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后,毛主席和彭德怀的几次会谈

文摘   2024-12-09 07:01   河南  

(一)写信

庐山会议期间,1959年7月14日下午,毛主席收到彭德怀的来信。

彭德怀的信分为两个部分,“甲、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成绩是肯定无疑的”和“乙、如何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信中首先肯定了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成绩,肯定农村公社化“具有伟大意义”,着重讲了如何总结经验教训的问题。信中说:

“现时我们在建设工作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由于比例失调而引起各方面的紧张。就其性质看,这种情况的发展已影响到工农之间、城市各阶层之间和农民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因此也是具有政治性的。”彭德怀认为,出现一些缺点错误,从客观因素来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不熟悉,没有完整的经验。“我们在处理经济建设中的问题时,总还没有像处理炮击金门、平定西藏叛乱等政治问题那样得心应手。”他从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上分析暴露出来的问题,认为主要是第一,“浮夸风气较普遍地滋长起来。去年北戴河会议时,对粮食产量估计过大,造成了一种假象。大家都感到粮食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因此就可以腾出手来大搞工业了。在发展钢铁的认识上,有严重的片面性……总之,是没有必要的平衡计划。”“浮夸风气,吹遍各地区各部门,一些不可置信的奇迹也见之于报刊,确使党的威信蒙受重大损失。当时从各方面的报告材料看,共产主义大有很快到来之势,使不少同志的脑子发起热来。”“严重的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容易得到真实情况,直到武昌会议和今年一月省市委书记会议时,仍然没有全部弄清形势真相。”第二,“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使我们容易犯‘左’的错误。在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中,我和其他不少同志一样,为大跃进的成绩和群众运动的热情所迷惑,一些‘左’的倾向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总想一步跨进共产主义,抢先思想一度占了上风,把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作风置诸脑后了。”彭德怀在信中列举一些“左”的具体表现后说:“纠正这些‘左’的现象,一般要比反掉右倾保守思想还要困难些,这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所证明了的。”“我觉得,系统地总结一下我们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作中的成绩和教训,进一步教育全党同志,甚有益处。其目的是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思想,一般的不去追究个人责任。反之,是不利于团结,不利于事业的。”

毛主席为彭德怀的来信拟了一个题目《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这封信作为庐山会议文件印发,于17日发给与会者。

(二)受到批判

彭德怀的这封信,使得庐山会议陡然转向。

7月19日、21日,在小组会讨论中,彭德怀曾说明他给毛主席写信时的心情。他认为大跃进的成绩是伟大的,任何人(包括反对派)也推翻不了。一些缺点也已经基本上纠正了,但有些思想作风上的毛病,还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克服。因此,在肯定了成绩之后,必须正视缺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全党。当听说15日要闭会时,因有些意见未讲完,心里放不下,仓促写了这一封信,文字上、逻辑上有些缺点,没有能准确表达本意。建议会后把这封信收回,不要下发。

7月23日上午,彭德怀参加政治局扩大会,听取毛泽东讲话。毛泽东严厉批评他在14日写的信,说:“有些人在关键时刻就是动摇的,在历史的大风大浪中就是不坚定的。”“他们把自己抛到右派边缘,只差三十公里了”。“你解放军不跟我走,我就找红军去。我看解放军会跟我走的。”下午,彭德怀对王承光说:“主席把这封信看得很严重。说我距党内右派三十公里,我接受不了。信中有些问题谈得过火点,我是有感觉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本来可以不提,不过写得重一些,刺一下主席有好处。”

在此后的庐山会议期间及其之后,毛主席曾多次找彭德怀谈话。

(三)世界观和思想方法

据《毛主席年谱》记载,1959年8月7日上午十时至十二时十分,毛主席同彭德怀谈话谈了世界观、思想方法等问题。彭德怀提出不再干军事工作,毛主席说我也在考虑这件事。《彭德怀年谱》记载:谈话后的当天晚上,彭德怀要秘书帮助他写一个辞掉国防部长、军委委员、政治局委员的信。

8月16日,彭德怀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首领,免去国防部长和中央军委委员职务。但仍保留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职务。

9月9日,彭德怀写信给中央并毛主席,表示拥护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和军委扩大会议对他的批判,决心继续彻底反省自己的错误。请求中央考虑,在军委扩大会议结束以后允许他学习或者离开北京到人民公社中去,一边学习,一边参加部分劳动,以便在劳动人民集体生活中得到锻炼和思想改造。

毛泽东见信后,打电话给彭德怀,说他将立即把彭的这封信批发给中央其他同志,表示欢迎彭对待错误的态度。毛主席在信上批语:“此件即发各级党组织,从中央到支部。印发在北京开会的军事、外事两会议各同志。我热烈地欢迎彭德怀同志的这封信,认为他的立场和观点是正确的,态度是诚恳的。倘从此彻底转变,不再有大的动摇(小的动摇是必不可免的),那就是‘立地成佛’,立地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建议,全党同志都对彭德怀同志此信所表示的态度,予以欢迎。一面严肃地批判他的错误,一面对他的每一个进步都表示欢迎,用这两种态度去帮助这一位同我们有三十一年历史关系的老同志。对其他一切犯错误的同志,只要他们表示愿意改正,都用这两种态度去对待他们。必须坚信,我们的这种政策是能感动人的。而人,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能改变的,除开某些个别的例外情况不计在内。德怀同志对于他自己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工作分配的建议,我以为基本上是适当的。读几年书极好。年纪大了,不宜参加体力劳动,每年有一段时间到工厂和农村去做观察和调查、研究工作,则是很好的。此事中央将同德怀同志商量,作出适当的决定。”并批示:“即送刘、周、朱、林、彭真同志阅,请尚昆办。”

9月30日,彭德怀举家从中南海永福堂搬到北京西北郊挂甲屯吴家花园居住。

(四)学习哲学和政治经济学

1959年10月13日,应毛主席的约请,彭德怀到中南海丰泽园。毛主席和朱德、邓小平、彭真、陈毅、李富春、谭震林一起同他商量以后一段时间的学习问题。毛主席说:“中央同意你9月9日的来信,今天同你商量一下。德怀同志来信的立场、观点是正确的,态度是诚恳的,对今后一段时间内学习和工作的安排基本是适当的。读几年书非常好,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是你需要的。至于离开北京参加劳动是不适宜的,年纪大了,不宜参加体力劳动。你每年可以用一段时间到工厂和农村做调查研究工作。”毛主席又问:“准备怎样学习?”彭德怀说:“准备学习四年。”毛泽东说:“你不要学那么长了,学两年就行了。

随后,彭德怀被安排到党校进行学习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长杨献珍派教员王哲民、周勤淑辅导彭德怀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帮助找学习材料、订学习计划。

10月21日上午八时五十分,毛主席同彭德怀再次谈话,杨尚昆参加。十时起,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贺龙、陈毅参加谈话。谈话后,共进午餐。毛主席要杨尚昆常去彭德怀处,每月二次。此后,杨尚昆多次当面向毛主席汇报彭德怀的情况。

(五)“过去那一段应该承认”

1960年5月22日,毛主席和康生等人谈《泽东选集》第四卷的有关问题。毛主席问到第四卷注释的情况,康生说:有三个元帅(林彪、贺龙、罗荣桓)、五个大将和上将(总参谋长罗瑞卿、一野许光达、二野李达、三野陈士榘、四野刘亚楼)、一个总书记参加。邓小平说:这就反映了四个野战军。康生说,彭德怀也给他送去了。毛主席说:是呀,彭德怀应该,过去那一段应该承认。

后来,在《毛泽东选集》第4卷的题解和注释中保留了彭德怀的名字。

(六)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1961年1月2日,彭德怀给毛主席写信。他在信中简述了他从一九五九年十月起十五个月中读书学习的情况。信中说:

“在学习《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半年时间内,体会到第三版不如第二版更不如第一版。此书在社会主义部分,过分地强调了物质刺激和专家作用;在资本主义部分也渗浸着和平过渡,轻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有计划按比例’方面,过分强调重工业,忽视工农业同时并举,也就没有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观点。讲技术多,讲政治少;讲生产力多,讲生产关系少;讲经济基础多,讲上层建筑少;读完此书感到是一本技术经济学。

1月10日,毛主席阅彭德怀的来信。毛主席阅后批示:“彭德怀同志的信,印发到会各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即将召开的八届九中全会)。”

(七)八万言书

1962年1月11日-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的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书面报告和讲话。报告和讲话一方面说,彭德怀同志“信中所说的一些具体问题,不少还是符合事实的。一个政治局委员向中央的主席写一封信,即使信中有些意见是不对的,也不算犯错误”;另一方面又说:“长期以来,彭德怀同志在党内有一个小集团,他参加了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是这个集团的主要成员”,他们“都有国际背景”,“背着党中央进行派别活动”。并说:“所有人都可以平反,唯彭德怀同志不能平反。”毛泽东插话:“只要不是里通外国。”
彭德怀看到刘少奇在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后,气愤地给杨尚昆打电话说:“转报主席和刘少奇,申明我没有此事。”他曾几次对人谈到:“本来这一段我的心情比较平静,看了刘少奇这个讲话后,很不舒服,书读不下去,觉也睡不好。”又说:“本来打算过了春天再到老区(太行山)去做些调查研究,现在这样子不能下去了,去了人家不好办。”
之后,彭德怀写出《评刘少奇同志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书面报告和讲话》。称:“刘少奇说:‘长期以来,彭德怀同志在党内有一个小集团’,‘他们的反党活动同某些外国人在中国搞颠覆活动有关’,完全是无中生有。这实际上是欺骗了同志,欺骗了党,也欺骗了自己。”在对刘少奇“虚构的两个理由”驳斥和申诉后说:“真理只有一个,事实已经作了结论。少奇同志对客观事物作了歪曲的分析,即凭空推测动机的错误结论,这个结论是主观主义的,事实将要再次证明是错误的。我没有任何反党小集团,也没有同任何外国人在中国搞颠覆活动。这对我是污蔑。”
这年2月底开始,彭德怀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写关于“里通外国”、“小集团”、“历史”问题的申诉信。
彭德怀分别于6月16日和8月22日写信给毛主席并中共中央。两封信的基本内容是请求对他所犯的错误,进行全面的审查,作出正确的处理。第一封信即所谓八万言书。8月22日给毛泽东并中共中央写信,称:“我阅读了今年一月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文件以后,于6月16日写信给主席和中央,想蒙审阅。我写那封信的目的,只是为了想把我所犯错误的性质弄清楚,除此以外,就没有其他任何企图。”“我诚恳地再次向党申明,我在党内没有‘小集团’和企图‘篡党'的丑恶野心,也没有同任何外国人在中国搞〔颠〕覆活动。”“请求主席和中央组织专案审查,处理我这一莫须有的罪名。如查有确实证据,愿受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制裁,哪怕是处以死刑和开除党籍,都是不会怨恨的。最后恳请:“只要把这一问题弄清楚以后,我就不会再来打扰主席和中央其他同志了。我带着苦闷的沉重的心情,再次请求对我所犯的错误,进行全面的审查,作出正确的处理。泣伏呈辞,恳希鉴察。

9月3日下午,毛主席召集小范围会议,提出把彭德怀的两封信印发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预备会议各小组。在八届十中全会上,这封万言书被当成了翻案风的典型,对彭德怀的批判进一步升级。这年的七千人大会后,中共中央为过去几年政治运动中批判错了的党员干部平了反,彭德怀不仅得不到平反,反而又被加罪升级。

(八)“也许真理在你那边”

此后,中国周边局势发生新的变化。在对中国的一系列威胁中,手中握有核武器的美苏对中国威胁最大。面对威胁,毛主席提出了“三线”建设的伟大构想。“三线”建设,为彭德怀再一次走向政治舞台提供了机会。

1965年8月11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提到了彭德怀,他说:彭德怀最近说,当时不写那封信就好了。把他们的问题传达到底下去,现在看来不妥。当时,你(指刘少奇)是主张不传的,可是又没坚持,也没有给我讲。我赞成分配彭德怀一点工作,可以让他到三线去当第四副指挥。彭真同志可以去和他谈一次,恩来同志和王稼祥谈过了没有?这个人,历史上也做过几件好事,要他改正错误嘛。

9月21日晚上,彭德怀写信给毛主席。信中说:对去三线工作有些顾虑,愿去农村蹲点或到厂矿去工作。但是上述情况经中央考虑后,对分配我的工作无论改变或不改变决定,我都服从。彭德怀在信中提出,在他的工作决定后,希望毛主席或者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约谈一次。

9月23日上午,毛主席和刘少奇、邓小平、彭真在中南海颐年堂同彭德怀谈话。在刘、邓、彭(彭真)到达前毛主席对彭德怀说:早在等着你,还没有睡觉,昨天下午接着你的信,也高兴得睡不着。你这个人有个犟脾气,几年也不写信,要写信就写八万言今天还有少奇、小平、彭真同志,等一会儿就来参加,周总理因去接西哈努克,故不能来。我们一起谈谈吧!当彭德怀表示愿去农村,不愿去三线时,毛主席说:现在要建设大三线,准备战争,按比例西南投资最多,战略后方也特别重要,你去西南区是适当的。将来还可以带点兵去打仗,以便恢复名誉。当彭德怀谈到在庐山会议上自己提到的三条保证(一、不会自杀;二、不会当反革命;三、不能工作了可以回家种田,自食其力。)时,毛主席说,后面两条我还记得,也许真理在你那边。

刘、邓、彭到后,毛主席说:彭德怀同志去三线也许会搞出名堂来。建立党的统一领导,成立三线建设总指挥部,李井泉为主,彭为副,还有程子华。彭德怀表示愿去边疆搞农业,去三线担心因自己犯过错误,说话没人听。毛主席说:彭德怀同志去西南区,这是党的政策。如果有人不同意,要他同我来谈。我过去反对彭德怀同志是积极的,现在要支持他也是衷心诚意的。对老彭的看法应当是一分为二,对我自己也是这样。在立三路线时,三军团的干部反对过赣江,彭说要过赣江,一言为定,即过了赣江。在粉碎蒋介石的一、二、三次“围剿”时,我们合作得很好。反革命的富田事变,写出了三封挑拨离间的假信,送给朱德、彭德怀和黄公略三人。彭立即派专人将此信送来,三军团前委会还开了会,发表了宣言,反对了富田事变。这件事处理得好。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斗争也是坚定的。解放战争,在西北战场成绩也是肯定的,那么一点军队,打败国民党胡宗南等那样强大的军队,这件事使我经常想起来。在我的选集上还保存你的名字,为什么一个人犯了错误,一定就要否定一切呢?毛主席对刘少奇说:请少奇、小平同志召集西南区有关同志开一次会,把问题讲清楚些。如果有人不同意,要他来找我谈。

谈话进行了五个半小时,毛主席留彭德怀和在座诸人共进午餐。

1965年9月,彭德怀被派往四川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

(九)“名字一个不要去掉”

1967年3月16日,毛主席同林彪、陈伯达、王力等谈话。谈到再印和翻译《毛泽东选集》是否要修改或删去一些人的名字时,毛主席再次谈到彭德怀。毛主席说:名字一个不要去掉。彭德怀,过去名字印在上边,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些都是历史嘛。没有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何以出晋史。

(十)悼词

“文化大革命”期间,彭德怀遭到迫害。他据理斗争,坚贞不屈,由于长期的摧残和折磨,于1974年11月29日逝世。

1978年11月25日,华国锋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代表中央政治局宣布:纠正八届八中全会对彭德怀的错误结论。同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为彭德怀举行追悼会,邓小平致悼词说:“彭德怀同志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在伟大导师毛主席同志的领导下,南征北战,历尽艰险,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为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他的不幸逝世,是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

本文资料整理自《毛泽东年谱》和《彭德怀年谱》。

教员之声
读原著、看原文、悟原理。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讲历史才能说服人。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