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金州 · 和融共生】种下颗种子,让“表达”落地生花——两江新区小学语文中段“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活动

文摘   2024-12-11 10:26   重庆  

2024年12月3日下午,两江新区2024秋期小学语文中段“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活动,在金州小学校举行。两江新区教研员徐颖、两江新区人民小学副校长宋可耕、两江新区小学语文三年级牵头人唐昭、两江新区小学语文四年级牵头人吴冬梅,以及两江新区全体三、四年级语文教师近500人参加此次活动。

为时半天的活动,有表达课例,有分享讲座,有课堂点评,有提升总结,可视化研训路径带给老师们看得见的成长。






金州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副书记、校长丁成浩致欢迎辞。他围绕“乐于学习、善于创造、精于研究”三方面,介绍了金州小学“有品有样”的特色教研。同时,丁校长展望了学校在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兼容并进的背景下,推动新课程理念深入实施,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美好愿景。



金州小学六年级二班全体学生带来戏剧《归家》,倾情演绎大英博物馆中“文物”迫切归家的故事。该剧由该班语文老师编导。




观——师者探骊取珠行

活动展示了三、四年级两堂表达课例。第一堂课由金州小学刘田老师执教口语交际《安慰》。堂课由“说‘忧’——听见你的烦恼”“知‘忧’——想到你的心情”“解‘忧’——说出我的安慰”三个活动组成,顺着学生的真实生活需要,建构学习支架,再从课堂链接到生活,让学生在安慰中学习安慰的方法,转变思维的方式和生活的态度。




第二堂由宋可耕老师带来作文课《我有一个想法》。宋可耕刚刚在全国第五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宋可耕设计了“想、学、写”三个环节, 一是“小小观察员,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小事,发现具体问题;二是“小小思考者,整理思路”,紧扣教材,巧妙提取写作方法;三是“小小记录者,积极表达”,让学生练习表达再动笔修改。从课堂回归生活,恰到好处的评价语润物无声。




思——教师拾慧启智途

分享讲座环节,宋可耕以自身赛课经历为例,讲述了从最初教学设计到最后成型过程经历的“纠结”、克服的难题以及团队的思考。从“重视学生写作动机——我为什么要写”“改变知识的建构方式——儿童立场的‘学什么’和‘怎么学’”“支持过程的伴随评价——预学单、助学单、评价单”和“呵护习作的初始兴趣——课前谈话+评价”四方面,深度激活老师们的教研思维火花,让老师们明白一堂真正的好课应该顺应学生学习需求,遵循教材编写意图,链接真实生活。




展——未来深耕求新篇

两江新区教研员徐颖对本次活动做总结。徐颖强调,老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生活为本,关注学生的真实问题、生活态度,同时将学生无意识的思考转化为思维方式,呵护与引领儿童的心灵,关照儿童的未来生活。




唐昭公布上期培训获奖名单,对上期活动给予肯定,对下次活动进行激励。




吴冬梅布置此次活动任务,两江新区三、四年级全体教师将继续沿着“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单元整体教学”方向,结合观摩的表达课例,聚焦表达课,作进一步思考、行动、研究。






此次活动为两江新区三、四年级全体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两堂课例示范和微讲座,推动了“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深入实践,为落实新课标、用好新教材,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在语文课堂上生根开花。






新 | 丁成浩

:李晓琼

|陶友婷

撰文:刘秋香

:教导处




重庆两江新区金州小学校
有品有样 GOOD MORALITY,GOOD BEHAVIOR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