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乖乖女,注定吃尽社会的苦?

健康   情感   2024-10-28 18:01   浙江  
作者:阿蕊 编辑:阿若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最近有个发现,身边很多朋友都快奔三了,才陆续迎来自己的“叛逆期”。

小A为了抗议妈妈安排的相亲,把长发剃成了寸头;

29岁的小B和父母闹掰,在城郊租了房子备考研究生;

小C下周也要从大厂离职,瞒着家里人去新西兰半工半读。

这些朋友都有一个共性:

从小就是别人口中的“乖小孩”。

他们成绩很好,不会惹是生非,也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管教。

快30岁时,却开始反抗和逃离既定的生活轨迹。

儿童心理学教授Joshua Grossl说过:

宁愿宠出一个任性的女儿,也千万不要逼出一个懂事的女儿。

因为每个乖小孩,都有一场迟到的叛逆。

01

乖小孩都有‍‍‍‍‍‍‍‍‍‍‍‍‍‍‍‍‍‍‍‍‍‍‍‍‍‍‍‍

严苛的家庭环境‍‍‍‍‍‍‍‍‍‍‍‍‍‍‍‍‍‍‍‍‍


当我表哥在澳门欠了三十万赌债的消息传回家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尤其是一向为儿子骄傲的舅妈。

舅妈就是网上说的虎妈教育,要求完美且苛刻。

上小学那会,表哥放学之后写作业到八点半,写完之后还要练一个小时钢琴。

但他表情永远是平静的,只见手指不停在白色琴键上翻舞。

就连生病也不例外,打着吊瓶的表哥,手里也要捧一本书。

舅妈是所有小孩心中最可怖的大人,也是所有大人眼中最羡慕的家长。

“哎呀,太乖了,我家的孩子和他一样多好…”

“我多想XX是我的孩子呀……”

大人们都羡慕舅妈,有表哥这么一个品学兼优、孝顺礼貌的好儿子。

但在同龄人眼中,表哥完美得有些无聊。

因为他人生所有安排都是舅妈规划的。

不管是生活作息还是穿衣风格,甚至是大学专业和职业选择。

这些他都没有想法,或者说有想法也没有被尊重过,更没有为自己的想法抗争过。

就是这样的乖小孩,欠下了赌债。

这样的叛逆,爆发得实在有些可怕。

图源:pexels


其实,父母在教导孩子要乖的时候,就给了他一个积极的心理预期,即:

乖,是一种褒奖。

小孩子能感知得到,自己表现得乖,父母和老师就会高兴。

自己听大人的话、察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大人就会喜欢自己,夸自己。

为了获得夸赞,他们往往会压抑自己的内心需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不会say no。

“好的妈妈”、“对不起妈妈”,便是表哥最常说的两句话。

当不会say no的乖孩子长大,就变成了不会say no的乖大人。

职场上,一味的“乖”等同于“软柿子”,永远干最累的活背最重的锅。

因为就算吃亏也不会声讨,反而顾及脸面、顾全大局。

恋爱时,“乖”带来的善解人意并不能获得更多的爱。

更有可能被认为是没有个性、不具魅力,甚至会遇到渣男然后失去自我。

久而久之,不懂拒绝的人就会患上取悦症 。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布瑞克在指出:

有些人总把别人的需要摆在第一位,从来不会拒绝别人,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快乐来取悦他人,这就是取悦症的典型表现。

在心理学上,很难将取悦症界定,它不属于精神病的诊断,也不是一种人格障碍,更像是一种成瘾机制。

而我们大多数小孩子的成长环境,会让他们因为来自外界的“乖小孩”的赞誉而患上取悦症,为了得到赞誉而不拒绝。

所以他们越乖越取悦,越乖越压抑自我,直到某天迎来真正的“爆发”。

02

乖小孩的叛逆期‍‍‍‍‍‍‍‍‍‍‍‍‍‍‍

虽迟但到‍‍‍‍‍‍‍‍‍‍‍‍‍‍‍‍


在网上看过一段话,大意是说:

青春期那些谈恋爱不学无术的男孩女孩如今乖乖听父母的话。在家乡有了正式的体面,也工作早早结了婚,拥有了父母眼里最美满的生活。

而从小品学兼优、连连被夸听话的乖小孩,如今违逆父母之名,坚持不肯返乡,硬要留在大城市里染黄头发熬夜蹦迪。

东亚社会的小孩,青春期默默吞下去许多内心需求。成年之后,便会迎来迟到很多年的叛逆期。

有时甚至选择危险的活动,或者和家人激烈地争吵来进行反抗。

所以,青春期的乖并不是乖,而是强行被规定的枷锁。

它是一个弹簧装置,压的越紧越低越用力,最后就会反弹的越厉害。

就像表哥一样,本来大好的人生被赌债拖累。

打破家人期待的同时,也毁了自己的人生。

图源:pexels

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都要经历三个叛逆期:

2-3岁的宝宝叛逆期
7-9岁的儿童叛逆期

12-18岁的青春叛逆期

其中青春叛逆期对我们未来的影响更紧、更深远。

这一时期我们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比起前两个叛逆期我们可以在玩耍和探索新事物中安全度过,这一时期中我们会想要和父母对着干、喜欢标新立异,这些都是一种自我力量的表达。

乖小孩在青春期被父母压制住,就像本该喷发的火山被强行进入了休眠期。

叛逆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形成个性和自我的过程。

如果这个过程被强行压下,那么就会造成叛逆期延后,成熟期也会延后。

心理学家荣格在提到心理学术用语“阴影”是这样说的:

“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就会躲入阴影中,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

叛逆期也是如此。

东亚小孩一直在被文化规训下成长,把听话、懂事、孝顺这样的乖孩子教导当作一直以来的人生的游戏规则。

但我们来到某一天,突然发现,这样的游戏规则失灵了。

它好像不会在对人生起作用,而是变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束缚,让四肢和心脏都被捆绑起来。

最终我们像迟来的叛逆期少年,以令人惊讶的方式爆发。

因为我们迟早都会挣脱出来,寻求真正的自我。

03

乖小孩如何‍‍‍‍‍‍
重建自我?‍‍‍‍‍‍‍‍‍‍

@刘小波的博写过:

乖小孩成年后的气质,有三个演变经历——

1)软踏踏总是以别人为中心的好人形象。

2)逐渐变得自私自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是时间会变得有攻击性甚至偏激。

3)随着和内在攻击性的链接及表达,整个人变得有力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平和。

其实,对于大部分叛逆期延后的人来说。

叛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在寻找真我的过程中不得不发动的一场自我战争。

我们要尽量在这场战争中减少伤亡,也就是尽量减少阶段2的偏激和攻击性。平稳地过渡到阶段3,找回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从小也是乖小孩,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1、先从拒绝被说“乖”开始。

把“你不乖”“你怎么这么麻烦”、“你怎么这么多意见”、“你是不是太自私了”、“你干嘛这么挑”......当成是表扬。

这代表,对方发现你是个人了。

因为你有了自己的想法、需要和意见。

 

2、尽早让周围人,认清你的“本质”。

叛逆期来得越早越好,但这个叛逆期并不是指以自我堕落为代价,而是自己选择了一条路,并且坚定地走下去。

尽早让父母亲人认清你的本质,尽早戳破他们对于你一贯温驯乖巧的幻觉。

如果越往后,就越会在学业、工作、婚姻等一些更关键的人生节点上,引来更大的冲撞,程度更深、范围更广。

对于父母一方会很错愕,他们多年来的价值观很难再撼动。

家庭关系带给人的挫败感,要比抗争本身还要折磨人。

图源:pexels

3、给自己制定规则,并释放情绪。

很多乖小孩没有划清内心的底线,因此需要明确自己喜欢什么、接受什么。

在规则以外的东西,勇敢说不。

职场上的欺辱,婚恋里的委屈,都要说出来。

如果从不主动表达这些不满,那就是在默许,别人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一遍遍伤害你。

4、推翻旧我,探索新我。

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换上之前很想但不敢尝试的穿衣风格......

别再压抑自我,在激烈的变化中重组自己。

但也要注意,推翻“旧我”,是为了给“新我”让位。

而这个前提,是“新我”已经足够强大,能够带领方向。

并在杀死、保留和发展之间拿捏分寸,并非为了叛逆而不择手段。



写在最后

王菲给自己的大女儿窦靖童的《童殿》里有这样一句歌词:

“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

我想,家长们是时候把培养一个“乖小孩”从人生目标里剔除了。

乖小孩们也是时候给自己松绑了。

你只要考虑你是谁?你想要什么?‍‍‍‍‍‍‍

什么能让你快乐,你就去做。

并时刻提醒自己:

要善良,但不必乖。



心理爱好者考证/副业推荐

可从事心理行业,可增加额外收入

可成为有执业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人才


↓戳图,添加老师咨询↓

含1对1指导规划 + 课程体验



END


如果你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可以考虑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这里有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可进行线上或线下咨询服务,他们专业、真诚,且已经准备好,识别下方二维码可预约咨询↓

壹点灵心理
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平台,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提供在线/门店咨询,已入驻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累计向4500万名用户提供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婚姻情感咨询、心理倾诉、心理测试、心理课程、心理咨询培训等心理健康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