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秋海棠 编辑:厘米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这几年,频繁在网上看到断亲的新闻。
比如曾经有条是“重度抑郁女孩被医生建议断亲“。
32岁的小怪失业后,又因脑梗中风住院,差点丢掉性命。
出院后,医生要求她养护恢复一年,需要一笔医疗费。
失去经济来源的小怪试图向家人求助,但父母相继拒绝,从小养大她的姑姑也不愿出钱。
最后是小怪大学时的闺蜜伸出了援手,她才撑过了这段日子。
生理上的疾病经过养护得到了痊愈,但小怪的重度抑郁却始终没有好转。
医生建议她“先和家庭做物理隔绝”,认为那是刺激她的诱因。
于是,小怪拉黑了所有的亲人,过年也不回家,彻底断绝了这份关系。
“断亲”之后,小怪觉得“世界都安静了”。
图源:pexels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懒于、疏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现象,叫做「断亲」。
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现实。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小武认为,年轻人选择「断亲」的本质,是一种对社会关系的筛选。
TA们难以忍受和亲戚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负面体验,比如缺乏边界感、总是进行社会比较等等。
但像小怪这样,选择和父母「断亲」的人,大多是为了自救。
网友@陈玉成长在一个山东传统的农村家庭,母亲是外地人,婚后来到山东生活。
一开始,陈玉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独自在异乡应付一切,忍受着婆家的打压。
后来,父亲因为受伤在家休养,脾气变得暴躁,父母之间开始频繁地吵架。
几年后,母亲受够了这一切,独自离家去了外地打工。
陈玉理解妈妈的离开,但这同样意味着,16岁的她开始被迫看见亲情的现实和冷漠。
上幼儿园的弟弟生病,父母不在身边,家里其他大人也不管,陈玉只好自己带着弟弟去打点滴。
陈玉生病做手术,父母回来了,但是在病房无时无刻不在吵架。
她躺在床上,只觉得悲凉,认为“没人在乎我的死活“。
图源:pexels
一开始,陈玉选择用「抽离」的方式自我保护。
她安慰自己,这是他们的夫妻矛盾,和我无关。
但渐渐地她发现,父母吵架时,从来不避着孩子。
他们当着陈玉的面,用怪异、讽刺的语言,激烈、不雅的动作攻击、羞辱对方。
这让陈玉体会到“父亲、母亲两个角色”的崩塌,她意识到父母根本不在意自己的感受。
她无数想到“一死了之”,但最终,她决定斩断这段关系,把自己从这个家庭中“拽出来”。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说过:
家是一个人的“心理氧气”,事关我们的生死存亡。
在心理学中,精神动力理论认为,养育者连接着孩子的情绪感受,是最重要的“安全基地”。
在很多人的心里,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是永远的港湾,是任由自己肆意撒野的安全堡垒。
所以,总有人不理解和父母断亲的行为,认为这是不孝。
但对小怪、陈玉们来说,和他们的相处,就是不断体验失望、内耗的过程,只会带来无尽的痛苦与伤害。
尤其像小怪这样患上重度抑郁的情况,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生存。
因此,「断亲」,不是不孝,是为了自我救赎。
大部分情况下,和父母「物理隔离」并不是断亲的终点。
相反,从这一刻开始,心理上的断亲才刚刚开始。
首先,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承认: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爱孩子。
从我们出生起,父母是我们在世界上唯一的依靠,家庭是我们的港湾。
承认父母并没有那么爱自己,无异于抽走了我们生命中的终极支撑。
因此,很多人宁愿忍受痛苦,也不愿「断亲」。
网友@小仔出生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到大,父母都很偏心弟弟,好吃的先给弟弟,两间卧室先让弟弟挑,俩人吵架也都是偏帮弟弟。
母亲告诉她,你是姐姐,应该让着弟弟。
小仔虽然委屈,但也忍了。
大学毕业后,小仔开始工作赚钱,月薪只有6k,但母亲要求她每月打3k给家里,说帮她存着,以后结婚用。
小仔没答应,觉得3k太多了。母亲嘴上同意了,却不断地找借口向她要钱:弟弟的大学学费、生活费、家里的装修、父亲生病......
小仔不是每次都给,有时候也和母亲吵架,放狠话说自己再也不会管家里了。
最后还是忍不住打钱,打完钱后,母女俩才能和平共处一阵。
看到网上许多「断亲」的例子,小仔不是没动过这个念头,最后却总是贪恋那一点仅存的温暖,舍不得真的不联系母亲。
直到去年小仔结婚,想买房时找家里借钱付首付,父母却说家里没钱。
但过年回家时小仔才知道,家里拆迁得了两套房,父母自己住进去一套,另一套给了还在上大学的弟弟。
面对小仔的质问,父母一点也不心虚地回应,“你是女孩,都嫁给别人了,家里的房本来就没你的份。“
小仔终于承认:原来父母,真的不爱自己。
图源:pexels
在和父母「断亲」前,每个孩子都经历了巨大的心理挣扎和折磨。
心理学家认为: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养育才能实现完全;
但孩子对父母,却有着天然的依赖和期待。
因为婴儿属于「未分化客体」,TA们的情绪需要依赖养育者的投射和反馈,TA们的安全需要养育者的保障。
所以说,每个“放弃”父母的孩子,内心都经过了无数次的「自我说服」,才能接受现实,放弃对父母的期待。
除了「自我说服」外,「社会规范」也在不断地阻碍「断亲」的实现。
小怪拉黑亲人后,因为爷爷去世回家参加葬礼碰到他们,被埋怨不懂事,做事不周到;
小仔的母亲逢人就说自己女儿不孝,不和父母联系,不赡养父母,是个白眼狼。
这些都会阻止一个孩子逃离原生家庭的魔咒。
但是,如果你想朝积极的方向努力,被人看见、被人在乎、被人接纳,就必须摆脱这颗顽固而致命的绊脚石:
承认自己不被爱,并且学会更爱自己。
图源:pexels
这并不是要你去和父母断绝关系。
相反,“断亲“不是目的,只是我们抵达「爱自己」的手段。
关于「爱自己」,我们能怎么做呢?
1.放下对父母的执念
首先,你需要从认知层面给自己松个绑:
不被爱,不是你的错。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爱是一种能力。
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拥有这种能力。
更重要的是,亲子关系并不是单方面可以决定的,它需要父母和你的共同努力。
所以,如果你努力沟通和尝试后,仍然改变不了现状,那么与其等待TA们自我反省,不如放下这种不合理的期待,把这些精力用来「爱自己」。
2.和伤害你的刺激源隔离
就像心理医生给小怪的建议,识别出那些对你造成伤害的人或事,和TA们隔离开来。
这种隔离可以是物理意义上的隔离,比如像陈玉这样,努力读书,靠自己在其他城市定居;
也可以是心理隔离,如果你做不到和父母分离,那么你可以试着减少TA们对你的影响。
关注自己的情绪和真实感受,当你感到受伤时,忽略TA们的不合理请求,躺平、糊弄、敷衍。
即使狠不下心拒绝,也能暂时用这种方式,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图源:pexels
3.重新养育自己
最后,用你喜欢的方式,做自己的父母,重新养育自己。
在和父母隔离后,陈玉通过学习这条路自救,保研成功,顺利找到工作,在新的城市定居。
她在经济能力带来的安全感中,把自己从原生家庭的阴影中一点点拽了出来。
你可以像陈玉一样,寻找别的客体对象,比如「朋友」,作为情感代偿,帮助你度过心理上的过渡期。
慢慢地,当你足够「自爱」时,你可以在任何环境、任何条件下,看见自己,接纳自己,支持自己。
除此之外,我也很推荐你来试试壹点灵的“心理倾听训练营”。
而这门课程会教你合理利用“倾听”这项科学的心理咨询技术,疗愈自我,厘清和世界、和他人的边界,找回人生的主动权。
只要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就可以花费1.9元来体验一下 3 天的试听课程。
试听结束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要不要参加后续的完整课程。
在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后,还可以在工作之余为你提供一份额外的收入,增强抗风险能力。
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写在最后
借用席慕容的一首诗,作为结尾:
在这人世间,
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
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
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
也得独自默默走下去。
漫长的人生,我们总有独自前行的时候。
与其寄希望于他人来爱我们,不如好好爱自己。
任何对别人的期望都可能变成失望,但足够自爱的人,会一次次拯救自己,成为自己坚实可靠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