脏器脱垂,如子宫下垂、脱肛等。常与人参、黄芪、升麻等中药同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一般用量为3~10g。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注意事项


柴胡含槲皮素,不宜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如氢氧化铝制剂、钙制剂、亚铁制剂等同用,以免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维生素C可将柴胡所含苷类分解成为苷元和糖,从而影响疗效,故不宜同用。


柴胡其性升散,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炮制方法


生柴胡: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升散作用较强,多用于解表退热。


醋柴胡:取净柴胡片,加入定量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文火加热炒干。能缓和升散之性且疏肝理气作用较好,适用于肝气郁滞导致的胁痛、腹痛、月经不调者。


酒柴胡:增加了升提之性,中气下陷、清阳不升者更为适宜。


鳖血柴胡:取净柴胡片,用鳖血及适量清水拌匀,稍闷,待汁液被吸尽后,文火炒干。能填阴滋血、抑制浮阳、增强清肝退热的功效,可用来退热截疟,治疗热入血室、骨蒸劳热。


总之,柴胡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材,在使用时需根据具体病症和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和配伍方案。



柴胡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解表散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等功效。


在中医配伍中,柴胡可以与多种药材搭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伍应用:


柴胡与黄芩: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与柴胡搭配使用,可以加强清热解毒的效果,适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


柴胡与白芍: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的作用,与柴胡搭配使用,可以调和气血,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柴胡与当归: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与柴胡搭配使用,同样可以调和气血,还能缓解肝郁气滞引起的痛经、头痛等症状。


柴胡与川芎: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与柴胡搭配使用,可以增强活血化瘀的效果,适用于瘀血阻滞引起的疼痛、痛经等症状。


柴胡与人参、黄芪:人参、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与柴胡一起使用,可以增强柴胡的升阳举陷、补气升阳的功效,适用于治疗中气下陷、气虚乏力等症状。


柴胡与桂枝: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的作用,与柴胡一起使用,可以增强柴胡疏肝解郁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肝气郁结等症状。


柴胡与枳壳:枳壳具有行气宽中的功效,与柴胡一起使用,可以治疗肝郁、肝脾不和引起的胸闷、胸部胀痛、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柴胡与羌活:羌活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与柴胡一起使用,可以治疗脾虚湿盛引起的浑身酸痛、沉重、乏力、口苦、口干、发热等症状。


此外,根据具体病症的不同,柴胡还可以与其他药材配伍,形成经典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等,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总之,柴胡的配伍应用十分广泛,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也要注意柴胡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避免盲目用药。







幸运的百草园
喜欢百草园,喜欢把最精彩的分享给大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