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义务教育“大思政”课程建设研讨会暨“红岩思政·行走两江”课程建设戏剧思政育人路径推广会在金州小学召开

文摘   2024-12-20 12:12   重庆  



12月19日,重庆市义务教育“大思政”课程建设研讨会暨“红岩思政·行走两江”课程建设戏剧思政育人路径推广会在两江新区金州小学东校区召开,来自全市的专家、学者及中小学教师代表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义务教育“大思政”课程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本次会议由重庆市教育学会指导,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局、重庆市教育学会义务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重庆两江新区金州小学教育集团承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我市“大思政课”建设,扎实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取得新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这座城市鲜明的红色标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庆充分发挥地域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推进红岩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持续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红岩思政”育人品牌,努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时代新人。






开幕式上,重庆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邓沁泉发表讲话,不仅充分肯定了两江新区健全“大思政”课程建设工作体系采取的措施、打造“红岩思政·行走两江”育人品牌的具体做法,还强调了思政课建设是党领导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就“探索一体化育人路径,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提出以下建议:融通各学段教学,探索目标内容一体化;善用社会大课堂,统整课程建设一体化;改革主渠道教学,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搭建大资源平台,形成合作共建一体化。学校要紧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

邓沁泉副会长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寄予厚望,希望学校能够产出更多的“大思政”育人经典案例,希望“红岩思政·行走两江”课程建设有更多的经验向全市推广。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工委委员、教育管理中心主任杨莉致辞,表达了对此次活动的高度赞赏和期待。并强调两江新区一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深入推动红岩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构建具有两江辨识度、重庆影响力的红岩思政育人体系,打造“红岩思政·行走两江”育人品牌。希望两江新区更多的学校“大思政”育人典型经验能够凸显,也希望两江新区立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引领区发展目标,能为全市义务教育“大思政”课程建设提供更多的典型经验。



重庆两江新区金州小学校党总支书记肖建新致欢迎辞,表达了对与会来宾的诚挚欢迎与感谢,分享了学校“戏剧+思政”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为“红岩思政·行走两江”课程建设贡献学校力量。在此次推广会中,期待与各位同行共享实践经验,期待各位领导和专家提供宝贵建议,提升学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 剧目展演:戏剧思政创新育人方式

会议现场,金州小学戏剧社团的学生带来“红岩思政”剧《小小少年》,金州小学6年级11班全体同学演绎德育剧《寻找“赞”》,深刻展示金州小学“戏剧思政”课程的独特魅力。通过戏剧的方式,思政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在戏剧体验中感悟做人做事道理,培养了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近年来,两江新区党工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工委、教育局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持续推动“红岩思政 行走两江”育人品牌建设。金州小学紧跟步伐,成立了“思政课建设行动工作推进组和思政课中心教研组”,特聘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厉华、西南大学张良教授为顾问,组建了“理论构建、活动实践、课程研发、课程实践、资源保障”5个小组。以戏剧为载体,通过“课程引领、课题驱动、课堂落地”路径,围绕道德与法治五大核心素养,开发了“3学段15剧”课程内容,创设了“一体两翼”课程实施路径,构建“戏剧+”大思政课程体系进行实践。



| 经验交流:共研红岩思政新路径

会议邀请到重庆市中小学教师代表,围绕“红岩精神”融入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改革进行深入交流的活动。

重庆两江新区金州小学校校长丁成浩分享了学校七年戏剧思政课程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戏剧形式将红岩精神融入日常教学,通过“学科/活动+戏剧+思政”全人理念的实施路径,让全学科卷入,实施全过程育德,开启“戏剧+”大思政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德育主任李晓薇介绍了学校“红岩思政·追梦百年”主题课程的实践路径,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方面的积极探索。学校将道德与法治课“革命传统教育”和渝中母城文化、红岩精神与中国精神相结合,将大思政的理念与方法融入课程、活动、文化等多维度实践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博文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婷婷分享了“开动小先锋大篷车  行走红岩大课堂”项目,深入挖掘红岩精神育人价值,通过构建“红岩大思政三大体系”和“红岩大思政三条路径”,以大思政育人体系流动课堂的形式将思政课程送到学生身边,实现了思政教育的广泛覆盖。



重庆市字水中学校学生发展中心主任罗欣探讨了思政课渗透“红岩精神”的具体实践路径。通过构建以“大思政课”为目标,探索“思政课建设、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三位一体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新模式,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重庆市教育学会义务教育发展专委会理事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张良对四所学校的分享进行了精彩点评,为与会学者提供了宝贵启示。



| 专题讲座:深化思政教育理论

专题讲座环节,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原党委书记、馆长厉华带来《“红岩思政”区域课程资源开发路径》的分享,从区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出发,通过讲述一个个鲜活的红岩英雄人物事迹,解析红岩精神内涵,通过丰富的社会活动传承革命文化。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所所长杨昌义以《提升思政引领力:基于大思政课建设的五重课堂教学逻辑》为题,深入剖析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强调指出:新时代教育需关注课程思政,明确立德树人任务,强化课程与生活的链接,关注生命与社会价值,营造和谐生动的课堂文化,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 实地研讨:红岩文化深度探索

当日下午,两江新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中心组成员集体参观了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厉华工作室红岩文化史料研究中心,并开展“红岩思政·行走两江”课程建设研讨。



据悉,两江新区高度重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印发《重庆两江新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和《两江新区“红岩思政·行走两江”思政课程实施方案》,成立区级思政课建设中心组,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健全工作体系、夯实制度体系、优化评价体系,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打造“红岩思政·行走两江”育人品牌。

观摩与交流让中心组成员更加充分认识红岩精神的育人价值,为未来两江新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为“红岩思政”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 展望未来:共筑思政新辉煌

本次会议不仅是思政课程的一次延展创新,更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践行。新时代新征程,重庆学校思政教育要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不断拓展完善育人体系,持续擦亮“红岩思政”品牌。通过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我们期待能够讲好新时代重庆故事,引导青少年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感悟历史,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新 | 丁成浩

:刘姗姗

|陶友婷

撰文:吴江林

:教师发展中心




重庆两江新区金州小学校
有品有样 GOOD MORALITY,GOOD BEHAVIOR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