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子 长在树上的“南瓜”,人称算盘子,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百科   2025-01-18 12:22   山东  

全色中药算盘子是大戟科植物算盘子的果实,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别名

算盘子有多种别名,如黎击子、野南瓜、柿子椒、算盘珠、八瓣橘等。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如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


植物形态

算盘子为直立灌木,高1~5米,多分枝,小枝灰褐色,密被柔毛。叶片纸质或近革质,长圆形或长卵形。


蒴果扁球形,形如算盘珠,常具8~10条纵沟,红色或红棕色,被短绒毛。


性味与归经


 性味:味苦、涩,性凉。


 归经:归肝、肺、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算盘子能够清除体内的热邪,对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牙痛、毒蛇咬伤、痈肿疮毒、


疔疮等有解毒和消肿的功效。同时,它还可以治疗由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利湿退黄:算盘子具有利湿的功效,可以促进胆汁的排泄和湿气的排出,调节肝胆功能,减轻黄疸程度。


有助于改善湿热黄疸等症状,促进胆汁排泄,调节肝胆功能。


消肿止痛

算盘子对于身体湿热之邪引起的肿痛有治疗效果,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都能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行气活血:算盘子能够促进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使血管内的血流通畅,从而达到活血理气的作用。它还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后局部出现的瘀血肿胀等症状。


 抗菌消炎:算盘子对多种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有抑制作用,在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炎症疾病中,可以降低这些病原体的活性,减轻炎症反应。


算盘子中的某些成分对细菌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炎症疾病。


消滞化湿:算盘子还有消滞化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咽喉炎、淋巴结炎、疟疾、痢疾、胃肠炎等症,还可用于缓解食滞腹痛、闭经等不适症状。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算盘子可能还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预防感冒等传染性疾病。



用法用量与禁忌


用法用量:内服时,通常煎汤服用,用量在9~15克之间。具体用法用量还需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禁忌:算盘子有小毒,不可过量服用。同时,孕妇等特殊人群应慎用,以免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在使用算盘子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药算盘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毒性和禁忌事项。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算盘子,可以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


临床应用


算盘子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湿疹、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痔疮等多种病症。


同时,它还可用于缓解流行性感冒、咽喉炎、淋巴结炎、疟疾、胃肠炎等症状。


使用禁忌


 算盘子有小毒,不可过量服用,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孕妇等特殊人群应慎用,以免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在使用算盘子时,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算盘子的药用价值十分丰富,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毒性和禁忌事项。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算盘子,可以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算盘子的配伍应用相当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伍及其应用:


治黄疸


 配伍大米(炒焦黄),水煎服。具体用量为算盘子60g,大米30~60g。


治尿道炎、小便不利


可单独使用算盘子果实,水煎服。用量为15~30g。


治湿热泻痢


可与漆大姑等药材配伍,水煎服。


治痢疾


可与鸡屎藤等药材配伍,水煎服。


治皮肤瘙痒、湿疹


可与杠板归、千里光、盐肤木叶等药材配伍,水煎熏洗。也可直接使用算盘子鲜叶水煎外洗。


治跌打损伤


内服算盘子煎汤的同时,还可将算盘子捣烂外敷伤处,以促进瘀血消散和肿胀消退。


治毒蛇咬伤


可与千斤拔根、白毛鹿茸草等药材配伍,水煎服。同时,可取算盘子鲜叶捣烂外敷伤处。


治感冒发热、咳嗽


可使用算盘子根,与生姜、食盐等药材配伍,水煎服。


治风湿病关节疼痛


可使用算盘子根及茎叶,切细后水煎,炖猪蹄常服。


需要注意的是,算盘子有小毒,不可过量服用。


孕妇等特殊人群应慎用,以免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在使用算盘子时,应严格遵循医嘱,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算盘子还可与其他多种药材配伍,用于治疗不同的病症。



但具体的配伍和用量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切勿自行盲目用药。






幸运的百草园
喜欢百草园,喜欢把最精彩的分享给大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