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轮战期间,我们是如何拿越军锻炼部队的?站在越军的角度看: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政策

文摘   2025-01-11 17:11   山东  

1985年对越轮战期间的9月9日至12日,我54军第3侦察大队3连,844高地西南侧无名高地越军阵地哨所实施了一次袭击捕俘战斗。

844高地西南侧无名高地为越军防御阵地,设有一个哨所。为锻炼队伍侦察能力,3连奉命在该地区寻找战机,捕捉俘虏。

时间来到9月9日18时,3连沿853高地东北侧山腿已开辟的一段通路前进。22时10分,小分队顺利通过通路,进至通路口左前方一天然洞隐蔽休息,并派出观察警戒,控制了通路口。

10日20时50分,连长孙建国带捕俘组进至南清河西岸进行侦察。当晚月光较强,能见度在200米左右,对我行动不利,因而小分队部分人员进至南清河左岸后,又返回原山洞隐蔽休息。

11日20时55分,小分队顺利渡过南清河,进至河东岸一天然山洞,连长孙建国在此给各组进一步明确了袭击目标的方位及接近路线。21时25分,小分队成一路队形搜索前进。

12日0时30分,小分队进至844高地西南侧无名高地西侧突出部,并对该突出部进行搜索。当搜索至突出部顶端时,发现是一假阵地,这时,突然一道闪电,连长孙建国利用闪电迅速判明了所在突出部的位置和无名高地的位置,并发现了袭击目标,遂令小分队向无名高地搜索前进。

2时,小分队进至844高地西南侧无名高地东南侧山腰,连长孙建国令掩护组占领掩护位置,其余人员继续向敌哨棚方向摸进。当接近至哨棚2米处时,发现敌哨兵,连长孙建国暗示大家不要动,注意观察和潜听。20分钟后,敌哨棚内有说话声,估计棚内有3至4人。为查明敌哨棚内的情况,连长孙建国带领排长王国庆、班长陆明,由哨棚西侧搜索至东侧。此时,由坝朗村方向出现2名敌人亮着手灯进入哨棚。连长孙建国陆明继续监视敌人,然后同王国庆撤至哨棚6米处,进一步组织协同,明确任务和打法。

6时20分,连长孙建国率捕俘组冲进哨棚内,一枪将站在门内的敌哨兵击毙,并调转枪口将左前方3米处1名企图逃跑之敌击倒,随后又将左侧蚊帐内企图顽抗的敌人击毙。有3名敌人企图逃跑,均被我捕俘组用微声冲锋枪击毙

1分钟的战斗,共毙敌6名,俘伤敌1名。6时21分,捕俘组背着伤俘迅速撤离敌哨棚。可仅仅过了14分钟,俘虏就因伤势过重而死亡。直到11时30分,分队安全撤回了境内。

烽火南疆铸军魂
1979年,中越开战,1989年战争结束,十年南疆烽火,有上万中华好儿女埋葬在红土地下,作为一名参战老兵,我参加了1979年、1984年的对越作战,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激烈,残酷,我愿意用严谨翔实的文字带你回溯那段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