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传统习俗与民间文化的丰富展现

文摘   2025-02-07 06:29   上海  

农历正月初十,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习俗活动。这一天,不仅被称为石头节,还是老鼠娶亲日,各种传统习俗在这一天交织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国农历新年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石头节,顾名思义,是石头神的生日,也被称为“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

在这一天,民间有着不动石器、不搬石头的禁忌,人们害怕惊扰了石头神,从而影响到来年的庄稼收成。因此,家家户户都会设祭享祀石头,祈求丰收和平安。

在河南地区,这一天家家都会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寓意着财运亨通。而在山东郓城等地,则有抬石头神的习俗,人们通过抬石头神的活动,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好运。

除了石头节,正月初十还是老鼠娶亲日。在这一天,民间会举行祀鼠活动,以庆祝老鼠的婚礼。具体日期因地而异,但不少地区都选择在正月初十这一天进行。

人们会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以示对老鼠娶亲的祝贺。而在一些地方,晚上则忌点灯、忌说话,以免惊扰了娶亲事宜,惹下鼠神。

此外,正月初十还有挂花灯的习俗。挂起的花灯被称为“添丁灯”,寓意着添丁进口、人丁兴旺。在珠村等地,凡是上一年生育有男孩的家庭,都会在正月初十这一天到社稷坛上挂上花灯,以祈求家族兴旺、子孙满堂。而亲友和邻居们则会送上礼物、红包前往致贺,共饮同欢,形成了“花灯酒”的传统。

在蒙晋地区,正月初十还有吃莜面的习俗。这一天也被称为“老鼠娶亲日”,人们通过吃莜面来讨好鼠爷,祈求新年交好运。

而在满族地区,正月初十则是天仓节,人们会用黏米面或莜面捏成“小碗”蒸着吃,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吉祥。

此外,在赵县农村,正月初十还有烤“狮子火”的习俗。人们会在家门口燃起一堆柴禾,将家中破旧的无法使用的笤帚、簸箕等投入火中焚烧,以此祈求全家健康平安、百病不生。这样的习俗既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展现了民间文化的独特韵味。

正月初十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习俗活动。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还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为“文化与体育”微信号(healthbeing)原创,部分插图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1,正月初八的习俗和禁忌

2,正月初六 六六大顺

文化与体育
文可通达天下 武可独善其身。 主题内容:知识普及、学术讨论、热点跟踪、开阔视野。传播正能量,稿件来自各个方面,理性阅读,文明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