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每天找到「海尔森心理」,只需三步☆“设为星标”。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海尔森心理”→点击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标”
原生家庭,承载着无数人的成长记忆。它既是爱的港湾,也是束缚的源泉,像一座既温柔又坚固的牢笼,影响着我们的性格、价值观乃至人生轨迹。
在东亚原生家庭中,亲情是无可替代的纽带。父母对子女的爱,深沉而无私,他们愿意为子女付出一切,只为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然而,正是这份深沉的爱,有时也变成了束缚我们的枷锁。
东亚文化中强调的孝顺、顺从,让许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期望和梦想强加给孩子。
他们希望子女能按照自己规划的道路前行,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和追求。这种束缚,如同牢笼一般,限制了我们的自由和个性发展。
东亚原生家庭最让人窒息的,不仅仅是父母的专制,更让人难受的是,他们所做的一切的出发点又是基于爱你的目的,这时候你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负罪感,这种感觉像一件湿透的棉袄,穿上冷,脱下也冷。
华师大教授戴建业在访谈中提到:有些女孩子人生中最烂的一张牌不是家里穷,也不是不够优秀、漂亮。一副真正的烂牌,是有一个令人窒息的原生家庭父母,带给你的不是温暖和爱,而是悲观、自私、冷漠自我厌弃。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变成自卑、敏感、讨好型人格。
甚至没办法和自己和解。有些父母既给不了物质支撑又给不了精神引导,缺钱又缺爱。而父母还都有债主思维,他们养育小孩不是因为爱和责任,而是期待小孩长大能够回报自己。规避自己年纪大了以后面临的各种风险,也是俗称的“养儿防老”。
最近,一名名为“曼曼”的脑瘫患者在互联网上分享了他备孕的经历,由于身体因素,她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都变得无法控制。尽管如此,她仍然坚定地吃叶酸,满怀期待地等待宝宝的降临。促使她下定决定要孩子的原因,就是有一个孩子为她养老。
可以想象这个孩子这辈子都可能会被“套牢”在这个家庭里,因为他的出生就带着父母的目的性,这也是为什么东亚原生家庭问题高发的原因。
东亚地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家庭伦理、亲情、孝道、忠诚等价值观念。这种文化背景下,家庭被视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承担着教育子女的重任。
儒家文化中的“孝”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合理化了父母对子女的无限责任和无限权力,使得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往往带有强烈的道德绑架色彩,如“我是为你好”等言辞,限制了子女的个性表达和自由发展。
在“养儿放老”“养女防老”的观念下,东亚家庭父母对孩子的爱充满了畸形的目的性。过渡的干涉子女的选择,无比的在意儿女的学习成绩,能不能出人头地......
潜意识里将子女当作一笔投资,当子女的选择与成长偏离了他们预想的轨道,那就意味着这笔投资出现了失败的风险,这是他们绝不允许的,于是打着“爱”的旗号的绑架就开始了。
为了孩子的成功,自己省吃俭用,将一切的希望灌注在孩子身上。由于自己的眼光所限,他们往往会将子女的成绩视为衡量其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对子女的压力过大,使得家庭教育变得功利和短视。
由于父权的影响,东亚地区的家庭教育往往缺乏情感沟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内心。这种缺乏情感沟通的教育方式导致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感到孤独和无助,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我们那时候谁不是父母打骂着长大的,也没听说谁得抑郁症了,就是你们现在的年轻人没事找事。”这句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然而真的如此吗?一句话就将原生家庭带来的焦虑、敏感、抑郁一股脑的推向下一代。
但其实种子早已埋下。原生家庭问题往往具有代际传承性。父母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创伤和压抑,可能会无意识地传递给子女,导致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类似的问题。
想要斩断原生家庭创伤的锁链,其实就是一场“断亲”,学会说不,划清父母与自己的边界,自主意识才能觉醒。
戴建业教授这样说到:父母过的辛苦与你无关,父母过的痛苦同样与你无关。与你无关的意思就是你不需要上赶着解决这些问题,这些并不是你造成的。更不需要为这些事情感觉到愧疚、自责和自我绑架。父母人生坎坷曲折,吃过很多苦但这些都是他们曾经无数个选择造成的。
不要因为他们说了一句,都是为了你,你就轻而易举的被绑架了。难道没有你,他们就可以走向人生巅峰了吗?去爱他们、关心他们,这没错。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背负他们的命运,你有千万种方式表达爱意、表达感恩,但最不应该的就是牺牲自己的人生,去承担使例的责任。
离开原生家庭的伞,才发现外面根本没下雨。东亚的小孩正在拿他们的一生,疗愈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面对东亚原生家庭中的爱与束缚,我们需要学会平衡和取舍。
我们要珍惜父母给予的爱,也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我们要学会与父母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独立和自主,勇敢地走出原生家庭的牢笼,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天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