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这个职业,适合什么样的人? | 方向

旅行   2024-12-30 19:34   北京  

今年,全国报考导游资格证的人数约为31万,远超去年的20万。

从近几年的资格证报考趋势来看,跨行业、高学历(指本科及以上)和外语类考生人数的增加。中国旅行社协会导游专委会秘书长李健认为,不同背景的新人涌入,可能导致导游专业技能参差不齐,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任务更加艰巨。

近期,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导游资格证报考人数激增 这个职业适合哪些人》。本期『方向』,国家旅业网与各位读者分享该篇文章的部分内容。

内容精选

带着一双更好奇的眼睛去玩哪怕考试没过也不重要,时间并没有白白浪费。

随着入境游市场的恢复,对具备流利的外语交流能力,尤其是小语种导游的需求更为迫切,日语、韩语、泰语、印尼语等语种的导游供不应求。

那些离开的人背负着养家糊口的压力,如果没有团可带,就没有底薪的保障。

一名兼职导游坦言:不会专职从事导游工作,导游收入伴随着淡旺季存在不稳定因素。

01

 证的用途 

考证的31万人,都想当导游吗?


李健分析,今年,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全社会对旅游业的关注度显著提高,对导游工作的职业认同也同步提升。同时他认为,目前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导游需求量持续增长,且导游工作灵活性强、自由度较高,间接促进了报考导游资格证的人数增加。

河北唐山的大学生崔越参加了今年的导游资格证考试,不过他已有一年多的带旅游团经验。去年高中毕业后,他在招聘软件上看到本地一家公司招聘兼职导游,“一边旅游一边赚钱”的工作性质吸引了他。

然而,去年他还没有导游资格证,带团需要公司开具证明信,他自嘲曾是“黑导”。该公司是对接旅行社和导游的“中介”,搜集游客资源,再分配给招聘来的导游或领队。崔越参加了10天的基础培训,包括与游客联系沟通的话术、如何分房等工作细节,就开始了第一次带团。

今年5月,崔越离开了那家兼职的公司。现在,他通过此前结识的导游朋友颜超,直接接到旅行社的订单,这样能省去中介公司的抽成。

有些人考了资格证但是从来没有带团经历,崔越告诉记者,旅行社更喜欢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他今年报考导游资格证,想真正“凭证上岗”。

报考资格证的考生里,也有人不以从业为目的,部分网友表示,考取资格证可以免费游玩一些景区;有人则是单纯出于对旅游的兴趣

36岁的钱盈是经济学硕士出身,她热爱旅游,喜欢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但她认为自己的知识量不足,旅游时对景点的了解不够深入,影响了游玩体验。今年她通过备考导游证,学习相关知识。

考完试的第二天,钱盈去参观一座寺庙,意外发现自己留意起了建筑结构,分辨大殿是歇山顶还是庑殿顶,石塔是楼阁式还是密檐式,这些都是导游资格证考试常考的知识点

“以前的我,看似去过全国几乎所有省(区、市),其实只完成了打卡,走马观花,什么也没真正看见。”而现在,带着一双更好奇的眼睛去玩,钱盈表示,哪怕考试没过也不重要,时间并没有白白浪费


02

新的需求 

市场对英语和小语种导游的需求迫切

旅行社争借外语导游


31万考生中,也有第二次参加考试的人。成都外国语学院的大三学生曹辰佳去年考取了英文导游证,今年,她报名加试了西班牙语导游。

此前她从西班牙语转专业到英语专业,但今年在兼职接单时,她发现自己常常抢不上英语团的订单。她觉得,一方面是自己的客户资源不够多;另一方面是在她所处的环境中,不缺英语导游,但是小语种导游仍比较稀缺,于是她捡起了学过两年的西班牙语。

已经拥有资格证的考生,加试只需要参加面试。曹辰佳在今年面试时,明显感觉考生多了很多,“他们的水平也蛮高的,我觉得比去年多了许多竞争压力”。

现定居江西南昌的李丽大学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2020年开始,她进入旅游行业从事文旅策划、旅游品牌创建等工作。早在上大学期间,李丽就考取了中文和英文导游资格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兼职带团。工作后,她也接着把导游当作副业,拥有丰富的导游经验。

入境游的火热,让许多地方都意识到外语导游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在江西最火热的旅游目的地景德镇、上饶、九江,李丽都明显感觉到市场对外语导游的需求旺盛

她所兼职的旅行社负责人介绍,暑期最火热的时候,当地从湖南借了很多外语导游。李丽还注意到,身边一名原来是英语老师的同学,现在也改行做外语导游。

李健同样认为,随着入境游市场的恢复,对具备流利的外语交流能力的导游,尤其是小语种导游的需求更为迫切,日语、韩语、泰语、印尼语等语种的导游供不应求。

李健说,当前文旅市场中缺乏能够提供深度讲解、具备专业知识的专家型导游,像历史文化专家型导游、自然科学专家型导游等,游客对高品质、专业化旅游体验的追求难以满足。其次,具备多种技能和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如“导游+线路设计师”“导游+新媒体运营”“导游+活动策划”等。

同时,研学游市场的火爆,使得既懂教育又懂旅游的研学旅游从业者成为急需人才,研学团需要领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和组织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03

适合的人 

报考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人数增加

导游工作到底适合什么人


曹辰佳认为,导游工作适合喜欢与人交流的人。“学校的学习有时让我觉得压抑,而在社会上闯荡时,我每天都特别快乐。”

崔越称自己从小到大都脾气温和,他能忍耐并继续做好服务。

去年,与崔越同时应聘中介公司的有30多人,然而大多数人没有坚持下来。崔越认为,那些离开的人背负着养家糊口的压力,如果没有团可带,就没有底薪的保障,“我没有任何压力,所以我能待下去”。

据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数据,我国2023年约有65万持证导游,截至2023年年底,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的导游人数为107040人仅占16.47%

从事了7年兼职导游工作的李丽,很喜欢在为游客讲解景点时收获正反馈和信心,在给外国游客讲解时,她的心里还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

但她坦言,不会专职从事导游工作,“导游收入伴随着淡旺季存在不稳定因素。

李丽认为,导游职业需要有责任心、性格开朗、善于沟通的人;其次要有学习的精力和钻研精神;最后需要耐心和细心,能统筹行程和衔接各个环节。

“一名优秀的导游应该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同时又懂得对不同的游客群体有针对性地输出。”李丽正向着成为一名优秀导游努力,从今年开始,她花费更多精力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和景区讲解水平。她还参加了南昌市的导游大赛,选择了英文讲解,目的既是向外学习探索,也是提升自己在圈内的知名度。

在李丽所接触的导游圈里,她感觉除了报考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人数激增,报考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的人数也在增加

导游群里,她发现有些旅行社招导游时,会明确指出需要中级导游或高级导游。一些职业院校需要有高级导游证的人才当兼职教师;一些景区的人才培训,会更看重授课老师是否为中高级导游。

结合新的文旅趋势,李健分析,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导游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旅游市场的细分要求导游拥有更多的跨界知识,比如自然地理、民俗生态等。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导游能够借助大数据、互联网、新媒体、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导游服务技能,从而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编辑|不盲
校对|王木木
审核|雷蕊
版面设计|皮蛋菜周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国家旅业读者社群




跟懂你的人,聊痛快的天儿。

国家旅业为一路以来支持我们的广大读者朋友们打造专属的读者社群,欢迎各位的加入,畅所欲言!

愿未来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共创属于我们的旅业大变局




扫码添加编辑为好友

并备注旅行社名称和您的名字

通过审核后即可受邀进入读者群

谈天地、交朋友、明事理

懂旅业、共成长!

旅业网
国家旅业专业团队深耕旅游领域二十年,培育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媒体矩阵,专注内容原创及政策解读和数据调查,专心服务旅游企业创新发展、国内外旅游目的地推广和旅游投资,持续强化行业洞见、会议策划、项目执行和品牌传播的领先地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