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丨废纸中“捡回来”的历史《从敦煌到撒马尔罕》

文化   2024-10-16 17:49   北京  

1877年,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才造出“丝绸之路”这个词。此人是一位地理学家。他于1868年至1872年间在中国工作,调查煤矿和港口,并绘制了一套五卷本的地图集,在其中第一次使用了“丝绸之路”这个名词。

一纸诉状

公元670年前后,生活在中国的一名胡商曹禄山要求官府协助他追讨别人欠他亡兄的275匹丝绢。

他在诉状中说,我哥哥跟李绍瑾两人搭伙从长安出发做生意,经过西州到龟兹(今库车),一直到弓月城(今霍城县)。在伊犁的时候,我哥哥借给其中国合伙人李绍瑾275匹绢,为做生意,赶着两头骆驼、四头牛和一头驴进入沙漠后失踪,现在被认定已经遇难。我有证人可以证明,现在要求官府强制这个汉人如数偿还绢匹。

官府裁决如下:该胡商作为其兄的继承人有权追讨这批丝绸。

△这份文书发现于吐鲁番的墓葬,其形状和上面的针孔显示它曾被做成冥衣,且可能是件上衣。

我们之所以能获得这份诉状,是因为它写在废弃的政府公文上。这些公文被当作废纸卖掉,最后被工匠做成了给死人穿的纸衣。约一千三百年之后,考古学家发掘了吐鲁番附近的一座古墓,把散在冥衣不同部位的这件文书拼合了起来。他们拼出了整件文书,各方证词都出现了。

最近几十年来考古学家拼合了上千件类似的文书,包括契约、诉讼、收据、货单、药方,以及一件让人痛心的人口买卖合同:一名女奴在一千多年前的某个赶集的日子以120枚银币的价格被出售。这些文书用汉语、梵语,以及其他死语言写成。

很多文书能保存下来是因为纸在当时价值很高,不会被随便扔掉。废纸常常被工匠做成纸鞋、纸人等物件,充当陪葬品伴随逝者去阴间。这些文书能让我们了解做生意的商人是什么人、交易什么商品,商队的大概规模,以及贸易对当地的影响。它们还能揭示丝绸之路在更大意义上的影响。

文书

与其他丝绸之路专著不同,《从敦煌到撒马尔罕》以文书为核心。

文书能告诉我们货品是如何来到它们所在的地方的,以及是谁把它们带来的;还能向我们展示丝绸之路上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种民族、语言和文化。

并非所有在公元200年到1000年间的丝路文书都写在纸上。有些文书是写在木头、丝帛、皮革或者其他材料上的。它们不仅出自古墓,有的还来自废弃的驿站、佛堂、民宅。干燥的沙漠腹地是保存文书的最佳环境,同时,艺术品、衣物、宗教文献、钙化了的食物和尸体也保存了下来。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绢花:

图中色彩鲜艳的绢花高 32 厘米,于 1972 年从墓中出土,从中可以看出新疆吐鲁番绿洲不寻常的保存条件。这里年降水量低于 25 毫米,保存了中国其他地方无法保存的很多物品,其自然环境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考古学家在绢花花茎上找到几缕头发,说明这束绢花本是头饰的一部分,由迎春的舞者佩戴,年代为 7 世纪到 8 世纪。

这些文书先被遗弃,尔后被偶然发现。其独特性在于它们出自社会各阶层之手,而不仅仅来自受过教育的富有者和掌权者。这些文书并非有意识的历史作品,也并不指望流传到后世。文书的作者不会想到有后人会来读这些东西。这些文书常常能为我们展示一个非常鲜活的过去,具有私人性、确凿性、逸闻性、随机性。没有什么比从垃圾堆中收集到的信息更有价值,因这些信息从来没被篡改过。

我们从这些文书中所了解到的颠覆了人们通常对丝路的看法,丝“路”并非一条“路”,而是一个穿越了广大沙漠山川的、不断变化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事实上,在这些艰苦的商路上往来的货物量很小。但是丝路确确实实改变了东方和西方的文化。本书将利用近两百年来所发现的文书,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令人吃惊的新发现,试图解释这条小小的“非路”是如何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具变革力的超级“高速公路”之一的。这条路不仅传播了货物,还传播了思想、技术、图案。

从敦煌到撒马尔罕

△《丝绸之路新史》的全新增补版本,新附原书所涉简帛文献原文,另增与元朝中外交通史相关的章节。引入草原丝绸之路的概念,丰富了丝绸之路的内涵;在时间维度上,将对丝绸之路的讨论下溯至14世纪;在地域范围上,将丝绸之路的起点向东拓展至北京。

内容简介

在世界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一个著名符号。那它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对它的想象一般是这样一幅朦胧景象:驮着丝绸的骆驼商队穿行于尘土飞扬的沙漠中,在中国与罗马之间络绎不绝。但本书将要为你揭晓:现实的情况与此大相径庭,而且比这幅景象有趣得多。

作者利用大量最新的考古发现,综合中、英、法、德、日、俄六种语言的前沿研究成果,并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十种第一手文献材料。这些文献材料涉及多种古代语言,有古代中国僧人和现代探险家的回忆录、古代女性写的信件、法律契约、宗教赞美诗等。《从敦煌到撒马尔罕》有更高的学术价值、更脍炙人口的故事,也让读者更贴近古代丝路的方方面面,亲身感知丝绸之路的真实面貌。

作者简介

芮乐伟·韩森,耶鲁大学历史教授,著名汉学家。著有《开放的帝国:1800年之前的中国》(The Open Empire: A History of China to 1800, 2015)、《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Negotiating Daily Life in Tradition China: How Ordinary People Used Contracts, 600–1400, 1995)、《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1990)等汉学专著。

译者简介

张湛,现任牛津大学东方学院博士后研究员。2016年于哈佛大学近东语言与文明系取得博士学位,2017—2018年在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伊朗学小学生,对伊朗及整个古代世界有通盘了解,主攻新疆和田出土的唐代胡语世俗文书。人文历史类播客《天书广播》的创办人及主播,古代文明在线教育平台“阿达希尔空间站”的创办人。 

推荐阅读

15 世纪初,中国的巨舰曾航行在东南亚和印度洋,其航程远达霍尔木兹、亚丁湾和东非海岸。当郑和于 1405 年首次发起远航时,葡萄牙尚未开始探索通往亚洲的新航路,西欧也并未涉足印度洋。在 15 世纪之前的数个世纪中,东亚与西亚之间的各条航线都掌握在亚洲人手中,本书揭示的便是这段时期被后人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各条航线,以及沿线各文明的发展历史。

长期以来,贯穿东南亚与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被西方主导的地中海航路和大西洋航路掩盖。这条航路历史悠久,对于印度洋与太平洋沿岸各文明的交流和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古至今,从东非到东亚的航海者们都遵循印度洋的季风节律,穿越极其遥远的距离彼此交流,互通有无,在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层面促使各个文明区域相互联系。

相比于大西洋航路,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海上丝绸之路”仍旧缺乏相关研究,在很多方面几乎仍是空白。而且由于记载稀少且混乱,当今人们对于历史上这条航路沿线的各个国家具体位置等信息知之甚少。尽管如此,对于这条航路的认识与研究仍旧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书聚焦于自远古到葡萄牙殖民时代的印度洋及太平洋各个海域历史,严谨分析了影响古代航路变迁的各种要素、“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文明兴衰的原因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此外,本书作者也详细介绍了印度洋与太平洋沿岸的各种古代航海技术以及商路上流通的各种贸易商品,诸多内容层层相扣,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条理分明的具体图景。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穿越了沙漠、草原、高山和江河湖海,数不尽的物质和文化在其中诞生,形成了璀璨的丝路文明。作者从中拣选了十件古物,将它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展现了物质的工艺和形制、主题与纹饰,也讲述了人与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是谁创造了物质?谁带着它们跨越山河?谁将它们视为珍宝、奉为圣物?它们被谁遗弃,又被谁从层层黄土中发掘出来……物质与其背后的人和社会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彼此碰撞、交融,经济、制度、技术和思想在传播中不断发展和演变,这一切都融汇成了一部生动有形的丝路文明史。

本书讲述了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瑞典的斯文·赫定、英国的奥里尔·斯坦因、德国的阿尔伯特·冯·勒柯克、法国的保罗·伯希和、美国的兰登·华尔纳、日本的大谷光瑞和橘瑞超等人,从丝绸之路上失落的城市遗迹中成吨地卷走各种壁画、写本、经卷、雕塑等。他们劫掠中国珍贵的文物,展开激烈的西域古物国际争夺战。作者汇集了这些冒险家劫掠者的历史故事,探寻他们行动的动机。


购买渠道

抖音:后浪的店 直播间

后浪
~先读书,后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