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地质学家行驶在美国爱达荷州一处钴矿外。
图片来源:路透社/ Carlos Barria
Dimitri Zabelin
Pantheon Insights地缘政治战略师
Daan-Max von Dongen
牛津大学助理和博士
地缘政治竞争正在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各国在立法和投资方面展开竞争。
但是,对关键矿物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有限的供应可能会阻碍这一进程。
通过第三方机构促进合作是确保转型成为全球共同努力的关键。
全球能源转型的竞争已为基础设施领域带来了大量投资,美国、欧盟和中国在这方面尤为突出。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IRA),投入369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发展,着重扩大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组件等关键技术的国内制造。确立此法案不仅是为了减少排放,也是希望重新确立美国绿色技术生产的全球领导者地位。这与欧盟Fit for 55倡议相似,该倡议是欧盟“绿色协议”的一部分,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对氢能、海上风能和电网现代化进行重点投资。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正在利用其在清洁能源技术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领导地位。2022年,中国生产了全球80%的太阳能电池板,并主导了全球电池市场。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资源丰富的国家正从各自丰富的矿产储备中获益。澳大利亚的锂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充分利用全球对重要材料需求的增长,正逐步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关键角色。向绿色基础设施转型已成为一种加速趋势,各国认识到,能源安全、技术领先和气候行动密不可分。然而,地缘政治竞争导致关键矿物的供应链出现瓶颈,令人担心这场竞赛可能会在无意间放缓其所寻求的进展。与被称为“绿色通胀”的能源转型一起出现的是原材料和可再生技术价格的飙升,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但技术和监管机制的进步也开始缓解这些通胀压力。过去十年间,得益于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的提高,太阳能和风能的成本分别降低了85%和55%。此外,碳捕获与封存(CCS)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等新兴技术为实现低成本脱碳提供了可能性。例如,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预测,在足够的政策支持下,SMRs有望在21世纪30年代提供可扩展且负担得起的低碳能源。在监管方面,欧盟的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等举措旨在防止碳泄漏,对碳密集型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来确保更均衡地分担脱碳成本。这一规定不仅为欧洲公司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还鼓励了全球范围内的绿色生产实践,在促进可持续增长的同时降低了绿色通胀的风险。在资源需求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全球能源转型将对铜、镍、钴和锂的需求产生最大影响。对预期需求和对价格的后续影响的预测取决于时间范围和情景类型。具体来说,到 2040年和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对关键转型金属的价格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因为估算的范围各不相同。世界银行预测,到2040年,锂的需求量将比2020年增加七倍。IMF预测,在净零排放情景下,到2050年,锂的消费量将比2020年增加 25 倍。国际能源署也提出了一系列可能的未来情景。在其可持续发展情景(SDS)中,需求远大于供应,到2040年,对锂的需求将是现在的51倍。将国际能源署的可持续发展情景应用于钴、镍和铜等其他转型金属,也能看到需求的急剧增长:与传统技术相比,新的绿色技术在开发阶段往往需要更多的物理材料才能实现相同的产出。例如,纯电动汽车(BEV)通常比同类内燃机(ICE)汽车重15%到20%,因此在未来几十年也将成为材料需求的关键驱动因素。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占新车销售量的比例将在35% 到68%之间,大多数预测集中在40%到50%的区间内。这意味着到2030年,电动汽车的年销量将在2500万至4000万辆间,而2022年的年销量约为700万辆。IMF预测,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情景下,石墨、钴、钒和镍的产量将无法满足需求,可能存在超过总需求三分之二的缺口。即使是铜、锂和铂等金属也面临着30%到40%的潜在缺口,这也危及到它们满足未来清洁能源需求的能力。此外,能源转型所需的关键矿物和金属的集中分布将成为供应链的热点问题。下图数据基于2022年的生产水平,以全球总量的百分比表示:关键矿物集中在少数几个关键国家。
图片来源:国际能源署
关键矿物来源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导致了供应链的脆弱性。地缘政治紧张导致的供应链中断或出口限制可能危及全球能源目标。地缘政治竞争也可能导致供应链断裂,削弱跨区域合作,尤其是各国优先考虑自给自足而非合作之时。这种竞争会拖延实现气候目标的集体行动,增加供应短缺和监管失调的风险。在这种背景下,世界经济论坛等第三方机构在弥合分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促进对话、调整政策框架并推动协调行动。如果没有这样的中间机构,转型很有可能演变为一场零和博弈,而不是全球合作与努力。随着能源格局的转变,促进合作变得至关重要,这不仅是为了应对竞争,也是为了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翻译自世界经济论坛 Agenda 博客,中文版本仅供参考。欢迎分享至朋友圈,申请转载请在本文下方留言。
翻译:孙芊 | 编辑:王灿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欢迎在微博、微信视频号、抖音和小红书关注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