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清晨6点1分,百岁沂蒙红嫂张淑贞在家中安详离世,这一消息如寒风中的落叶,让人不禁心生悲痛。这位见证了无数风雨与沧桑的老人,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党拥军,什么是沂蒙精神。
张淑贞,这位出生于1914年的沂蒙女性,自小便与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1939年,她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将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她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儿媳,继承了婆婆的坚韧与勇敢,更是将这份精神传给了下一代。
在张淑贞的家中,三代红嫂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革命赞歌。抗战时期,她的家成为了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首长机关的所在地,罗荣桓、徐向前、朱瑞等革命领导人曾在此战斗、工作、生活。张淑贞与婆婆王换于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为八路军做军鞋、筹军粮,掩护救助伤病员,她们的事迹成为了沂蒙红嫂的典范。
张淑贞不仅是一位勇敢的红嫂,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与婆婆共同创办的战时托儿所,抚养了一大批革命后代,而自家的四个孩子却因营养不良而夭折。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
张淑贞的女儿于爱梅,同样是一位值得称赞的女性。她从小听着奶奶和母亲讲述革命故事长大,铭记着“没有那些革命烈士就没有咱们今天好日子”的教诲。退休后,她接过母亲手中的“红嫂针”,投身于拥军优属事业,倡导成立了“沂蒙红嫂协会”,为子弟兵送去鞋垫,作红嫂事迹报告,传承着红嫂精神。
张淑贞老人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她的精神却是伟大的。她是沂蒙精神的缔造者之一,更是传承者之一。她用一生诠释了爱党拥军的“红嫂”情怀,让这种精神如同清清沂河水一般,奔流不息。
张淑贞老人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愿红嫂精神永存!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