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洁 王起津 采访报道
出发
2月5日(大年初八)春节后开工第一天。
9时50分,天津西站,气温-3℃,风力四五级。
微信留言:“同志们,大年初三从天津发运的石油套管,17节火车车皮已到油田,我们下了高铁直接去油田物供总库。”
2月5日14时07分,濮阳东站,气温-2℃,风力四五级。
此时,中信泰富特钢旗下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天津钢管)销售和技术人员与《中国冶金报》新春走基层记者一行人走出高铁站,直奔位于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的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物资供应中心物资储备总库(简称物供总库)。蛇年新春,天津钢管首批1000多吨石油套管已发运到油田……
一场蛇年迎新的“津喜相豫”,奏响了国产钢管助力我国能源工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2025奋进乐章”。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本溪市考察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时说,钢铁产业是我们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所在。要继续努力,把短板补上,把结构调优,继续为中国式现代化多作贡献。
2月5日15时,在物供总库货场,货列车厢上 “为中原油田加快打造千万吨级一流油气公司贡献天津钢管力量” 的红色横幅赫然入目。
为满足用户急需,保障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天津钢管春节前加紧协调生产,提前10天完成交付,并克服春节发运紧张的困难,通过铁路运输专线将钢管顺利运达中原油田物供总库。负责中国石化区域业务的钢管销售公司油井管二公司业务经理朱钜鹏走上前,与总库负责人对接。
到了
“嘟——”一声清脆的哨响,大型吊装行车旁七八名身着红色工装的油田装卸工人,将吊装带在钢管两端系成“8字扣”。“起吊!”只见吊装行车来回移动,每捆重达2吨多、长10.5米~11.5米、外径244.48毫米 P110 LC套管,6捆18支一次起吊,在空中顺滑地来了个90度“平转”,轻巧地放于地面卸货轨上。仅用10来分钟,一车皮钢管就接卸完毕。
“这批1000多吨石油套管顺利入库,得益于双方共同改进的‘8字扣’打捆吊装法,既高效又减少了钢管表面碰撞摩擦,保证了入井使用安全。”中原油田物资供应中心材料化工室高级主管闫安庆说。
▲尽管手冻得通红,但双方技术人员联合质检一丝不苟。
在油田总库第三料场,一排排带有“天津钢管”标识的石油套管整齐排列。抓管机从料架上抓起3捆9支钢管,在检验台上平铺开来。天津钢管研究分院用户技术研究所技术服务人员侯健与油田检验人员一起,开始联合抽检。他们按照《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和油管入库检验大纲》要求,仔细测量钢管锥度、紧密距、螺纹长度等参数……
最终,从到货的210吨钢管中抽检的13支全部合格。寒风中,钢管人与油田人热情握手。
合格
无缝钢管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无论是确保钢管不受损伤的“8字扣”吊装法,还是联合抽检、入井前逐支精检,都是天津钢管为确保油田开采安全高效、践行“质量技术服务”理念的体现。
2月6日(大年初九)晨。中原油田采油区,气温-7℃,阵风七八级间十级。
站在中原油田发现井纪念碑前,望着身旁中原油田第一口喷油井(即发现井)——濮参1井,一行人心潮澎湃。1975年9月7日,井口溢出棕黄色原油,拉开了东濮凹陷石油勘探开发的序幕。
此时,耸立在发现井旁的濮城采油厂新濮参1井“磕头机”(游梁式抽油机),历经近50年风雨,仍作业不停。在这个进入2025年后濮阳地区极寒的一天,大家感受到石油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滚烫豪情。
天津钢管研究分院用户技术研究所国内服务管理科科长田学虔感慨地说:“油田人有铁人精神,天管人有钢铁精神。红色基因把我们紧紧凝聚。”
支持
春节期间,天津钢管技术服务人员秉持“一支套管一口井”的理念,保障套管顺利、合格入井使用。大年初二,油田发来急需技术支持的信息。第二天,天津钢管技术人员王燕涛赶到井场跟井服务,指导井队正确使用套管的方法。张长亮逐支查看套管上扣是否到位,指导套管入井。春节他们坚守油田,只为通过现场服务,把用户意见带回来,促进天津钢管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据统计,我们研究所2024年累计完成井上作业技术服务654井次,创20年来国内井上服务数量新高。”田学虔说。
▲在采油作业区,《中国冶金报》记者偶遇巡检采油工人,呼呼作响的大风,一点也没影响彼此的交流。
在濮阳县胡状镇石槽村中原油田濮东采油厂,一大片红黄相间的“磕头机”以独特的韵律上下摆动。此时,一位皮肤黝黑、身穿红色工装的采油工人,正在寒风中检查“磕头机”运行情况。采油师傅姓何,听说记者来自钢铁行业,说道:“这一片‘磕头机’地下就有来自天津钢管的产品。”他指指远方说:“那片区块正在打储气库井,也用了天津钢管的特殊扣套管,解决了各种复杂难题。国产套管质量,没的说!”
在“磕头机”忙碌的旷野,一座高耸的井架正进行套管入井作业。“真巧,这口井明天正式开钻。”钻井队李经理告诉记者,“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中原油田坚持使用各种特殊扣及高强高韧性国产套管。天津钢管的产品质量和跟井服务很棒!”他给了天津钢管一个大大的赞。
中原油田物资供应中心副经理武宇说:“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胜利油田时指出,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他接着说:“我们牢记嘱托,肩扛重任,努力在增油上产、降本增效上取得新突破。近年来,在天津钢管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中石化中原储气库、普光气田等重大能源开发工程的石油专用管保供任务。希望今后双方确立更多项目课题,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共同为国家能源工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天津钢管同志向中原油田同志赠送技术手册。
室内,双方技术人员交流火热。天津钢管研究分院工程师蔡凌雨针对油田“如何在有限井眼空间内提高套管抗挤毁强度”的问题,建议可以提高套管的钢级,使用天津钢管目前最高钢级套管;他的同事郭强仔细思考了“怎样更好解决井下套管酸性腐蚀问题”后建议,可根据目前中原油田井下不同工况进行相应实验,做出选材推荐……
热烈
室外,大红灯笼迎风摇动。双方交流后意犹未尽,相伴走进暖意融融的职工餐厅。热气腾腾的元宵、“十八街”大麻花等天津非遗特产,吸引了就餐的油田职工。
如家
欢声笑语间,《中国冶金报》记者与大家分享了一个好消息,春节前,天津钢管生产的TP140V系列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深井超深井套管用无缝钢管,荣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24年度“金杯特优产品”称号。
为挺直国产钢管脊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1994年1月,天津钢管生产的首批石油套管在中原油田成功下井。这是天津钢管产品走向市场的里程碑,天管人由此响亮地提出“挺进中原、走向胜利”。
新时代,国产无缝钢管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支撑起一个个能源“超级工程”。
任郁表示:“新的一年,我们钢管人将以最好的产品和优质服务,与油田人一起,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编辑 | 燕卫平