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旅游经济会高开高走、量价齐升吗? | 方向

旅行   2025-01-06 18:35   北京  

2024年,旅游经济从快速复苏阶段转向繁荣发展新周期;2025年旅游经济总体预期更为乐观。

本期『方向』,国家旅业网与各位读者分享元旦当日,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发表文章《旅游思想起——2024年旅游经济回顾与2025年展望》的部分内容,总结过往,开启新征程。

内容精选

旅游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并存的理性消费时代。

已经到来的2025年将是当代旅游发展进程中的极具标志意义的年份。

2025年旅游经济会有更为乐观的预期,更高质量的发展。

不能继续走“政府发文件、部委挂牌子、地方开大会、企业大投资”的老路子,

从需求侧入手,最大限度提升旅游消费意愿,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工作着力点,也是政策发力点。

01

 旧年 

2024年,繁荣开始了


这一年,假日旅游人潮涌动,旅游中国,温暖向前。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七个节假日和暑期、冰雪两季,国内出游人数和旅游总消费,均全面超越了2019年同期水平

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暑期(6至8月)全国国内出游人数达19.49亿人次,同比增长6.0%;出游总花费达1.31万亿元,同比增长8.3%。2023-2024冰雪季,全国冰雪旅游市场规模超过4亿人次、5500亿元,双创历史新高

节假日城乡居民的出游半径、目的地游憩半径、农村居民出游率、自驾游占比等结构性数据也呈现持续扩张态势,旅游流向、流量和流质均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趋势。

全年入境游客数量实现了超预期增长,出境旅游市场也呈加速复苏态势。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接近历史峰值。

这一年,美好城乡主客共享,旅游中国,厚植生活。

从全国范围来看,观光旅游依然是基础需求,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仍然是典型的旅游空间。在出游频次和旅游花费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关注到旅游行为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显而易见的变化,反向旅游、平替旅游、白牌旅游、特种兵旅游等新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旅游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并存的理性消费时代。

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显示,45.5%的游客重视行程中的美食体验,59.2%的游客愿意在旅行中更加深入了解目的地美食文化

这一年,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旅游中国,开放共享。

5月17日,中央首次在京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做出重要指示,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签证和支付便利化政策效应尤为明显,我国已与26个国家互免签证,对38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入境免签,对54个国家实行过境免签。2024年12月17日起,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到240小时,对外开放口岸增加至60个,政策适用省份增加至24个,免签入境游客可在允许停留活动区域内跨省域旅行。

金融部门实施的“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支付便利化措施,有效提升了外国入境旅游者的消费体验感。中美、中欧民航部门就增加航线和加密航班的磋商取得了实质进展,在促进国际旅游供应链恢复的同时,也极大优化了国内旅游发展的制度环境。


02

新年 

2025年,旅游思想起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布局之年,也是宏观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巩固旅游经济步入繁荣发展新周期的关键一年。

春节和劳动节各增加1天假期,假日作息安排原则不再安排调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期待和社会关切,意味着已经到来的2025年将是当代旅游发展进程中的极具标志意义的年份

综合城乡居民出游意愿、旅游供应链恢复程度、旅游投资创新、游客预订和旅行商采购指数等先行指标,旅游市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等趋势性指标,2025年旅游经济会有更为乐观的预期,更高质量的发展。

新时代的旅游工作既要“放得活”,也要“管得住”,重点是“放得活”。任何部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对市场心存敬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加快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旅游发展新机制。

加强党对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旅游法规体系,不断提升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形成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旅游工作新格局。

行政主体不能为了刷存在感而动辄对投资机构、市场主体,特别是创业团队下指导棋,对新需求、新市场、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式监管。

尽快发布首批世界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名单,尽快将世界级城市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线路推广,以及世界级旅游企业培育提到议题日程上来。不能继续走“政府发文件、部委挂牌子、地方开大会、企业大投资”的老路子,而是按照“国家的事情国家办”的原则,予以看得见的财政、金融、发改、国土、外交、移民、外宣、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政策保障。

消费是理解旅游经济的钥匙,高水平旅游消费是高质量旅游供给的前提。从需求侧入手,最大限度提升旅游消费意愿,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工作着力点,也是政策发力点

要实施覆盖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年龄段的普惠旅游,完善城乡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形成“城里人下乡度假,农村人进城休闲”的城乡居民双向旅游新格局。

人民群众有意愿也有条件外出旅游,市场基础才会变得更厚,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自然也就愿意将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投入到旅游领域。为此,要以更加系统、科学和精准的市场数据,加上权威而及时的解读,向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稳住消费预期,提振产业信心。

在预测研判假日旅游、冰雪旅游、旅居康养、研学旅游、自驾旅游、铁路旅游等重要节点和专项市场的基础上,统筹安排2025年“两季七节”的优质旅游供给,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无人机+烟花秀、非遗市集、跨年演唱会等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节事活动。春节8天假期,国内和出境旅游各项指标将再创新高,冰雪旅游和春节假日旅游的“开门红”将奠定全年旅游经济“高开高走、量价齐升”的基本面。


编辑|耶稣蜥蜴
校对|王木木
审核|雷蕊
版面设计|皮蛋菜周
文章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旅业网
国家旅业专业团队深耕旅游领域二十年,培育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媒体矩阵,专注内容原创及政策解读和数据调查,专心服务旅游企业创新发展、国内外旅游目的地推广和旅游投资,持续强化行业洞见、会议策划、项目执行和品牌传播的领先地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