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龙年,迎接蛇年。对于旅游业来说,即将到来的蛇年,会是一个变革之年。
转变
旅行社穷则思变
酒店从量变到质变
对于改变,景区这一块或许是个例外。虽然景区们的2024年显得较为焦头烂额,但是依靠修建越来越远的大门、设立越来越长的商业街、收取越来越多的摆渡车费等擦边方式,他们的日子还过得下去,改变的动力并不大,更愿意以不变应万变。
只是,景区们挖空心思搞钱的另一面,是体验越来越差之下游客们的过山门而不入。所以我们看到,2024年前三季度,即使贵为上市公司的各大景区运营方,其营收和净利润却也大多处在增速下滑的尴尬境地。
数据摆在这里,如此局面之下,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景区们一定会求变。
最急于求变的当然是旅行社行业——旅行社的变,属于穷则思变。
2024年,旅行社的日子继续每况愈下,传统的旅行社运营模式表演着末路狂奔,看看2024年前三季度平均接待人次和增速的数据,你就知道旅行社的心有多冷。
穷则思变,但不是所有人都会积极求变。只不过,主动求变的,将有机会迎来转机,抱残守缺的,恐怕只能就此沉沦了。
酒店业同样在求变。回看2024年的酒店业,可谓一言难尽。
首先,其核心数据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前三季度,同比上年同期,平均入住率下降2%;平均房价下降4%;RevPAR(平均客房收益)下降6%,走出了一个等差数列。
另有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酒店的平均房价(ADR)为199.92元,而在2023年及2019年,这个数字都在210元以上。
不过所有平均数据的下降,都跟新开业酒店数量的持续增长直接相关。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开业酒店3.7万家,新开业酒店的房间规模达到157万间。不难看出,酒店业仍在持续扩张中……
量变必然导致质变,随着行业的不断扩张,酒店业的变革必然更加坚决,这首先会体现在,行业巨头将更有底气直面与OTA的竞争——加分项是,相较于旅行社行业,酒店业的集中度要高得多。
共赢
OTA将钱全部赚走了?
其实是变革开始了
文旅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同比增长14.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大好形势之下,某些细分行业以及一些市场参与者似乎并未享受到发展的红利,于是很多人在问,这么多钱,都被谁赚走了?
然后OTA就被千夫所指,大家一致认为钱都被他们赚走了。
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不过从数据来看,此激愤之言确实容易引起一些情感上的共鸣。先看看2024前三季度几大OTA的数据。
跟实体旅游业相比,以携程为代表的OTA们,是不是仿佛身处两个世界?
更让人产生如此联想的可能是利润率这项指标。我们选取OTA,以及与OTA密切相关的酒店、旅行社的领军企业来做个对比:
看到这里,我们大概能够理解一些实体旅游业者针对OTA的抱怨了。事实上,抱怨的不只是实体旅游业,还有终端消费者——他们对于OTA们的大数据杀熟,早已忍无可忍。
当民意汇聚在一起,就有可能影响到高层的决策。事实上,对于参天大树型的企业,在许多层面都难免会有“大树底下好乘凉”还是“大树底下不长草”的讨论,而最近两年,这样的讨论尤为显著。
就旅游业来说,OTA尤其是携程不可能注意不到这一点,也因此,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2024年开始强调“和旅游业的同行一起,去实现一个特别伟大的使命”,在这个句子里,更值得关注的,或许是“和旅游业的同行一起”吧。
携程如此,遑论其它?所以我们相信,新的一年,OTA整体上会如携程般将“共赢生态”提上日程。在这里,生态很重要,共赢可能更重要。
果真如此,这将是一个划时代的改变。它意味着,在线旅游和实体旅游开始探索和谐共生之道,至少,OTA不会再将钱全都赚走了。
国家旅业读者社群
可扫码添加编辑为好友
并备注旅行社名称和您的名字
通过审核后即可受邀进入读者群
谈天地、交朋友、明事理
懂旅业、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