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角度看:“林勤农”这种人是非常不适合当领导的,需慎重提拔

文摘   2025-01-21 15:50   山东  

1985年对越轮战期间,据我43军第2侦察大队观察得知,越军在白沙品地区驻有1个连,每隔3至5天就派出约1个班的兵力到冲拉一带巡逻,并经常以3至5人前出至冲拉垭口,对我马崩哨卡和三家湾方向进行观察,防我从冲拉垭口渗透。

为查明冲拉和白沙品地区敌情,大队令2连组成1个侦察伏击群,由侦察科长余伯达担任群长,在冲拉组织伏击捕俘,捕捉俘虏,查明情况。

2连受领任务后,在全连挑选了29人组成侦察伏击群,编为4个小组:捕俘组由9人组成,侦察参谋林勤农担任组长;接应组6人,副指导员郑潮枚担任组长;火力组由8人组成,连长王灿勤担任组长;指挥、救护组6人,由侦察科长余伯达任组长。

时间来到1月9日凌晨1时,侦察群从马崩乡出发,按捕俘组、接应组、指挥组、火力组的顺序行进。3时左右,接近我边境村寨三家湾时,为防止惊动鸡犬,暴露我行动企图,侦察群选择从左侧半山坡通过。进至冲拉哨卡时,捕俘组交替掩护,对哨卡进行搜索,没有发现情况,各组继续前进。

4时30分,各组进入指定位置,迅速沟通联络,并进行严密伪装。天亮后,从冲拉方向传来讲话声,一会发现冲拉西侧,上来3名老百姓向垭口走来,从我火力组、指挥组右侧30米经过。因是越方群众早出赶集,故而没有惊动。

10时20分,观察员报告,大坪的小路上有2名越军向冲拉走来,这2名越军在距捕俘组200米处进入村庄。过了一会,从村庄出来几名老百姓去东南侧的水井挑水,还有几名妇女在井边洗衣服,最近的距观察员仅20米。

11时40分,发现村庄内有4名敌人在活动。12时左右,下起毛毛细雨,能见度在100米以内。13时15分,观察员发现有3名敌人由冲拉沿小路向垭口方向走来,前2名敌人持枪,后1名边走边观察。观察员即将情况报告给指挥组,侦察科长余伯达即向各组发出准备捕捉的信号。3名敌人进至距捕俘组十几米时,突然不沿小路往前走了,而是向左侧走去

左侧是一块近一人高的石块,万一战斗打响,3名敌人完全可能利用石头作掩护,负隅顽抗,定给捕俘带来困难,但如突然跃起,距离又较远,不便于捕捉。

正当捕俘组组长林勤农犹豫不决时,3名敌人已越走越远,于是林勤农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果断下达射击命令,他三谁活着谁就是俘虏,没有活的就迅速回撤随即,1排长张先爽首先开火,其他人跟着开火,当即撂倒3名敌人,其中1死2伤。5班长张安林高中林卢银华一个箭步冲上前,迅速将其中1名伤敌捕捉,另1名伤敌企图逃跑,直接被我击毙。

这时,从冲拉传来一阵枪声,有10多名敌人边打边向我伏击位置右侧接近。侦察科长余伯达令火力组压制敌人,掩护捕俘组撤离。捕俘组在火力组的火力掩护下迅速押俘撤离伤俘后因伤重死亡,尔后沿原路线返回马崩。

烽火南疆铸军魂
1979年,中越开战,1989年战争结束,十年南疆烽火,有上万中华好儿女埋葬在红土地下,作为一名参战老兵,我参加了1979年、1984年的对越作战,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激烈,残酷,我愿意用严谨翔实的文字带你回溯那段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