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关于心理健康的课程上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如何做到 Self-Care,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照顾自己,这个话题我很喜欢、也很关注,几年前我就有学习哈佛大学线上的积极心理学的课程(我目前最喜欢的课程: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正如课上老师 Tina Lackner 所提到的,当我们身体出现了问题,我们会知道要吃药、看医生、请假、多睡觉、停止工作等方法来处理,但如果我们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大多数人则很难像对待身体一样来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
当我们压力很大、工作或学习很忙的时候,我们经常选择压缩睡眠、取消和家人朋友的行程、吃快餐等方式来应对,偶尔如此倒还好,毕竟我们的身体可以像水一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如果长此以往,我们则会容易形成焦虑、抑郁等症状。
面对这种情况,包括各种现实所造成的心理问题,有些人也许没得选择,国内当下很多人不得不压缩休息时间、压缩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来为生活奔波,比如很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按天结算的日结工、很多跑单的外送员等,他们也想休息、也想和家人一起,但无奈家里有孩子在嗷嗷待哺、有老人要赡养、有房贷要供;有些人则有得选,只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可以算是有得选的人,和很多人一样,并没有“反思”自己,任由焦虑、失眠、脱发等症状横行。所以这篇文章也算是写给自己,通过码字的方式来思考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单纯说照顾好自己其实大家都懂,像常识一样,并且几乎每个人都能想到一些可行的方法,比如锻炼、睡眠、阅读、和朋友聊天等。但一方面这些方法缺乏具体的计划;一方面需要一点逻辑来加持,也就是有点随意,没有分类。Tina 老师的文章在链接的杂志里面(https://issuu.com/oaccpp/docs/psychologica_magazine) 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如何“照顾自己”。刚才提到的锻炼和睡眠算是属于 Physical 类别,阅读算是属于 Intellectual 类别,和朋友算是聊天属于 Social 类别,而另外如果我们的财务出现了问题、职场环境出现了问题、或现实生活环境出了问题等,即便我们可以阅读、和朋友聊天等,我们也大概率不会开心。
根据这六个类别,我大致做了个计划:
1. 思想方面,保持阅读或看TED,每天30分钟
2. 饮食锻炼方面,晚餐尽量自己做,相对清淡,有蛋白质和蔬菜;锻炼的话每周3-4次,包括跑步或骑行或徒步,尽量至少一次无氧(撸铁、核心)
3. 信仰方面,因为没有宗教,所以还是保持阅读吧
4. 玩耍方面,每周至少2次没有目的的玩、发呆,比如打台球、在草地或户外的凳子上坐着、或露营吧
5. 朋友家人方面,每周至少一次聚餐、和家人一次视频
6. 目标方面,像上述一样,按照SMART原则进行
课上的时候我们还提到了两点,我写在下面:
7. 职业方面,保持学业、保持做志愿者、保持兼职、保持有收入
8. 环境方面,保持学习环境整洁(去tpl,家里自己的桌子有点乱);尽量控制手机使用时间3h/d以下
总之,希望我们都能过像关注自己的身体、或照顾自己的亲人、宠物一样来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
最后,你又通过什么方式来照顾自己呢?期待大家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