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动力CEO王超:做品牌是富人思维

创业   科技   2024-12-13 16:01   北京  
文丨王超


在日前举办的“2024亿邦品牌全球化峰会”上,亿邦动力CEO王超发表了题为《全球化新品牌的耐心生长之道》的演讲。他指出,2024年,跨境赛道的“两极分化”正在加速,在市场的白热化竞争之下,“做品牌”成为出海中企的一条必由之路,而这需要企业经营者具备“耐心生长”的战略定力。


耐心生长”的原则,源于当前市场的三大现实:高速增长时代落幕;平台与商家的不平衡博弈;监管与合规压力的不断增加。


他指出,面对行业内卷,需要正确认识其“两面性”:一方面,需要用出海打破“无发展的增长”窘境;另一方面,内卷也意味着“向内进化”,带来了品类细化、功能深化的竞争逻辑。


“理解内卷的两面性之后,我们更应该以品牌为志业,走品牌化道路。”王超强调。“做品牌”本质上是一种富人思维,能够为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创造锚点、提供一种贯穿生意与生活的志业。


而中国企业在打造品牌时,应依次关注三个层次:可信、可爱和渴望。中国企业也完全有能力走一条脚踏实地、打造自己品牌的道路。而创业者需要回归初心,不能急于求成,不能“高估短期变化、低估长期变化”。


“创立品牌是朝圣者的苦旅,而非成功的捷径。”王超以这句箴言结束演讲,并指出,打造品牌会使企业家的生活和生意更有意义、增加其生活厚度和生命高度。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由亿邦动力编辑整理。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今天分享的标题是“没被卷死,就要成精”。这个标题有点儿耸人听闻、标题党,但我要表达的主旨其实是很严肃的,就是如何理解内卷,如何超越内卷,如何通过把做品牌变成一种志业,找到中国企业的生意心理“锚点”,在这个VUCA(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时代更具事业的定力。


这里说的“成精”,指的可不是什么“妖魔精怪”,而是“精灵”。品牌形象概念的创始人,列维(S.J.Levy)讲过一句话:品牌是商业文明的奇葩,是人类文化的精灵。


把时间拨回到几个月之前,拟定今天大会 “耐心生长”这个主题的灵感 ,就来自对市场“冷热不均”的体验。


前两天,在一场饭局上,我就亲眼目睹了两拨企业人的争论。其中一拨人,是做所谓“硬核科技”的,做国产替代的。他们的感觉极好,订单多到做不过来。而其他人,做一般生意的,就感觉2024年的生意比较“难做”。其中有些企业已经融资到了E轮,但由于和“硬核科技”不沾边,上市都受阻。


总的来说,大家的体感差异很大。其实今天在我们会议的现场,大家也能感觉到,来做分享的企业,往往是感觉比较好的。然而,亿邦每年可能都要接触两三千家不同领域的企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感觉市场形势并不算好。



回到今天大会的主题上,我们为何要“耐心生长”?原因就在于风小了,风向也变了。


我常做一个比喻,企业是一艘“桨帆船”:既要自己努力划桨,也要善于借助风力。我们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就是看风向,找风口;努力,就是自己划桨。在风口来临、风力强劲的时候,就要高悬船帆,借力疾驰;而当风小了、风向变了、甚至逆风的时候,就应该把船桨划动起来,注意调整帆向。



对于现状,直白的讲,风小了就是速度慢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了40年,从以前7%、 8%乃至于10%的GDP增速,到现在只有5%、6%的增幅,接下来还有可能进一步滑落到3%、4%。


回想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兴衰,所谓盛世持续个三四十年,总归是要发生一点变化的。今天,GDP增速下滑也是很正常的。不过,习惯了高增长环境之后一下子失速,这个变化也会使我们不得不更加耐心。


另一个在今天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行业内部,平台和卖家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相爱相杀”来形容。


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某平台我们拼命做也不赚钱,大部分的毛利都用来投流了。那我们要如何认识这种情况?


我在这里提出几个点,大家可以体会一下有没有道理。


其一,如今,平台已经被定性为一个介于企业和社会之间的第三种组织形态。它是互联网兴起之后形成的一种最具革命性的商业模式。今天市面上存活的主流平台,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比如说美团,它是从“百团大战”的激烈厮杀中“胜出”的,剩下的98家都在惨烈的竞争中出局了。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平台作为一个商业组织,作为每个季度都要把成绩单向投资者公开的上市公司,他们正处在财务上的收获季,过去的投资终究都要收回来。


其二,今天的总流量已经基本见顶了。因为整个网络空间的总流量就是人口在线的总时长。现在能上网的人都上网了,每个人日均在线时间都在6个小时以上了。总时长就这么多了,流量就是“平台帝国”的“领土”,平台之间抢夺用户就是终极战场。而商家就被迫被裹挟进来,过去一年里,平台政策,比如“仅退款”等等都是这种相爱相杀的戏码。


其三,我们需要注意,平台拥有最强的技术能力——各种高度精确的算法。在做商业决策的时候,平台背靠算法,其实就相当于是拿着原子弹作战。


不少人现在还认为,平台开始推广某个新业务的早期,我们作为商家肯定能薅到一波羊毛,也就是所谓的流量红利。但事实上,这都是平台主动放给你的,他不给,你绝对拿不到。因为你所有行为对平台来说都是透明的。


那在这种力量对比悬殊的不均衡博弈的状况下,我们要怎么办?这就要借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句话:“他打他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你要是想在“算计”上面跟他来进行对抗,没有太多取胜可能。但如果你是一个品牌,你就可以不依赖于任何一个平台,甚至可以形成对消费者的拉力来找到自己的生存逻辑。做品牌就是你自己的“手榴弹”。


另外一个隐性的致命风险,就是国内的监管。国内的监管用一句话来概括,“因为粗糙,所以粗暴”。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因为监管问题,经常一整个品类都会遭受波及,比方说卫生巾、比方说美容仪。这种现象背后原因何在?是因为我们的行业自律、行业组织都比较弱势,全部依赖政府的行政管理。


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平时可能没人理你,一旦某个行业里出了一个社会事件,监管机构就会采取非常强烈、甚至是过激的监管方式。甚至有可能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在这种“一刀切”的管理之下,你有可能就会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类似的烦恼在海外市场同样存在,比如说各种ESG理念、各种准入标准和监管。所以,做好合规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对企业来说,要分出精力做合规,就注定会增加你的管理成本、降低你的发展速度,这也会使我们不得不慢下来。


那慢下来之后,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却耐不了心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卷。然而,从底层逻辑上来讲,内卷也有其“两面性”——包括“阴面”和“阳面”。



所谓的内卷,其实是一个从人类学界舶来的概念,用英文讲是“involution”,最初是一群学者用来分析印尼农业社会“地少人多、劳动力高度密集、但产出增长却极为有限”的现象。


后来这个词被更广泛地用来分析文化现象,比方欧洲哥特式建筑这种形态僵化、细节却高度繁琐的事物。


这个词进入中文世界,得益于我们的一位历史学家黄宗智先生,他在一本研究华北地区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的著作中,也探讨了类似的问题:人多地少,不断的精细化耕作,加大人力资源投入,但产量增长却陷于停滞。


今天,我们常常把内卷这个词用于分析过度竞争。为何小农经济会陷入“没有发展的增长”呢?这与其生产方式有关。


正如黄先生在其历史书中所述,传统生产方式阻碍了中国从农耕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型,导致发展受阻。尽管如此,古代中国的生产力也并非完全没有增长,但轻微的增长显然无法与剧烈的人口增长相匹配。因此,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反而下降。最终,我们是通过工业化来解决问题的。一旦实现了工业化,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业领域的内卷现象随之减轻。


类比一下的话,我们现在国内市场的内卷,唯一的解决之道可能就是出海。中国的产能可以支撑全世界的需求。只要让我们把东西卖到全世界去,我们就可以活得很好。


所以,我们看到的内卷的“阴面”就是我们经常会抱怨的一面,也就是陷入了“过度竞争”,“没有发展的增长”。而内卷的“阳面”,就是“向内进化”。从词义上来讲,involution的一个伴生词就是evolution,即演化。


如果我们回到经济学的本源,经济增长最主要的逻辑就是分工和细化。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发掘,商品供应的深化和细化,就是经济发达的表现。


今天有很多人都提到了品类创新。品类创新是什么意思?就是不断地细分市场需求。我们常说的“微创新”,就是向内进化,也就是“卷”。比如,我们看日本的茶道是不是“卷”?把喝茶这么简单的事搞出了仪式感,但这种卷又似乎是有意义的:它赋予了茶以情感和灵魂,使喝茶具有了“情绪价值”。


当我们看到了“内卷”的阴面和阳面之后,我们就应该耐下心来,培养“精灵”,以品牌为志业,走品牌化道路。


“品牌化”,这个词里面最重要的字,就是这个“化”字。“化”意味着做品牌是一个过程、一个艰苦的过程。


所有人都想有个品牌,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真的下决心要努力做品牌?


什么叫欲望?什么叫需求?欲望和需求有何不同?有支付能力和意愿的欲望,才能称其为需求。


什么叫理想?什么叫空想?差别就在努力行动。为了得到这个,我准备付出什么代价?


为了品牌化,舍得付出,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本质上来讲,做品牌就是“富人思维”,而不做品牌则更像是“穷人思维”。


在经济学里,有一个专门用来分析贫困问题的理论。为什么有很多人陷于贫穷,而且贫穷还会代际遗传,或者长时间无法摆脱?


有个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通过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就发现原因就是穷人的思维方式或者心智模式出现了问题,并导致其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对穷人来说,当其解决温饱问题之后,稍微有一点剩余,就开始面临考验:这点剩余的钱用来干什么?


研究指出,大部分一直穷下去的人,都会把这些难得的剩余资源,用于支付在他那个生活环境下比较“奢侈”的享受,譬如说开荤、喝酒。


但是最终能够摆脱贫穷的人,则有另一套心智模式。当他有一点剩余的时候,会把钱用到两个地方:一是自己孩子的健康;二是孩子的教育。而且这个教育还不是职业和技术教育,是普通教育:就是上大学,而不是上职业学校。


这样的教育最重要的价值是让他的孩子建立“对摆脱贫困的愿望“。也只有解决了这个”心智“模式问题,职业和技能的提升才更能发挥作用。


富人思维不是“富人才有的思维”,而是“可以从穷变富的思维”。做品牌为什么是富人思维,或者说为什么不做品牌是穷人思维?我认为,这里的“穷”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贫瘠,而是精神和想象力的匮乏。所以如果你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精神和想象力匮乏的人,就应该做品牌,这可以找到你人生和事业的锚点。


其实,做品牌代表的是一种志向,或者说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把生意做成生活的态度。如果你作为一个创业者,不认为自己的事业即生活,那你的日子就会过得极没意思。


那做品牌有没有条件?有的,首先就是我们的国运依然强劲。


稍微说点玄学,大家可以当个故事听听。据说是某位大师在95岁去世的时候算过一卦,说无论有多少波折,但总体上来说,中国的国运依然强劲。


第二个大家也知道,古代有一个“三元九运之说”,180年是一个轮回,从2024年开始,我们就要进入到所谓的“九紫离火运”,与新能源和科技有关的、与变美有关的、与女性消费有关的行业都能获得机遇。


从宏观面看,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相当于美国和欧洲人口的4亿左右的城市中产阶级消费群体,有大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有全世界最好的公共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我们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些都是我们发展事业的坚实的环境基础。


即便不考虑这些“玄学”,只从市场的客观规律来讲,不做品牌也会面临另一种风险。就是品牌会形成品类的“马太效应”:有的,会得到更多;没有的,连现有的也会被剥夺。


在一个品类里,有了企业做成了品牌,它就会产生极强的虹吸效应。《爱丽丝漫游仙境》里边有一句话:只有拼命奔跑,才能原地不动。躺平的最终结果,就是被迫退出商业竞争、被扫地出局。



不过,做品牌也未必就需要大张旗鼓、高举高打、急于求成。其实,做品牌更像是“攒人品”:对你的顾客攒人品、创造信任,就是不断地储蓄自己的未来,而这本身就是做品牌。


做品牌难不难?其实,用四个字来回答,就是“难,也不难”。


今天来到大会进行分享的企业在品牌化这个方面都做的不错。而他们分享的内容,如果进行凝练总结,总体来说,都可以用一个模式来概括,那就“组合创新”。


所谓的商业创新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从0到1的“原创性创新”。


如果要找一些企业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请大家不要轻易去效仿华为、苹果、特斯拉这类巨头。他们是“天选之子”,其成功路径往往也是难以复制的。而我们只要做到从芸芸众生中跳脱出来,能“出类拔萃”就已经足够成功了。


第二种,就是所谓的“颠覆性创新”。


也就是从低端市场切入,比如日本和韩国的汽车企业早期进入欧美市场的时候,都采取了这个模式。由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所著的管理学经典著作《创新者的窘境》,所描述的就是这一类问题。


第三种,也就是对绝大多数出海企业适用的“组合式创新”。


这种创新模式并不神秘,简而言之,即虽然在原创技术上缺乏突破性进展,但是却找到了用户的真实需求和适用场景,然后在企业的视域内进行完备的技术整合,形成横向的差异化特色,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力、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条路是完全可以走得通的。“组合性创新”最后比拼的,就是三种核心能力:第一,是产品创意;第二,是设计水平;第三,是供应链能力;如果再加一条,就是创新型的营销。


总的来说,比拼的仍然是创始人对事业的坚定态度、是整个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能力。而以我们中国出海企业的勤奋、以我们的聪明才智,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另外一个维度来看,则是你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这件事、你相不相信这种创新对客户是有价值的。如果你对此产生了喜爱和信念,再加上你在行业里耕耘多年所积累的供应链资源与人脉,那你就一定干的成。


此外,工作的方式也很重要。


如果你认为自己非常看重产品质量,那么你应该反问自己:是不是很享受在工厂里的感觉?如果你不享受在工厂里的感觉,你说自己的产品胜在质量,那就不太可信。


如果你认为自己非常善于客户洞察,那么你有一年当中究竟有多少时间,花在与客户亲身沟通上。


这些事情很难吗?其实并不难。“难”和“不难”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你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事业。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一万小时法则”,就是说任何一件事情,一个人如果坚持做了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专家。这里隐含的一个论点是,只有肯吃苦的人,才能“熬成专家”。


事实上,如果你能够对某个事情坚持1万小时,就说明你对这件事情具有隐性天赋,通俗的讲——“你就是干这个的”。所以,我觉得这件事,其实说难也不难。


当讨论品牌层级时,我们不应仅将品牌与奔驰、爱马仕、劳斯莱斯等高端品牌等同。品牌构建并非仅限于此。在我看来,中国企业在打造品牌时,应依次关注三个层次:可信、可爱和渴望。



首先,打造一个可信的产品是基础。一个可持续的产品,即构成了品牌。如果我们看品牌思想发展的历史,起初就来自产品的包装;有了包装就需要标签来做识别;为了防止自己的标签被别人盗用,就注册了商标。


而这个商标就是品牌的物化表现。当这个标签代表了对顾客的承诺,进而使自己的顾客对它产生了条件反射式的信任,喜爱,甚至依赖,它就从物质升华为了“精神“,品牌就诞生了。


前段时间,我们访问了马蹄社的一家预制食品企业,其产品价格极具竞争力。这引发了我们的讨论:这样的企业能否成为品牌?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在访问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位母亲无意中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货架上拿起了该商品并购买回家。起初,她对产品的价格感到怀疑,担心这么便宜的东西能否安全食用。


然而,在被邀请参观该企业后,她确信产品是完全可信的,可以让她的孩子放心食用。


以超市饮料柜为例,最便宜的产品通常是可口可乐,无论是瓶装还是罐装。尽管价格低廉,它仍然拥有其他产品难以比拟的消费者信任度,并且销量非常稳定。


接下来是“可爱”,即在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情感价值。


最后是“渴望”,它代表着一种价值观和文化底蕴。对于许多中国产品来说,这一层次可能还有些遥远。我们必须承认,在文化和价值观的引领方面,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占据显著优势。


尽管如此,我们中国企业也完全有能力走一条脚踏实地、打造自己品牌的道路。


最后,我觉得创业者还是要回到我们做品牌的初心之上。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很多时候,缺乏耐心,就是因为我们高估了短期的变化,而低估了长期的变化。


偶然造访几年前曾来过的一处地方,你会惊讶于经历了几年的建设后,风景大为不同。但如果你就是定居于此,在这几年间,大概只会有“怎么还没改、怎么还没修、怎么这么慢”的疑惑。


其实我们做自己的事业也是这样的。用戴森创始人的一句话来说,“创立品牌是朝圣者的苦旅,而非成功的捷径”。


把品牌当成成功的捷径,那你肯定是想多了;但是如果你认为它是一个朝圣的过程,那么它会使你的生活和生意都更加有意义,增加你生命的厚度和生活的高度。



我想与大家分享一句话:“这里就是罗德岛,要跳就在这里跳。”这句话背后的古老寓言,实际上是对我们坚持打造自有品牌理念的绝佳启示。


关于本次会议


2024亿邦品牌全球化峰会是2024亿邦年会系列主题会议之一,于12月5日在上海举办。


2024亿邦年会由亿邦动力主办,马蹄社、亿邦智库协办,主题为“耐心生长——数智商业的预测与选择”。年会覆盖企业数字化的全周期:国内电商、品牌全球化、产业数字化。通过“耐心生长”主题的牵引,65位重磅嘉宾展开对行业热门议题的深入探讨,回应2024年度一系列关键问题,并共同探索立足短期实际、坚持长期主义的增长之道。


END


转发、点赞、在看支持一下~ 

亿邦动力
关注它,获取你想要的一切电商知识和资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