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是百部科百部属多年生攀援性草本植物,其干燥块根是一味中药。以下是关于百部的详细介绍:
植物形态
地下根为块状根,成束,肉质,长纺锤形。
茎较长,叶为卵形、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或锐尖,有叶柄。
花梗紧贴叶片中脉生长,花单生或数朵排列成总状花序。
蒴果卵形,稍扁,表面暗红棕色,种子椭圆形,紫褐色。
花期5~7月,果期7~10月。
种类与分布
主要种类有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对叶百部等。
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省,也见于日本和一些东南亚国家。
药用价值
性味:甘、苦,性微温。
归经:归肺经。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
主治:新久咳嗽,肺痨咳嗽,顿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等。
润肺止咳:百部能够滋养肺部,对于咳嗽、痰多、哮喘、百日咳、喉咙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其有效成分可减少组胺引起的气管痉挛,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从而达到止咳效果。
杀虫止痒:百部具有杀虫功效,对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变,如疥疮、湿疹、荨麻疹等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其煎汤或水浸液、乙醇浸液外用,可杀灭蚊蝇幼虫、头虱、体虱等。
清热解毒:百部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对于热病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祛风通络:百部有效成分能够祛风除湿,舒经活络,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抗菌消炎:百部能够消灭人体内的痢疾杆菌、少儿感染菌和多种球菌以及真菌,阻止这些细菌对人体产生伤害,还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可抑制多种病毒的活性,预防流感发生。
养颜美肤:百部中的活性成分对皮肤有益,遵医嘱使用可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身体负担,帮助清除皮肤毒素,改善皮肤质量。
此外,百部还具有散热解表、消肿止痛、滋补强壮、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
但请注意,百部有小毒,使用时需遵循医嘱,注意适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外用:适量,水煎或酒浸。
采收与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无白心,取出晒干。
百部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其干燥块根在中医临床中常用。
其配伍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润肺止咳
新久咳嗽:百部甘润苦降,微温不燥,为润肺降气止咳之良药。
可用于治疗多种咳嗽病证,常配伍桔梗、紫苑、白前等治疗伤风咳嗽;配伍荆芥、橘皮,如止嗽散。
配伍麦冬、生地、阿胶、三七等药同用,如月华丸。用治暴咳或久咳,均可用百部单独煎汁服。
百日咳:常与沙参、川贝、白前配伍。也可单用百部煎服或制成20%的糖浆剂。
肺痨咳嗽:常与麦冬、生地、山药配伍。或配伍紫菀、贝母、寒水石治小儿肺热咳嗽;配伍麻黄、杏仁治小儿风寒咳喘。
灭虱杀虫
头虱、体虱:百部能灭虱杀虫止痒,将百部制成20%的醇浸液,或50%水煎剂涂搽,对人的头虱、体虱及虱卵均有杀灭作用。
蛲虫病:可取百部30~60克水煎,液浓缩至30毫升,每晚作保留灌肠,连用5天为一疗程。
或用百部、紫草、凡士林制成软膏,每晚外涂肛门。也可煎水外洗,治疗因寄生虫感染导致的阴痒症状。
注意事项
百部有小毒,能抑制呼吸,经煎煮可降低其毒性,入丸散用量不宜过大,且婴儿慎用。
久咳虚嗽宜用蜜炙百部,杀虫灭虱宜用生百部。
百部在中药配伍中应用广泛,但需注意其毒性和用量。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医嘱,确保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